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55章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红茶泡泡机 3807 2025-08-02 08:08:08

做父母的,最听不得小孩哭。

姜宁捏着勺子,手控制不住地抖,没办法喂药。

卫长昀抱着小孩,看姜宁这样,先让他停,两人换了个位置,让姜宁抱着他来喂。

药是喂进去了,小孩也哭得面色通红,可怜巴巴的抽噎。

朱红和春娘在一边看了叹气,偷着抹眼泪。

小桃得看着卫家兄妹俩,怕他们进房间过了病气,又怕手上没轻没重闹到孩子。

家里其他人不知道能怎么帮忙,只好烧香祈福,盼着孩子能快点好,无病无灾长大。

每天温水擦身退热,再加上用药,还是折腾了三天才终于退热。

期间顾苗一家来看过,聂丛文、李平峥和齐时信都来了趟,拿了不少东西。

看姜宁和卫长昀少有的憔悴,只能安慰。

门被推开,卫长昀携着一身寒意进门,取下披风后,又拍了拍身上,才往里屋走。

官帽被拿下,随手放在桌上。

卫长昀放轻脚步,从一旁挂架拿了件外衫,走到姜宁身后,弯腰给他披上。

抬眼看向幼安,折腾了一圈瘦了不少,今早才退热,难得能睡踏实。

他眼神柔软了许多,伸手去拉被子,用手指轻轻碰了下孩子脸颊。

可算是平安度过,再不退热,还不知要把人折腾成什么样。

“唔。”姜宁轻哼一声,缓慢地撑起胳膊,“你回来了?”

“怎么趴在床边,不到床上睡?”卫长昀伸手接住滑下来的衣服,放到一边,“下午还好吗?”

姜宁用手背揉了揉眼睛,唔了声,“好多了,能吃下东西,而且没再苦恼,就是没什么精神。”

才病好,没什么精神也正常。

卫长昀摸了摸他后脑,指腹蹭过发梢,“晚饭是不是没吃多少?”

姜宁往他身上靠,“吃了,但没什么胃口。”

“正好我从衙署回来也还没吃,陪我再吃一点。”卫长昀看向床上,“幼安一时半刻应当不会醒。”

“……”

姜宁忍不住笑了声,仰起头看他,“想劝我多吃一点就直接说,怎么还拐弯抹角的。”

卫长昀跟着他一起笑,“既然被你看穿,那可以吗?”

“自然是可以。”姜宁把手搭在卫长昀摊开的手心,被他握住后,整个人被拉着站起来。

孩子病后吃饱喝足,这会儿睡得正香。

忙了好几天的两人确定他不会醒,轻手轻脚跟做贼一样溜出房间,朝着厨房去。

路过厨房旁的厢房时,随卫长昀一起回来的陆拙,正好开门撞见,看到两个人影一溜烟过去,还以为花了眼,站在门口发怔,诧异看去。

等厨房的灯被点亮,才确定自己没眼花。

“大人和东家?这不是自己吗?怎么偷偷摸摸的。”

-

厨房。

姜宁坐在小凳子上,托着脸等卫长昀热饭、热菜,动作熟练又麻利,就是挽起的袖子不时滑下。

看着看着,笑出声。

卫长昀把菜端到蒸笼,往灶孔里添柴时听到他爱笑,转过头,“笑什么?”

“没有笑,你听错了。”姜宁连嘴角的笑都没完全消失,便矢口否认,“我刚才在发呆。”

卫长昀摇摇头,“那可能是我听错了,出现幻觉。”

姜宁挪了挪凳子,挨到他旁边,“还是这里暖和。”

“要不要靠一会儿?”卫长昀腾出一只手牵他,手指扣到一起,偏过头,“这几天你瘦了一圈,连手都细了。”

“是瘦了。”姜宁不逞强也不嘴硬,“不当父母,好像永远没办法想象作为父母时的心情。”

从前啊,姜宁会心疼爸妈,会心疼朱红,怕他们过得不好,或者是太辛苦。

可是从来都不知道他们的辛苦和难处具体是什么样。

等自己做父母了,才知道原来有孩子是这样的心境,那是从身上掉下来的肉,是和自己血脉相连的孩子。

那么小一点,对这个世界完全没有防御的能力,所有的感知都来自父母和大人。

一点小病、小伤,猫狗的撕咬,大人的没分寸,都有可能要了他的命。

太脆弱了。

不堪一击的柔软。

“他会平安长大的。”卫长昀感觉到姜宁靠在肩上,添柴的动作小了些,“再难的时候,他都过来了。”

姜宁眨了眨眼,目光直直地盯着灶孔里的火光。

察觉到姜宁没说话,卫长昀侧首,在他眼角亲了亲,“没关系的,不要内疚和自责,未来还很长。”

姜宁垂眼,脸朝卫长昀肩头转去,额头抵着。

闷声道:“我也不想这样的。”

卫长昀低笑了声,在衣服上拍了拍手,“深有体会。”

姜宁嗯了声,不解问:“什么?”

