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50章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红茶泡泡机 2754 2025-08-02 08:08:08

乡试当日,考生入贡院。

从京城过来的翰林、内阁学士站在贡院大门口,身边是面色严肃、手持跨刀的护卫。

按察使与知府亦在一旁,正同翰林、学士说话。

考生们陆续前来,列长队由人检查随身物品后才可放入贡院。

姜宁和卫长昀到时,考生已经排起了长队,他们俩排在队末,很快又有人跟上。

“原来一千多考生是这么多啊。”姜宁感慨道:“还好今日秋高气爽,天气不错,否则下雨这么排队,身上有水,那考卷不是跟着遭殃了啊。”

哪怕有伞,但像是昨天夜里那样的大雨,有伞不过聊胜于无。

衣服的水迹不小心落到卷面,墨迹化开,那就相当于白写。

卫长昀手里抱着一个匣子,里面是笔墨、油灯,还有一层糕点、干粮。

待会儿全都要一一检查,确定并无作弊的东西,才能带进去。

“听老师说过,要是科举遇到大雨,那会多准备一些考试所用的卷子,今日运气还不错。”

卫长昀解释道:“不然下雨,哪怕是有新的纸张能誊抄卷子,也要耗费不少时间。”

“那肯定,你们写的文章都是几千字,写一遍再抄一遍,那再快也得好些时间。”

姜宁还拎了一个食盒在手里,往前面的队伍看了看,收回视线时,看见了几位考官和州府里的官,眼神一亮,“那几位就是考官吗?我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官。”

姜宁的话才说完,旁边就有好几声轻笑。

姜宁面上赧然,不过却并不觉得什么,他从小到大的确是未曾见过这么大的官。

别说是京城里的了,连州府的都是第一次。

“我也是第一次见。”卫长昀坦然说道:“我也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官。”

旁人不认得姜宁,还能不认识卫长昀吗?

尤其是士子,都是参加科举的人,还能不知道今年出了哪些大热苗子吗?

他这么说,就是听见了刚才的嘲笑。

姜宁碰碰他胳膊,“好了,我又不介意。”

看了看前面走动的队伍,连忙道:“这两个食盒够你吃吗?要是饿着怎么办?贡院里会给你们提供一些吃的、喝的吗?”

卫长昀等他说完,才道:“不会,考生都是自行解决,不过只有三个晚上,少食、少饮,反而避免犯困和出恭。”

从前姜宁就知道科举时,士子们艰难,想不到是真的。

“那你好好考,考完了我们去城里酒楼吃一顿。”姜宁冲他一笑,又去看队伍,“嗳,好像要到我们了。”

考生搜查随身物品时,家眷不能陪同。

姜宁看了一眼前面被拦住的小厮,把食盒递给卫长昀,“加油。”

伸手握拳,定定地看着他,“我等你。”

卫长昀接过食盒,盯着姜宁的眼神露出柔软,郑重地点了点头。其实,他想抱抱姜宁,奈何手里拿着太多东西。

“一切小心。”

姜宁笑着答应,倏地倾身抱了他一下,“加油加油,在我心里,你一直都是最好的。”

只轻轻地抱了一下,连卫长昀都没反应过来,姜宁就退开,站到了几步外,跟他挥挥手。

周遭一片考生看见,不由小声惊呼。

有的羡慕、有的不屑,有的就是单纯起哄。

正要进入考场的监考官们,听到骚动,纷纷回头看来,又不见什么异样,彼此看了看对方,撩起衣袍一起进了考场。

姜宁站在不远处,看着卫长昀过了检查,拿着东西往贡院走。

进去前,忽地回头看了过来,与他眼神对上,只是笑着点头,便进了贡院。

姜宁心念一动,不自禁往前走了一步,又倏地停住。

此去不知前程如何,但他只愿卫长昀能得偿所愿。

愿君乘风起,扶摇上青云。

-

八月二十二,乡试正式开考。

原本热闹的州府城,如今走在街上,更是热闹,处处都是人在议论此次乡试的头名是谁。

走到哪都避不开这个话题,哪怕一开始并没谈起,到最后总是要说一两句的。

有甚者,甚至根据前些年的乡试试题,开始押今年的题目。

姜宁一个人在城里四处逛,打听了不少酒楼、食肆的事,连粮行、米行、铁铺、窑口有几家都摸得一清二楚。

只不过未再遇到谢蕴,也不曾去青云居。

客栈里的伙计看他早出晚归,有一天还担心地问了问他,可是有什么事要办。

姜宁哭笑不得,连忙说自己只是好奇州府的食肆、酒楼,故而才外出去打听。

还邀伙计往后有机会去永安镇,去家里食肆尝一尝地道的永安镇美食,保证好吃。

待到卫长昀第一科考完,回到客栈更换衣物,又收拾一些东西,二人都来不及说几句话,就忙着备东西。

就这么一直到乡试的最后一科,姜宁趁着上午的功夫,又到街上去了。

不过这回是去酒楼里订一桌席面,等卫长昀下午考完出来,一块去庆祝。

放榜成绩未知,但考完就得庆祝,成绩什么的,过后再说。

“嗳,客官又要出门去啊,今日可是乡试最后一天了。”伙计看了看姜宁,“不在客栈等卫公子回来吗?”

