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16章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红茶泡泡机 2995 2025-08-02 08:08:08

“宁哥儿,你一直在笑什么,从刚才就一直在笑,走神了都这样,难道又有什么好事?”

赵秋停下手里的活,拿着剪刀,“不会是你砍价成功,便宜拿下之前你说的那扇屏风了?”

赵秋说的屏风,是上回他们一起去镇上时,闲逛看到的。

不算贵,但也要二百多文,要是手里宽裕买了就买了,但现在他们要用钱的地方多,买这个并无多大用处,得挑实用的买。

姜宁回过神,低头看眼手里的喜字,低咳一声,“有吗?”

赵秋瞥他,一副了然于心的表情,“多半是又想到你家长昀了?”

闻言姜宁抬起眼,“很明显吗?”

“天呢,你可算问出这句话了,憋得我。”赵秋继续给他剪喜字,“自从你和他互表心意后,哪一次想到他不是这样笑?我可算明白那些一旦有了心上人,三句话不离对方是什么样的了。”

姜宁矢口否认,“我可没三句话不离他,顶多是想得走神了。”

赵秋受不了的翻了个白眼,“宁哥儿,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姜宁不好意思一笑,把剪好的喜字展开,发现是单个的喜字,这才想起来双喜是后来才出现的剪法。

“当然有区别,至少你不问,我就不会提他。”

“所以到底是为了什么?想到他能让你这么高兴。”赵秋拂去桌上的碎屑,好奇问。

他一问,姜宁又想到了那天的事,不由弯了弯眼尾。

“我原本觉得,我和他成亲的事,不过是举行了一个仪式,搬到一个屋子里住,可那天他说,他把聘书、婚书、过礼单都准备好,还自己去打了柜子和床,想给我一个惊喜,我便觉得意外。”

姜宁对成亲的概念一直都没多少实感,直到那一刻,他才意识到,往后他与卫长昀就有了名分。

生老病死都和对方有关。

赵秋惊讶道:“床和柜子?他还能瞒着你?”

“嗯。”姜宁点头,“要不是那天写喜帖,商量事时,估计要等东西上门了我才知道。”

“那他可真上心。”赵秋评价,“尽管知道他把这事看得重,可能做到这样,我替你高兴。”

闻言姜宁唇角又翘了起来,“我也觉得好。”

赵秋见他模样,知道他心里肯定高兴。

真好啊,去年这个时候,他还担心姜宁的日子过不下去。

“宁哥儿,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你和王子书不也挺好的,我看他心里都是你。”

“他就是个书呆子,好不容易回家一趟,还拉着我说他私塾里的事。”赵秋放下剪刀,撇了撇嘴。

姜宁“啊”了声,但一想到王子书能为了成绩不好,闹离家出走,倒也说得通。

想起在镇外追的那二里地,他到现在都觉得离谱。

为了成绩不好离家出走,怎么想的。

太爱学习了是这样的。

“可他除了念书,心里便只有你了啊。”姜宁不是替人辩解,如实道:“万一他是想考个功名,这样才好上你提亲呢。”

赵秋笑了声,“我知道,他心无旁骛才能备考,其实我也不怪他,就是跟你说一句而已。”

姜宁立即反应过来,“得了,原来是谈恋爱在我这儿来炫耀了。”

赵秋眨眼,问:“谈恋爱?”

姜宁:“……”

“就是处对象、耍朋友。”

姜宁解释了一句,赶紧糊弄过去,生怕被赵秋再问。

“日子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都已经要开春了。”

“是啊,马上又是春天了。”

-

春天,是一个很适合展望未来的季节。

万物复苏、草木新生,一切都在向着蓬勃的方向发展。

卫家搬家那天,村子里不少人都碰到了,看见他们从村子里离开,车上放了许多东西。

“再检查一下,看看有什么东西落下了没。”

“那我再进屋里看看。”

住了一年的院子里,往常晾晒的架子、放东西的棚子都空荡荡的,连厨房里的东西也都收拾干净。

几间屋子里的东西几乎都空了,只剩下一些不用拿走的旧物件。

姜宁看朱红回到屋里,和正在绑绳子的卫长昀打了招呼,便也回了屋再看看。

进了屋,才发现往常不觉得空的屋子,这会儿空荡荡的。

之前他总觉得自己平时也没什么东西,可一搬家,才发现屋里东西还挺多。

算不上不舍,只是情绪上来是人之常情。

再检查了一遍屋里的东西,他关上门,上锁后回到院子里。

小小和小宝乖乖站在一边,一脸茫然地看着三个大人,有点兴奋,还有些不知所措。

离开小河村,去镇上。

那里没有村里的玩伴,也没有熟悉的人,但听说很好。

“宁哥哥,以后我们在新家,还可以捉泥鳅那些吗?”

“我也想问,还能在院子里爬树、摘果子吗?”

小孩去了新地方,第一个想到的都是玩。

姜宁摸了摸他们的头,“可以,院子里给你们种果树,不过捉泥鳅不行了,那边没有田地,但能给你们养小鸭子。”

毛绒绒的小鸭,小孩都喜欢。

朱红锁了门也走过来,“不是说了想养一只狗和一只猫吗?”

“小猫小狗?!”

“那可以和小狗一起玩了!”

