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村往返县府,便是搭坐驴车也要三个时辰。
姜宁和卫长昀他们从县府回来时,已经过了亥时二刻,村子里不少人家都熄了灯。
驴车先经过郑家,停下后,郑大跳下车,负手而立,叹道:“衙门那边要是有公文下来,我会第一时间告诉你们。”
卫长昀感激地点了下头,“此事有劳郑叔费心。”
郑大摆手,“村里出了这种事,我也难辞其咎,不早了,回去早点休息,还有……”
他看了眼背对着坐在车板上的姜宁,人应该是乏了,困倦地靠在卫长昀背上。
“让姜哥儿好好休息。”
卫长昀“嗯”了声,目送郑大进院子,这才同身边的王子书示意。
王子书驾着驴车,低声问:“先送你们回家吧,姜宁这样也走不了。”
卫长昀摇头,“不了,去你家,等会儿我背他回去就好,不远了。”
王子书一听,先是点了头,半点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等快到家门口时,才反应过来姜宁是个哥儿。若是寻常哥儿还好,可这两人是叔嫂的身份,旁人不知道又要生出多少闲言碎语。
今日旬假,他难得回家,结果刚到村口,就见卫长昀驾着他家的驴车,姜宁坐在一边。
这就罢了,车板上竟是坐着郑大,和被绑起来的老根爷。
这两月他沉心苦读,人都消瘦了不少。
一见这事,心里大概也猜了个七七八八,便提出一起去,夜里山路多危险,多个人路上也有照应。
卫长昀没吭声,倒是姜宁抬了下头,答应了。
“要不我还是送你们上去吧,好歹近一点,你们能少走点路。”王子书跳下车,站在一边,想想又说了一句。
卫长昀摇头,拍了下姜宁的肩膀,“到村里了,醒醒,回家再睡。”
姜宁迷瞪地睁开眼,左右看看,目光落在卫长昀身上,“到了啊?”
卫长昀扶着他胳膊,“嗯”了声,背过身去,“先回家。”
姜宁又累又困,直接就趴到卫长昀背上,嘟哝道:“我有点饿了。”
卫长昀低笑了声,手腕托着他的腿,“家里应该留的有吃的。”
听姜宁答应,他看向王子书,“今日的事,多谢。”
又看了眼王家熄了灯的屋子,“过两日,再登门跟三叔和三婶道谢。”
站在一旁的王子书摇了摇头,初显少年清俊的脸上,露出大大的疑惑。
目送两人离开后,他心想应该去问问秋哥儿,自己应该没理解错吧。
-
“阿娘,我们回来了!”
家里灯火通明,卫长昀背着姜宁走进院子,他立即朝堂屋喊了声。
坐立难安的朱红听到声音,猛地站起来,带起凳子摔在地上。
一向做事不急不躁的人,顾不上去扶凳子,忙走出堂屋,看见两人走来,眼泪瞬间往下掉。
“回来了便好,回来了就好。”
顿了下又道:“秋哥儿在家里陪了好一会儿,他家兄长见夜深了,才接他回去。”
“秋哥儿?”姜宁鼻尖一酸,立即眨眨眼,“我过两日去谢他,幸好还有他陪着您。”
姜宁拍拍卫长昀的肩膀,从他背上下来,朝朱红笑了笑,“没事的阿娘,你看我,不好好的?”
朱红偏过头抹了抹眼泪,回头时道:“饿了吧?我去给你热热菜,吃点东西再睡,灶上都有热水,一会儿好洗漱。”
姜宁忙拦道:“时候不早了,你快去休息,我们收拾收拾,随便吃点也去睡了。”
扭伤的地方只是草草处理,身上也有磕碰,这会劲儿上来了都在疼。
他不想让朱红担心,尤其看到她发红的眼圈。
闻言朱红欲言又止,可看姜宁冲自己笑,便点了点头,“哎,那你们别忙太晚。”
“知道了。”姜宁笑着点头,看着她回屋。
等人离开了,他才松了口气,伸手去抓卫长昀胳膊,“快快快,站不住了。”
卫长昀笑出声,忙把胳膊递给他,“逞强?”
姜宁扭头瞪他一眼,“还笑?先扶我去椅子上坐着再笑。”
卫长昀点头,扶他到院里的小桌旁坐下,又去给他倒了热水,再打了一盆干净的水来。
拧了帕子递给他,“你先擦擦脸,我去拿跌打酒,先帮你处理下。”
“等等。”姜宁接过帕子,才贴上脸,立即往下挪,“先热饭,我真的饿了。”
脚没伤到骨头,不算严重,疼也是正常的疼。
比起这个,他现在更需要吃东西,不然肚子就要叫了。
卫长昀站在原处,“那我去拿件外衣,你披着会好些,夜里风凉。”
姜宁脸埋在帕子里,暖呼呼的,“唔”了声,“好,你在我柜子里拿,上面那层。”
卫长昀也没扭捏,应声去他屋里拿外衣。
姜宁擦完脸和脖子,咧了咧嘴,又揉揉脸。
还好还好,脸蛋和脖子疼的地方不多,身上疼就疼吧,肿了也不明显。
弯腰撩起裤腿,纤细的脚腕肿起一片红,老大一个包,指尖按上去是软的。
“不怕疼?”