“一会儿就回来,他要下午才出贡院呢,要是时间迟了,我直接去门口等他。”

姜宁摆了摆手,拿着钱袋,收好钥匙,便往客栈外走。

这几日他可不是闲着,城里大小酒楼被他摸了个底朝天,虽然也花了一些钱,但一壶茶钱就能小坐一炷香,倒是也不亏。

等会把酒楼的位置订好了,再去买点东西,拿上去贡院接人,回客栈梳洗一番,最后去酒楼。

今天怎么庆祝,他早就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姜宁出了客栈,朝着城东去。

尽管城东是繁华之地,但也不全然都是高消费。

他要去的聚源楼,就是其中之一。

主打一个只要客人进了门,那就别想出去,从便宜的到平价的再到贵一些的,全都有。而且那些讲究的客人,并不会跟其他客人在一块,除了进门那一会儿,其他时候,只有上菜的伙计和掌柜能看到。

“小公子这是要去哪?我送你一程?”

姜宁走着,忽然听到旁边有人说话,原本以为是听岔了,等一辆马车停在身边时,才反应过来真是对自己说的。

车帘掀起,方二娘子拿着一把绢扇,朝姜宁笑道:“看方向是要去城东?那是赶巧了。”

姜宁愣了愣,不解道:“方老板怎么要送我?”

“看你合眼缘,这理由够不够?”方二娘子示意车夫,“再不上来,可有些挡道了。”

什么合眼缘,分明是特地邀自己上车的。

姜宁心里嘀咕,却不觉得她是坏人,便上了车。

“是去哪家酒楼?”

“……你怎么知道我要去酒楼?”

“这几日你在城里各家酒楼、食肆转悠,各家掌柜、东家可都互有往来的,一个人知道,其他人便都知道了,更别说你去了只点一壶茶,难道旁人还能不知吗?”

姜宁:“……”

大意了,这城里再大,商户们肯定不可能是互不往来的。

“聚源楼。”

方二娘子一听,挑了挑眉看了看姜宁,而后敲响车板,“老赵,去聚源楼。”

外面车夫应了声。

姜宁靠着车壁,任由方二娘子打量,不闹也不躲,更不问。

在州府这一群经商多年的人面前,他就是一个小白,哪有他看得穿,旁人不知的事情。

与其着急忙慌地问,还不如见招拆招。

“你在永安镇开了一家食肆,起初是做小吃摊生意,后来才开的,而且——”

方二娘子顿了顿,“易安楼的顾家,跟你合伙。”

姜宁抿唇,尽管知道州府人脉广大,却未想到查得这么清楚。

“不必这么戒备地看着我。”方二娘子神色一松,“只是那日在青云居听你说了几句,觉得有意思。”

“这几日呢,去商行时又听其他掌柜、东家提到你,所以刚才见你一个人去城东,这才叫你上车。”

“方老板,我的确是想做酒楼生意。”姜宁不遮掩自己的目的,“不过放心,不是在州府,不抢你们生意。”

方二娘子怔住,忽地笑出声来。

“瞧瞧,才刚夸你,你又孩子气了,哪家东家、掌柜跟同行说话,这般孩子气的。”

“那我本来年纪也不大,还第一次来州府。”

“还生上气了?得了,看在你眼光不错,选了聚源楼的份上,不逗你了。”

方二娘子正色道:“你家那夫君看着绝非池中物,他日上青云不过时间的事,只是你们二人……”

姜宁耳朵立即竖起来,“什么?”

“太过良善,又太过耿直。”方二娘子直言,“放心,并非是说你得罪了城里这帮商户,只不论官场还是商场,良善和耿直的确能让客人满意,却也会带来祸事。”

闻言姜宁不语,知道她说的没错。

可他们俩也不是要官拜宰相、天下第一,哪里就容不下他们。

便是如今的圣上,那也不能平白捏造——

哦,那还是可以的。

“前面不远就是聚源楼,我送你到街口,你自行过去吧。”方二娘子不再多言,“回乡前,再来青云居坐坐,我可还等着你帮我改良改良菜色。”

姜宁无语,原来说了半天,是为这个。

并非他做的菜名满天下,不过是查他来历太清楚,想让他露一手,要是真材实料,那就顺势改良,要是空有虚名,也无伤大雅。

姜宁下马车时,心里虽有一些被哄骗了的感觉,却还是朝方二娘子道了谢。

坐马车可比他两条腿走路快多了,自己走得小半个时辰。

进聚源楼前,姜宁想了想,等回镇上,便是买不起马车,那也得买头驴。

作者感言

红茶泡泡机

红茶泡泡机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