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26章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红茶泡泡机 2669 2025-08-02 08:08:08

姜宁是个行动力强的人,碰到中秋节,既有了如何招揽生意的法子,便立即把各个事项的细节都补充完整,和其他人一商量,便着手安排人把东西置办起来,场地布置好。

别的不说,雅俗共赏这点上,揽月楼的确做到了兼容。

金陵城里那么些贵客,虽是他们的目标,可其他中不溜、温饱线以上的,才是大多数。

放弃这部分客人,可不是明智之选。

“东西放那儿就行。”姜宁扶着腰,站在楼梯旁指挥搬东西的工人,“各位大哥放东西时,手脚轻点,可把地板磕坏了,这些东西沉,麻烦了啊。”

顾苗正好从二楼下来,听到姜宁的声音,顺着看去,见他站在那儿,身边一堆东西,危危险险的,连忙几步下楼。

姜宁刚准备让人把场地布置好,胳膊被碰了一下,转头看见是顾苗,朝他一笑。

“怎么了?”

“花月宴的东西送过来了?”顾苗看了一圈,“这些东西,你让我来盯着就行,你去一旁歇着就行。”

姜宁笑道:“我又不是重病缠身,这点事都盯不了,大堂里的事都够你忙的。”

“这些不也是大堂的事吗?还不归我管了?”顾苗见他脸色还好,放下心来,“你如今身子重,要更小心。”

“我心里有数。”姜宁朝他眨眼,“要是有什么不舒服,肯定早嚷嚷了,还能让自己难受着?”

“我看就是卫长昀给你惯的。”顾苗道:“八个多月,哪有人跟你一样,四处乱逛的。”

姜宁见工人把东西归置得差不多,便道:“好好好,我去坐着,这儿交给你,反正图纸你也看了,知道什么样。”

生怕顾苗再念叨自己,脚下走得飞快。

“你慢点!”顾苗看他走得急,担心地喊了声。

姜宁摆摆手,“知道了,你赶紧盯着,没几日就是中秋了啊。”

几句话说完,姜宁走到柜台旁,望着正在笑的赵秋,不由叹了一声。

赵秋不由失笑,“苗哥儿说得也没错,你现在是该好好休息,哪怕是每日得活动,也不能累着啊。”

姜宁坐下,接过他递来的水杯,“我知道,我只是闲不住,而且——”

其实就是闲不住。

“花月宴的事,你忙的也不少,光是定活动、布置就用了好些天,后边的事,理应我们来忙的。”

赵秋往门口看去,这个时间还不到饭点,来的客人比较少,伙计们能应付得过来,才安心和姜宁闲聊。

姜宁两手捧着杯子,抬眼看他,“好了,你们一个两个的都把我当重点观察对象,我还是自觉点,安安心心当个吉祥物。”

赵秋点头,“至少在你和孩子都平安之前,暂且先做个富贵闲人。”

姜宁道:“哪来的富贵闲人,闲人还差不多。”

当初投入酒楼,他的分红是按照二百五十两来算,也就是百分之二十五。

酒楼是六月十八开的,上个月的收入,除去成本余下的利润并不算多,但好歹是给了他们一剂强心剂。

每人分到手里,他有一百多两,不算富贵,但肯定过日子绰绰有余。

“宁哥儿,我正好有一事想跟你说。”

赵秋道:“我说了你别多心。”

姜宁啊了声,“什么事啊,这么严肃?”

赵秋踌躇过后,还是说了出来,“我和子书商量了一下,等你出月子后,便寻个小一点院子搬出去。”

姜宁皱眉,正想问为什么,又很快反应过来其中原因。

他们关系好,住在一起还有个照应,而且房间空着也是空着,给赵秋和王子书住也没什么。

但日子久了,家里人也多了,到底不方便。

更别说赵秋本也是个骨子里要强的人,初到金陵时,身上银两不多,便得姜宁照顾。

现如今能挣着银子,也不能总住在别人家里。

“宁哥儿,我不是跟你生分,或者是觉得自己现在厉害了,就想撇开你们。”

赵秋看姜宁表情,连忙道:“只是长久住在你那儿也不是办法,家里人那么多,不只是多双筷子的事,更别说两个人。”

姜宁见他脸上担心,笑着问:“我会因为这个觉得你跟我生分吗?想到哪儿去了。”

搬出去也好,这样两人还不用挤在一个屋子里。

哪怕是关系再好,定了亲,还未成婚,长久下去也不合适。

“你不觉得我……”赵秋一时想不到词,只道:“有些急了吗?”