姜宁心虚地缩回手指,“就碰碰,没有使劲。”
卫长昀把外衣递给他,端走了盆,“我去热饭,一会儿端来。”
出门前,排骨就已经在灶上炖着。
其他的菜朱红也都做了,挺丰盛的饭菜,都放到火上蒸一会儿就能吃。
姜宁坐在桌旁,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越喝水越饿,频频探头往厨房看去。
“长昀?饭好了吗?”
“长昀~?”
拖长语调,全是对饭的急不可待。
卫长昀往锅里加了水,又把没烧完的柴打灭,只留了一根在灶里烧着。
“好了。”
姜宁眼睛一亮,在卫长昀端着菜出来前,规规矩矩坐好。
一碗莲藕炖排骨,一碗茄子煲、豆圆子粉丝煲,凉拌菜没拿,毕竟过了有几个时辰。
不过他重新切了盘黄瓜,没拌。
“好香。”姜宁眼睛跟着菜盘子转,忍着没先吃,等卫长昀坐下了才端碗。
“可以吃了?”
卫长昀失笑,“吃吧。”
姜宁倒没狼吞虎咽,端起旁边的汤,先喝了一口,让胃适应适应。
暖汤入胃,一天的心惊胆战得以环节,人舒服了不少。
姜宁眯了眯眼,掀起眼皮看向对面的卫长昀,“还是家里舒服。”
卫长昀的视线落在他身上,往嘴里扒了口饭,“在家休息两天,等你脚伤好了再考虑别的。”
姜宁点头,他这个样子也没办法出摊,或者下地,还不如老实呆在家里,伤还好得快些。
一顿迟到的晚饭,虽然只有他们俩,但吃得还算尽兴。
简单把厨房收拾干净,卫长昀看了眼姜宁屋里还亮着的灯,犹豫了会儿,回屋里拿了跌打酒,走到他门前敲了下门。
没一会儿,屋里就传来姜宁的声音。
“进来。”
卫长昀等了片刻才推开门,看到姜宁坐在床边,脚搭在小凳子上,身上外衣是在披上的。
他视线移开,走过去把跌打酒放下。
“我用帕子浸了凉水,在伤处敷了会儿,已经好了很多。”
姜宁拿起跌打酒,“我一会儿再揉揉就好了。”
卫长昀“嗯”了声,没有立即离开房间。
姜宁把玩着瓶子,歪了下头,“你是不是有话要和我说?”
屋里灯不算明亮,却也能看得清彼此脸上的神情。
卫长昀都快把我有话要说写在脸上了,他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嗯。”卫长昀点头,朝姜宁伸手,“伤处要揉开,你不方便,给我吧。”
姜宁不扭捏,把手里的药瓶递过去,“能让你这么发愁的事,肯定不是小事。”
毕竟上一次还是他和卫长昀走得过近,面对陌生的情绪无法处理,差点跟他吵架。
卫长昀坐在小凳子上,扶着姜宁的腿搭在膝盖上,手掌搓热了药酒,替他揉开淤肿。
他低着头不开口,姜宁便也不问。
脚腕伤处被揉着,其实很疼,可是他没吭声,就等着卫长昀开口。
“我们,搬去镇上可好?”
姜宁猛地抬起头,诧异地盯着他,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卫长昀直起身,过了片刻才道:“去镇上住出摊会方便一些,离私塾也近,小小和小宝年纪小,邻家的小孩也不少。”
说完这一番,他微垂着眼,似乎怕泄露心思。
声音低了下去,“之前说的去看铺子,也——”
姜宁倏地出声,“好。”
卫长昀蓦地抬眼看向姜宁,手上力道没控制,使了点力气,眼前人的脸色立即变了。
姜宁低呼,瞪他一眼。
怎么毛手毛脚的,真的很痛啊。
“那家里的浴房还要修吗?”卫长昀立即松了手,道:“也许用不了多久。”
姜宁手撑在床沿,“修啊,反正要不了半个月就能修好,在家里还要住好一阵呢,况且日后要是回来,不也得用。”
不仅要修,还要全村人都知道他在修。
搬去镇上是因为做生意、读书方便,日后谈恋爱也方便,才不是怕了这些闲言碎语,跑了呢。
卫长昀对上他的视线,被他眼底的笑意感染,跟着点点头。
“那明日我就不去工匠那儿取消这活,正好这几日在家里能看着点。”
姜宁“嗯”了声,缩了缩脚,“长昀,可以了。”
卫长昀一怔,松了手,收好药瓶站起来。
耳根发烫,目光扫过去,热意迅速窜到脸颊和脖子,匆忙拱手行了礼。
“你早些休息,我不打扰了。”
姜宁错愕地睁大眼,没等他开口,就听到一句“告辞”,随后屋门便被人关上,掀起一阵风飘进来。
“……”
姜宁抿着唇,脸上笑意更甚,侧身倒在被子里,轻轻翻了个身滚到床里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