“之前我为了舞弊案的事,还有官场之争牵连到你时,我也是这样想的。”卫长昀柔声道:“就在想,怎么会这样。”

“明知道这种情绪不对,但还是忍不住。”

此时此刻,姜宁感同身受了。

不过听卫长昀这么一说,心里倒是舒坦很多,一下没那么多疙瘩缠在心上。

姜宁拿脑袋在他头上撞了两下,哼唧着坐直,“是了是了,这回换你这么安慰我了。”

“所以好受一些了?”卫长昀问:“天底下太多事情,不管是因旁人而起,还是因自己而起,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想要去保护的人越多,心里承受的压力就会越大,一旦事情失控,就会崩溃。”

每个人都会有想要保护的人,有这样的内疚和自责,太正常了。

姜宁撇撇嘴,拿起地上的柴划拉着,“幸好幼安没什么事,前两天看他哼唧着吃药,可怜巴巴,我感觉心都要碎了。”

卫长昀见他缓过来,情绪也好了许多,“你小时候呢?病了也这样吗?”

姜宁先是疑惑地哎了声,然后才反应过来卫长昀问的什么。

小时候生病?

好遥远的记忆了啊。

其实他体质一直都不错,从小到大没生过什么大病,连打点滴都少,顶多是些感冒、发烧。

“好像三岁还是五岁的时候,半夜发烧,吓了我爸妈一跳,直接把我送去医院了。”

姜宁回忆道:“那会儿家里还是摩托车,我妈就抱着我挤在后面的座位,我爸说他第一次开摩托开那么快,油门都轰到底了。”

家里住在村子里,要去医院的话,就只有村镇卫生所。

大点的医院就得去县里了,很远。

那会儿他太小,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印象。

最清晰的记忆是爸妈的怀抱,一个晚上换着抱他,陪他在卫生所里吊水。

卫长昀专注地看着姜宁,不时露出会心的笑容。

姜宁小时候的事情,如果是旁人听,肯定听不懂,或者觉得离谱异想天开。

但在他听来,那是他不曾触及的世界。

或许是因为姜宁,他觉得很有趣、很有意思。

大燕的世界里没有的东西,在姜宁的描述和画笔下,变得很清晰,他能想象到那样的画面。

“其实你让我想,我也想不起来那会儿的药苦不苦了。”姜宁笑了声,挠挠头,“好像有点傻。”

卫长昀道:“所以幼安长大了可能也不会记得。”

姜宁认同地点点头,“也是,这么小一点儿,他就算记得,那也是潜意识的。”

说着话,卫长昀站起来去揭开蒸笼,一团热气窜出,菜已经热透了。

之前还没什么胃口,这会儿一闻到饭菜香,姜宁瞬间觉得饿,立即跟着站起来,探头往蒸笼里看。

卫长昀见他这样,调侃道:“现在有胃口了?”

姜宁冲他挤眉,“烦,刚才不想吃,现在想了不行吗?”

卫长昀道:“不敢不敢。”

“去边上坐着,擦擦手,我把饭和菜拿过去。”说着话,拿帕子隔热,端起滚烫的盘子。

许久不曾有过这样的时候,两个人围在厨房的一张小桌子旁,背着大家偷偷吃东西。

仿佛上学时,回家路上用零花钱买零食,得在外面吃完了再回去。

姜宁伸手去拿碗,被烫得缩回手,连忙捏住耳垂,“好烫啊。”

卫长昀目睹这一幕,无奈失笑,“才从锅里拿出来。”

“闻着香嘛。”姜宁捏着耳朵抬头看他,“你别说,李叔做菜还真有一套,要不是他身体不好,我都让他去酒楼里了,赚的还多些。”

卫长昀在他旁边坐下,把筷子擦了递给他,“李叔年纪大了,而且有一条腿不方便,在家里好一些。”

“所以当时他来酒楼,问能不能在后厨当帮厨时,我就说要不到家里来当厨子。”

姜宁捏着筷子,夹起排骨,“家里人多起来,阿娘做不过来,也不能让其他人做,多个厨子更好。”

“人多热闹一些。”卫长昀的俸禄虽不多,但宅子的租金,家里的日用还是够的。

至于姜宁在酒楼赚的那些,自是绰绰有余。

“对啊。”姜宁啃着排骨,含糊道:“谁都有伴了。”

