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87章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红茶泡泡机 3290 2025-08-02 08:08:08

四月十五,天色尚未全白。

一列礼部侍官,手持锣鼓、漆盘,从街口拐入巷子,锣鼓喧天,惊得四周邻里纷纷来看。

卫长昀醒得早,先把阿阮和谢蕴迎进家,才给他们添了热水,便听到了动静。

正喝水的俩人一愣,齐齐抬头看着卫长昀。

卫长昀难得愣了好一会儿,只听声音越来越近,不自觉握紧了手,提着茶壶迟迟不放下。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谢蕴,猛地把杯子放下,“傻站着做什么,阿阮你快去开门,我去叫宁哥儿起来,这事可不能错过,没第二回。”

回过神的阿如飞快去门口,把门打开,还顺道把边上的东西顺了顺。

什么箩筐、凳子,还有晾晒的豆子、菜干。

门打开后,外面的声音更为明显。

姜宁被谢蕴薅起来时,迷迷瞪瞪的,甚至走出房间都还未彻底清醒过来。

习惯地用手背揉揉眼睛,“发生什么事了?”

卫长昀闻声看去,走到他面前,替他理了一下头发,“应当是礼部传胪的人来了。”

姜宁打了个哈欠,“礼部传胪,为——”

才说了几个字,眼神倏然睁大,“殿试成绩出来了?”

他说着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这都不是微微亮了,是刚从乌漆嘛黑到泛灰白。

“嗯。”卫长昀才应了一声,便被门外的声音压了过去。

“卫郎君可是住这里,哎,中了、中了!”

“进士及第,一甲有名!”

“恭喜恭喜!”

传胪还未到,门外已经挤了一群人,全是闻讯赶来的。

姜宁看了一眼卫长昀,而后握住他的手,笑着道:“恭喜啊,卫郎君。”

卫长昀心中一松,失笑,“同喜。”

这般对话,在他们之间出现过无数次,却好似不腻。

毕竟能说出恭喜、同喜,对他们而言,一定是极好的事。

“黔州士子,卫长昀,御前钦点,元安十九年一甲三名,特赐雀翎一支、红袍一身。”

一甲第三名,便是探花。

姜宁和卫长昀默契地看向对方,心道探花也好,能得一甲,便是好的了。

传胪的侍官敲响锣声,为首的人捧着漆盘走进院子,上面还有一本批册,是当今天子御批。

卫长昀上前一步,向侍官行礼,方才伸手接过。

“有劳大人。”

“小卫大人,这就收拾一番,随我们入宫吧,这可是大喜的事,今日打马游街、琼林佳宴,可是一等一的风光事。”

“请您稍等片刻,我这就换上衣服。”

卫长昀拿着漆盘回房间换衣服,姜宁留在院中,朝侍官颔首示意,而后想到什么,也回了房。

谢蕴看他俩进去,示意阿阮给侍官倒茶。

姜宁进门时,卫长昀正好在解衣服,他径直走到柜子旁,拉出匣子,把备好的喜钱拿出来。

“还好早有准备,还备了不少,喜钱虽不多,沾沾喜气也好。”

卫长昀嗯了声,飞快道:“今日我怕是赶不回来,要是回来得晚,便差人跟你说一声,你别等到太晚。”

姜宁拿着喜钱往外走,“知道了,你那琼林宴,可不是什么轻松场合,你当小心才是。”

两个人对视一眼,心里了然。

姜宁走到院子里,向侍官发了喜钱,客客气气地说了几句话,不恭维、不奉承更不讨好,倒是让几位侍官刮目相看。

向他道喜时,神色都更真挚了几分。

不多时,卫长昀换了一身衣服出来,难得地戴上幞头,真是春风得意之时。

少年得志、金榜题名,哪能不得意。

姜宁眼里露出惊讶,对上卫长昀看来的眼神,难得地飞快移开,而后微微发热。

难怪那些戏文、话本里,探花郎一身桃花债,要都是这模样的少年意气,确是满街红袖招。

“小卫大人,请。”

“大人请。”

