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时,在姜宁和朱红的耐心解释后,小小和小宝终于相信卫长昀只是受伤,不会离开的。
安抚小的,还得去照顾大的。
好在卫长昀只伤了一边胳膊和肩,除了上药、换衣服不大方便,吃饭、喝药都能自理。
姜宁端着饭菜进屋,看了眼床上的人,轻轻放下木盘,又出去拿了一张小桌回来。
屋里没点灯,姜宁拿了窗格旁的火折子,一边点灯一边喊卫长昀。
“长昀,醒一醒,把晚饭吃了好吃药。”
姜宁喊了一声,收起火折子时,发现人没醒,走到床边,弯腰去晃他胳膊,“长昀?”
卫长昀睡得并不踏实,一直都有模糊的意识。
只是姜宁这一声,像是隔了层厚厚的纱,听不真切,只能发出很轻的回应,“唔……”
姜宁皱起眉,抬手去摸他额头,一片滚烫。
不是,这人多大了,发烧还不知道?
“你发烧了。”姜宁收回手,看眼桌上的饭菜,估计只能喝点鸡汤了。
“我去打水,你就躺着别动。”
他出去时,顺道把小木桌也拿了出去,也用不上。
才出屋子,就碰上了朱红。
朱红看他进进出出的,问道:“怎么了?”
姜宁放轻声音,“发烧了,应该是伤口引起的,我去打水给他敷着。”
“不严重吧?回来的时候不是喝了药,怎么还发烧了?”朱红担心问。
姜宁摇摇头,摸着是烫,但外伤引起发热很正常,说明身体系统在运转。
“先看看,一会儿吃点东西再把药喝了,夜里能降下来就行。”
说完姜宁看朱红担心地看自己,冲她笑笑,“没事,别担心。”
看着姜宁去打水的背影,朱红无声叹气。
她是担心姜宁太累了,这一家子的担子,一下落在他身上。
姜宁倒是浑然不觉,毕竟一家人,不就是互相照顾来去,他之前伤了、病了也是卫长昀忙前忙后。
从厨房打了一盆水,又拿了干净的帕子,没多会儿就又回到屋里。
姜宁放下盆,发现卫长昀睁了眼,放下心来,“醒了?”
人只要没烧糊涂,那就好办。
卫长昀抬起完好那只手,摸了摸额头,“原是发热了,难怪觉得火在烤。”
“先喝点汤?你这一天都没怎么吃东西,病了更熬不住。”姜宁拿帕子给他擦了一下脸,“喝完鸡汤再喝药?能这样喝吗?”
姜宁只知道药得在饭后半小时服用,但熬的药就不知道了。
“饭后服用便好。”卫长昀笑了声,抬眼望着姜宁,“得要你帮我一下。”
姜宁愣了愣,捏着帕子,“要起来吗?”
卫长昀点头,“嗯,坐起来方便些。”
姜宁一想也是,便放下帕子,扶着卫长昀的胳膊把他扶了起来,半靠在床头。
枕头垫在身后,头和肩背都不吃力,只是起身时不小心碰了一下胳膊。
姜宁吓得不轻,连忙问:“没事吧?”
卫长昀只皱了下眉,抬眼望着他,“不碍事。”
毛手毛脚的。
姜宁暗暗在心里想,他做别的事情可以,照顾人这事儿着实生疏。
端起鸡汤时又想,还是别那么多经验比较好,这样就说明家中人都康健。
“喏,喝汤吧,还给你放了几块肉,剔骨了。”姜宁端着碗坐床边,“撇了油,喝着不会腻。”
卫长昀单手接过碗,两人指尖擦过,都是一怔,又很快掩饰过去。
下午那一番话和相处,现在想起来,有些臊得慌。
眼神对上,都怪不自在的。
“谢谢。”
“……再听到谢谢,我就真跟你生分。”
卫长昀抿唇,立即点头不吭声,专心把一碗汤喝了。
“这几日你就好好养伤,我抽空去一趟镇上,买些东西回来。”
家里物资虽多,但也不能一直坐吃山空,何况也没肉了。
姜宁是想去买些肉,正好做点好吃的给大家提提劲儿,再买一些用的、穿的。
卫长昀喝汤动作顿了顿,思考了下问:“你一个人去吗?”