一提到小动物,小小和小宝又高兴起来,迫不及待爬上车板,等着去新家。

卫长昀把他们俩一起扶好,等姜宁和朱红上了车板,才牵着驴往院子外走。

看着这几间屋子,他住了近二十年,如今要离开,虽有不舍,但知道屋子还在这,他们就还能回来。

拿出锁,上前把院子给锁了。

过了下坡这一段路,卫长昀才坐上车板,牵着绳子,驾车往村口走。

特地选了一个农忙的时候,但还是不可避免地遇上了村里其他人。

大家看着他们,有的打着招呼问他们往后也要回来看看,有的小声议论着什么。

一家人全当看不见,反正日后除了那几家亲近的,其实多半也少往来了。

到村口时,姜宁看了一眼身边驾车的卫长昀,“老房子锁起来,田地也交给了值得托付的人,该安排的都安排好了,应当没什么了。”

卫长昀转头看他一眼,“住到镇上是我提的,我不会后悔。”

“谁担心你后悔,是怕你什么时候想家了,觉得家不在了。”姜宁知道卫长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老房子在呢,等你高中时,我一定到村里放十饼炮仗。”

卫长昀失笑,“新房子也是家。”

姜宁被他几句话哄得忍不住笑,连后面的朱红都跟着笑起来。

从村口到镇上,一路上说着话,到不觉得无聊。

比起姜宁和卫长昀这一阵两头跑,对新宅子已经过了新鲜劲儿,朱红和小小、小宝可还没去过新家。

想到新宅子,一会儿问院子里什么样,一会儿又问街上什么样,姜宁耐心回答完,立即喝了点水润嗓子。

快到镇口时,姜宁凑到卫长昀旁边,低声道:“逢年过节,还有清明重阳,我们带上小小、小宝一起回来扫墓。”

卫长昀一怔,而后笑着点头。

进了镇上,他们得去西街,选了一条和往常不一样的路,从另一头进的镇上,近一些。

卫长昀跳下车板,牵着驴往新宅子走。

不过一会儿,便到了宅子外,姜宁也跟着下了驴车,等在门口停下时,才把朱红他们扶下来。

门上贴了喜字,姜宁拿出钥匙走上前,把门锁打开,“这宅子朝向好,而且大门宽敞又平坦,驴车可以直接牵到宅子旁的马棚里拴着。”

朱红牵着小小、小宝跨过门槛,进了院子,四处打量后,面上欣喜,“这一个月,你们就把宅子整理成这样了?”

姜宁和卫长昀把驴车上的东西往下卸,“嗯,每天收拾一点,挪一挪位置,就差不多好了,主要是周叔这宅子本身也好打理。”

“哇!这是什么树,好高啊!”

“我知道,是槐树!二哥,我说的对不对?”

卫长昀和姜宁对视一眼,“是,老槐树,过一阵子就会结槐花、槐米。”

家里东西之前都搬得差不多,这次拿的大多都是些细软。

姜宁抱起几床被子往屋里走,“阿娘,你和小小睡这屋,跟以前差不多,挨着中堂。”

“长昀,你给小宝收拾一下他的东西。”

小宝正兴奋呢,忽地听到这一声,愣了下,“我的屋子?二哥不和我住一起吗?”

小小正跟着姜宁进屋,回过头来,“二哥要和宁哥哥住一屋,你是不是笨!”

姜宁、卫长昀:“……”

要不说,小姑娘要聪明一些呢。

“那我一个人睡吗?”小宝瞪大眼,“我会害怕!”

姜宁低咳一声,决定交给卫长昀处理,抱着被子径自进了屋。

朱红拉着小小,怕她再说出什么话让小宝哭出来,哄她回屋看看新房间。

卫长昀无奈摇头,牵着小宝去他的屋子,“一个人害怕什么?”

“屋子里很黑的!”小宝紧抓着卫长昀的手,“二哥,我还小,不能一个人睡。”

卫长昀推开房门,“这间屋子挨着婶婶和小小的房间,旁边还有一棵树,夏天遮阳还凉快。”

小宝抿唇,“可是——”

卫长昀道:“我五岁时,便一个人睡了。”

他耐心解释,“不是人人都可以一个人睡,但小宝,你是男孩子,难道要去和婶婶、小小一起睡吗?”

闻言小宝噘着嘴,终于勉强接受了事实。

婶婶和小小一起睡,二哥要和宁哥哥一个屋,他是只能跟自己睡了。

他仰起头,努力憋着眼泪,“那我能让小狗在我屋里吗?这样我就不怕了。”

卫长昀失笑,“那抱小狗回来,你就让它去你屋里,但得照顾好它,也得教他。”

小宝立即保证,“好,我一定会的!”

会不会不知道,但小宝现在是答应下来,还满心期待着小狗到家里来。

等卫长昀离开房间,去给他拿东西时,就见姜宁等在院子里。

这一年里,卫长昀长高了些,姜宁也长了个子。

原本就生得好看的人,如今更多了一些少年意气的清俊,挑眉看人时,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搞定了?”

“接小狗来家里,让他和小狗一个屋。”

姜宁惊讶地往他身后看去,“这么容易?我还以为他得闹一阵,有一个过渡期。”

卫长昀拿起东西,往对面的那间屋子走,“这两日我是还得和他一起住,不过,我们是不是得把东西往屋里拿了?”

今天可不止这一点活,收拾完后,还得把喜字贴满,新房和中堂布置起来。

后日凌晨就要乔迁,傍晚就是婚宴。

可一点不轻松。

姜宁笑起来,拿上东西跟去,“知道了,小管家。”

作者感言

红茶泡泡机

红茶泡泡机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