锣声又是一响,侍官又列队而出,卫长昀临走前,不忘到姜宁面前和他说了几句话。

叮嘱来去,无非是让他别等自己太晚、照顾好自己。

一旁谢蕴和阿阮对视一眼,替他们高兴,又觉卫长昀这样太小心翼翼。

不过话说回来,成了亲的男人,还真得这样。

连家都不顾,那成什么家。

“你快些去吧,别耽误时辰。”姜宁眼神乱瞟,低咳一声清嗓子,“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好端端地能摔着磕着。”

“那我去了。”卫长昀看一眼刚好走到门口的侍官,“我尽量早些回来。”

姜宁耳根还发烫,一对上他眼睛,便觉得这人戴了幞头,原本就俊逸的眉目,这会儿更招人。

“知道啦!你快去!”

卫长昀微微抬眉,终于发现了姜宁的不对劲。

故意道:“那今日回来时,我还穿这一身。”

姜宁:“……”

好烦人啊。

从前的卫长昀是这样吗?

目送卫长昀离开,姜宁瞥着院子外面的人,呼了口气,“阿阮,把喜糖和喜钱发给大家,讨个好彩头。”

阿阮点点头,“姜公子放心,早理好了。”

阿阮端着盘子去发喜糖和喜钱,谢蕴陪着姜宁进了屋里,等他坐下后,便忍不住打趣了。

“真应该拿面镜子给你看看,就差把喜欢写在脸上了。”谢蕴故意道:“放心,全金陵谁不知道,如今炙手可热的科举红人,早已成亲,感情很好。”

姜宁拿手贴着脸颊,“应当还好吧。”

谢蕴摇摇头,“我看你是喜欢他,喜欢得紧。”

姜宁坦然地笑笑,不否认这话。

那当然是喜欢才会成亲的,不喜欢他们俩压根就不会在一起。

“可他那么聪明一个人,直到你这般喜欢他,当真不会以此为由,往后慢慢地拿捏你,对你不好了。”

谢蕴想起陈轩,“会变得肆无忌惮的。”

“可我喜欢他,当然得要他知道,难道还得藏着掖着啊。”姜宁不解地问:“那我也知道他喜欢我。”

不只是喜欢,还是离不开的一生为伴。

谢蕴啊了声,盯着姜宁,“我自问在这事儿上,已经稍显离经叛道,你这倒是半点不含蓄。”

姜宁口有些干,喝了点水润嗓。

“含蓄的人有啊,秋哥儿就是,开他一句玩笑,能立即脸红。”

“你这两位朋友倒是有趣,听你说起村子、镇上的事也有意思。”谢蕴托着脸颊看姜宁,“要是你去说书,那我一定日日都去捧场。”

“说书先生可比我厉害多了。”姜宁去茶楼里听过,比看书可引人入胜得多。

要不是日日去显得他混日子,他其实还挺想去。

提起村里和镇上的事,姜宁不由想到了远在千里外的朱红他们。

这么长的时间,也不知道怎么样。

要是书信能再快一点就好。

-

卫长昀入宫后,才知道同为一甲的另外两人是谁。

算算来金陵也有不少日子,同届士子里场场考试都名列前茅的,彼此心里都有数。

状元名为齐时信,鄂州人士,二十有八

榜眼李平峥出身国子监,金陵人,去年刚过弱冠之年。

卫长昀排在一甲第三名,年纪正好也是最小的。

殿前行赏、授官,又得当今天子训教,往后便是真正的天子门生。

明德帝大病初愈,并未召见他们太久。

约莫小半个时辰后,三人跟着礼部的侍官一同去宫门。

一路过去,要走上一柱香的时间。

齐时信年长一些,先开了口,“我们在考场碰到过几次,今朝又一起金榜题名,往后入翰林还是同僚,也是一种缘分。”

李平峥点头,望向卫长昀,“我跟卫兄还是前后邻桌。”

这件事卫长昀自然有印象,加上李平峥的确是一众国子监生里的佼佼者。

“能与二位成为同僚,长昀知之甚幸。”

不论别的,单论齐时信与李平峥的品行和才学,做起事来,至少不会推委,或者是虚与委蛇。

与这样的人打交道,会轻松许多。

齐时信笑起来,“长昀尚且年少,心性安定,倒是难得。”