朱红和春娘能搭伴,卫小小能跟小桃一块玩,卫小宝也有陆拙、李叔和方叔一块带。

不然姜宁、卫长昀忙起来,家里的事情完全顾不上。

连周庚都抽不空来,像从前一样和卫小宝待着。

“这样明年要是能回乡,离京时间久,也有人照看家里。”卫长昀提起明年回乡的事,“到时衙署无事,可以多待几天。”

“那趁着夏天去,凉快一些。”姜宁期待道:“金陵可太热了。”

冬天冷、夏天热,姜宁觉得自己怕冷又怕热的。

大概只有春秋两季,会觉得舒服一些。

卫长昀看他一眼,见他吃得很香,便顺着往下道:“嗯,夏天回去正好能避暑。”

黔州的夏天,是凉爽很多。

-

兵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大人小孩都一样,病好后要慢慢养,疏忽不得,至少得小半月才能好全乎。

好在酒楼那边的事,一早就安排妥当,姜宁不用每日都去盯着,隔一日去也无妨。

而且卫长昀那边也腾出了手脚,贪墨案进入收尾阶段,不需要和前期一样盯得紧,只是在整理证据和口供上费心思。

只是这么一来,年关便越来越近了。

等幼安的病完全好,便是百日宴当天,再过一天就是除夕。

养了半个月,总算是恢复之前白白胖胖,脸颊红润的模样,没了病恹恹的可怜劲儿。

想着大家都要回家过年,百日宴办得不复杂,饭也改成了中午吃。

毛绒绒又厚实的毯子在地上铺开,把一身红的幼安放到桌上,这才往上面放东西。

顾苗:“金算盘,这东西可不好寻。”

“玉如意是秋哥儿的,砚台是子书的,还有这个木剑是蕴娘给的。”

旁边沈明尧拿了一把秤放下,“盼他能得公正,亦能正直。”

顾今南还跟着凑热闹,放了一枚小小的印章,“这是我自己做的,给幼安弟弟。”

朱红和家里其他人陆续把抓周礼放到毯子上,大多都是希望他平安的东西。

聂丛文、温安臣默契得很,一人送了一本书。

齐时信和李平峥倒是不一样,一个送了竹简,另一个放了弓箭。

最后剩下姜宁和卫长昀时,卫长昀还是放了一支笔,姜宁把一锭银子换成了吉祥锁。

卫长昀看他拿出吉祥锁,目光变得柔和,趁着大家都在逗幼安去抓周时,捏了捏他的手。

“抓周是不是可以一手拿一个?”

“那不正好一本书一把剑,这样文武双全。”

“钱财不要了?”

“还要什么钱财,有姜宁在,难道还能没有钱财吗?”

“说得好有道理。”

……

大家讨论着幼安会抓什么礼,姜宁和卫长昀原本觉得什么都好,听着也好奇起来。

一帮大人围在旁边,卫家兄妹和顾今南跪在毯子上,都想伸手去帮幼安拿了。

大人们稍微克制,但腰也越弯越低,想把自己送的递到他手里。

不知道是不是随了姜宁的性格,幼安从小就不怕生,更别说这一圈都是熟悉的人。

大眼睛转了转,朝姜宁和卫长昀的方向看了眼,笑起来,手脚并用地爬起来。

姜宁下意识去拉卫长昀的手,“会拿什么?”

卫长昀看了看爬的方向,“可能是去拿笔,还有旁边的木剑。”

然而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压根没有根据卫长昀说的,爬过去后自己转了个身,拿起硌人的竹简,还有手边的吉祥锁。

姜宁一脸疑惑,“我觉得抓周好像也不那么科学。”

全凭手边能摸到什么,就去拿什么。

卫长昀低咳一声,凑到他耳边,“是这样。”

百日抓周,不过是大人们为了小孩能有个顺遂的未来,祝福他平安长大的心意罢了。

人活百岁,日子那么长,哪能是抓周能决定的。

其他人一看他手里抓的东西,会心一笑,手快的顾苗先把幼安抱起来,逗了两下,“未来成为当世大儒也不无不可。”

那可是连朝廷官员都要礼让三分的,皇帝想见一面,都得用请。

“什么当世大儒,到时候能读得进去书,我就阿弥陀佛。”姜宁看他们在收东西,道:“李叔、方叔,可以开席了。”

暖房只能摆得下一桌,所以另外一桌设在了旁边的偏厅。

方叔和李叔他们,跟着春娘一块领着几个孩子在那边,好在挨着的,又有炭盆取暖,也不觉得冷。

姜宁看大家陆续坐下,交代春娘盯着几个大点的孩子时,往院子里看了眼。

前几天还阴沉的天忽然放晴,照得院子里暖烘烘的,连开了的腊梅都泛着光。

脸上神情微怔,不由生出几分感慨。

这金陵的天,晚些再变吧。

作者感言

红茶泡泡机

红茶泡泡机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