姜宁想了想,“没,我想问问秋哥儿要不要一起去,他家应该也要采买些东西,不如叫上他一起。”
赵叔和赵大哥忙于家里的田地收拾,杨婶也要照顾赵家嫂嫂,那就只剩赵秋能奔走了。
“也好,秋哥儿与你一道,能做个伴。”
卫长昀接着把汤喝完,混沌的脑子也舒服不了不少。
“我还以为你要让我们再找个人一块,怕不安全。”姜宁两只手撑在凳子边。
卫长昀诧异看他,“不会。”
对上姜宁的眼睛,他笑了一下,“你在的话,会很安心。”
他和姜宁不过相差半岁,然而姜宁却很稳重,不是行为举止上的,而是心底能察觉到的。
做生意能想得周到,虽说有些临时起意,可也经过筹划,已经是难得了。
相较之下,他尚有许多不足。
“你这人,有时候夸起人来,一点不讲道理。”姜宁伸手,“碗给我。”
卫长昀把碗递给他,“我说的是实话。”
姜宁:“……”
低咳一声,“知道了,是实话。”
等喝完药,又确定烧起来的热度降了一些,姜宁这才放下心来,打算回屋。
卫长昀躺在床上,视线跟随姜宁,直到人要出去了,才叫住他。
“山路难行,又才下过一场雨,你们路上小心,可带把防身的东西。”
姜宁回过头来,点头答应,“知道,会小心的。”
-
卫长昀卧床修养的第三天,姜宁和赵秋商量着一起去镇上。
赶集的日子,人多些,路上也安全。
出门前,姜宁监督卫长昀喝了药,又给他换了伤口上外敷的药,交代了好几句,才拖拉着出门。
“下床的时候要小心,虽然说腿上不严重,但你走动的时候碰到肩膀,就会影响恢复。”
姜宁利落地给麻布打了一个结,“会不会有点紧?”
卫长昀坐在床边,摇了摇头,稍微偏脸,避开了近在咫尺的呼吸。
姜宁垂眼,掩饰般低咳了声,“总之就是小心,恢复得好,半个月就能不吊着胳膊了。”
目光移开,给他把衣服拉好。
“嗯。”
“那我出门了,秋哥儿在家里等我呢。”
“路上小心。”
“知道知道,你记得喝药,怕苦也得喝,小小、小宝来缠着你,你也不要惯着他们。”
姜宁起身,边收拾东西边说。
卫长昀坐着听他说话,眼神柔软,带着笑,看上去倒没一点不乐意。
姜宁回头时,就撞上他的眼神,话音一顿,没再往下说。
走到门口,到底还是架不住心里担心,姜宁又停下,“下回,我不想摔了。”
卫长昀:“……?”
他不明所以地目送姜宁离开,坐在床边,思索了半晌也没明白。
“二哥!”
“二哥,你什么时候才能好啊?”
卫长昀看着溜进来的弟妹,道:“怎么了?”
小宝不敢碰他胳膊,就站在桌边,“可以去摘柿子了,我看柿子都黄了!”
小小也期待道:“是呀,柿子好多,摘下来又可以吃好久。”
摘柿子?
往年倒是都有摘,可以放软了直接吃,也可以晒干了做柿饼。
卫长昀算着日子,答应道:“等柿子再红一些,就能——”
“长昀呐。”
“我们下次弄个梯子来吧。”
“二哥?!”
卫长昀回过神来,愣了一下才道:“就能带你们去摘了。”
说完,视线看向门外,才反应过来姜宁话里的意思。
他会养好伤的,下次不会再让姜宁摘杨梅时险些摔了。
-
姜宁拿着背篓去跟赵秋会合,两人都没拿大背篓,量力而行选了小的。
这个时辰不算早,路上的人也不多,零零散散的几个,有的甚至都往回走了。
赵秋擦了下汗,道:“路都比从前难走了不少。”
姜宁失笑,“走多了也就好走了。”
“爹和大哥还在清理家里的地,那些石头和树枝,根本搬不开,幸好还有没遭殃的,不然连菜都得去镇上买。”
“院里没弄一块菜园?”
“弄了啊,下雨全给淹了,半点没留。”
“也是,我家菜园也没了,我才弄好,等菜长出来也得小一月。”
“就是。对了,卫长昀的伤怎么样?那天听我爹说,怪吓人的。”
“没什么,就是肩膀和胳膊不能动,估摸小一月能好。”
“那就行,不然你一个人多累。”
姜宁一怔,想起这段时间朱红总是担心看他,心想等会要多给他阿娘买些东西。
赵秋看他怔神,以为自己说错话,解释道:“我没说你家长昀不顶用。”
姜宁瞪眼,“什么叫我家长昀?”
赵秋心虚地瞥他,小声道:“很明显啊,自从老根爷那件事后,你俩看起来就不一样。”
言外之意就是,有眼睛的都看得出。
更何况他和姜宁关系近,河边那番话,他可还记得。
姜宁语塞,反驳不了,但又不能承认。
“……我家就我家呗。”
赵秋看他难得吃瘪,失笑,“好了,我又不是取笑你。”
姜宁也没真生气,拍他一下,看向不远处的镇口,“快到了,我得去看看我那小推车怎么样。”
风吹日晒雨淋的,比没车位还惨。
有点能理解,为什么有车的人,都想有个室内车位了。
搁这外面放着,宝马也能变缺腿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