卫长昀愣了片刻,而后道:“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如我这般,亦有人觉得无趣。”

李平峥看向齐时信,“状元郎,你就别为难长昀了,他那样的,别人嫌无趣,我这样的是招人烦了。”

齐时信朗声笑起来,只觉两个人都有趣。

三人并行,跟在侍官身后,红袍加身,谈笑间神采飞扬。

单单是看,就已觉赏心悦目。

宫门前,三人依次上马,由人为他们牵马,一路护送,随着一道鼓声,街市大开,不论百姓还是官员,皆要让道。

卫长昀和李平峥在一排,骑在马背上,亲眼看看这金陵的繁华。

-

“沈大哥?”姜宁看着和聂丛文一起来的沈明尧,“你们怎么一起来了?”

刚问完,想起什么,“你们成绩如何?要我想,那肯定没什么问题!”

问别人成绩之事,姜宁还真做不来。

万一考砸了,那不是戳人痛处么。

尤其眼下卫长昀金榜题名,成了探花。

要是关系疏远一点,他这么问别说戳人痛处了,都有点像是故意问的。

好在关系熟,问了便问了。

“哈哈哈哈,那肯定可以啊!”聂丛文一脸兴奋,“我可是二甲三十七。”

说完去拍沈明尧,“明尧比我厉害,二甲二十七。”

闻言姜宁一喜,连忙恭贺两人,“太好了!那你们是不是还要等吏部那边的安排?应当可以留在京城的吧。”

“当然了!”

聂丛文道:“这下在京城里,我也有不少朋友了。”

姜宁瞥他一眼,而后看向沈明尧,“沈大哥呢?是要一起寄信回镇上吗?但我和长昀还没写好,可能要夜里才能写。”

沈明尧点头,“嗯,趁着这会儿人少,先过来。”

“一会儿我们也要去琼林宴。”

“哦对!你们也是进士之身了,肯定要去。”

姜宁道:“恭喜恭喜!榜上有名,多年苦读也算是不负自己了。”

姜宁说完,想起什么。

“哎,你们等等,今日不留你们在家里吃饭,毕竟你们还有不少事情,但大喜的日子,怎么能没有礼物。”

沈明尧和聂丛文本来就是过来打一趟,一个是送信贺喜,二个是看看姜宁一个人要不要帮忙。

谁知姜宁还给他们准备了礼物,心里又感动又惊讶。

姜宁去拿的时候,还叫了阿阮帮着一起拿。

谢蕴也向两人道了喜,还问他们什么时候去琼林宴。

聂丛文说是申时,要一直待到快亥时。

琼林宴上千官汇集,觥筹交错,推杯换盏间,极尽奢华。

说是恩荣宴,其实是给新科进士们一个露脸的机会。

往后都是在朝为官,早些了解和认识,自是有益无害。

说话间,姜宁和阿阮拿着东西出来。

“不知道你们喜欢什么,而且也不好送,所以我前一阵去城里逛时,遇到一家有意思的铺子,便向掌柜定制了两套文房四宝,想着比较实用,也不容易出错,你们日后办公也用得上,寓意也比较好。”

姜宁把盒子递上去,“祝你们日后仕途坦荡,为官清正,能一展自己的抱负,不负多年所学。”

姜宁向来不爱说这些话,可金榜题名意义不同,故而才想起这一事。

沈明尧和聂丛文对视一眼,连忙接下,心绪翻涌复杂。

“一生能见到你们这样的朋友,值了。”聂丛文道:“往后你们所有事,我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沈明尧不善言辞,却知道姜宁这一份礼的意义,凝神片刻,“姜宁,一切都多谢。”

不只这个,还有殿试前卫长昀去找他那次。

“哎呀,你们跟我还客气啊,去吧,琼林宴不得准备一番,我一会儿跟谢姐姐打算去外面吃。”

姜宁笑笑,“日后多请朋友光顾我们酒楼就是。”

他可是未来天下第一楼的老板。

反正也没人规定,第一楼只能有一个。

作者感言

红茶泡泡机

红茶泡泡机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