“从前你做事就是小心思量的,这主意应当也琢磨了一阵子吧?”姜宁看着他,“我知道你的心思,也尊重你的决定,不过若是机会合适,也不必等到我出月子啊。”

家里忙不过来,他和卫长昀自然会请人来帮忙。

赵秋摇头,“要等的,别人哪有我们这样的关系。”

姜宁一怔,随即抿抿唇,不再说什么,只在心里记下赵秋想寻个合适的院子这件事。

别的他或许帮不了太多,但吴掌柜还在牙行,应当可以。

-

几日后,姜宁趁着卫长昀有时间,一块去了牙行。

从初到金陵,再到如今踏入牙行,算算日子,已有大半年之久,当初还多亏了吴掌柜,才能在金陵有一个安稳的落脚处。

姜宁提了提衣摆,看向身边卫长昀,“又下雨了,看来秋天是真的到了。”

卫长昀留意着他脚下,撑好伞,“过一阵应该会好些,但等中秋后一月,金陵便该冷了。”

姜宁走上台阶,“今年的天倒是怪,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出了黔州,热的时候像太阳在烤,等冷下来,便又觉得像冰窖里似的。”

卫长昀扶了他一下,等他在屋檐下站稳,才收起伞,“金陵的天便是这样,黔州山多,与此处不大一样。”

“这倒是。”姜宁想起久违的地理知识,虽然也不晓得在这儿还适不适用。

卫长昀把伞立在门边,和姜宁一块走进牙行。

才一进去,里面的伙计看到他们,立即迎上前来,还眼尖的认出他们来。

“这二位是卫公子和姜公子吧?”

伙计见他们没反驳,立即问:“这次又是来问房子的?”

卫长昀道:“嗯,不知吴掌柜可在?”

伙计一听他问起吴掌柜,脸色变了变,左右看看后道:“这、这吴掌柜已经不在我们牙行做了,听说是要回乡。”

回乡?

姜宁和卫长昀对视一眼,不由奇怪起来。

吴掌柜在金陵待了这么些年,又在第一牙行里做事,按理说积蓄应该不少。

买不起城内的宅子,在城外去置办一处应当是可以。

再不济,租房也能租一辈子不愁付租金。

“什么时候的事?”姜宁问道:“之前吴掌柜多有帮助我们,便想着他熟悉一些。”

伙计眼神闪烁,见没人注意,立即道:“他之前住在城西的兴仁巷,要不你们去看看。”

这般神色,看起来更奇怪了。

卫长昀和姜宁心下了然,伙计这里怕是再问也问不出什么,还不如直接过去看。

向伙计道谢后,姜宁和卫长昀便离开了牙行。

兴仁巷离牙行倒是不远,走一盏茶的功夫就能到。

姜宁和卫长昀边走边聊着,都觉得此事未免蹊跷了些。

“你说吴掌柜要回乡,为什么这个时候走?刚才应该多问一句的,大概是什么时候不在牙行做的。”

姜宁懊恼道:“经历过舞弊案的事,我都有些心有余悸。”

卫长昀提醒他小心水洼,“那次送的砚台,便不一般,岂是一般人能拿得出手的。”

姜宁惊讶,“你的意思是,牙行背后的东家,不是一般人?”

卫长昀摇摇头,“我也只是猜测,并不确定。”

“牙行能在金陵稳居第一,还无人生事,暗中竞争,背后东家定不会是普通来历,哪怕只是商人,人脉定不会普通。”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姜宁皱起眉,“吴掌柜确有些奇怪,就是我们寻转手的酒楼时,一向热心的他,竟然未主动提起。”

一家酒楼,盘下来就是千余两。

哪怕是少一点,但其中给牙行的抽成不可能会少。

好比卖房子,一套一百万的,佣金能分好几万。

吴掌柜和他们关系相熟,成交的可能性大,怎么会放弃这种机会?

“先去他家中看看,要是人还在家,问问便是。”卫长昀看眼路上的人,“要是已经回乡,左右邻里打听一番,也算是尽心了。”

姜宁嗯了声,抬手抓着卫长昀胳膊,“地上真滑,石头都被踩得光了。”

卫长昀听他抱怨,目光柔软了许多,“那下回坐轿子?”

姜宁摇头,“那更不行了。”

见卫长昀疑惑,解释道:“自己走,好歹掌握在自己手里,坐轿子可全靠别人了,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卫长昀:“……似有一些道理。”

姜宁挑眉,“当然了。”

说话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兴仁巷。

在巷口问了一个用箩筐卖菜的老妇,打听了一下,便朝着巷子里走去。

谁知走到吴掌柜家门口时,紧闭的门正好打开,跟里面的人撞个正着。

已有些年纪的妇人被身边姑娘扶着,另外还有个半大的孩子,紧紧拽着身边兄长的衣服。

四人看向他们,他俩亦是一脸惊讶。

但很快,这种惊讶被震惊取代。

姜宁和卫长昀匆匆看了对方一眼,便双双看向年轻男子手里抱着的瓷白罐子。

“你们是谁?我爹已经死了,若是要债、还钱,直说好了。”

“你父亲是……”

姜宁顿了顿,不敢置信道:“吴掌柜?”

作者感言

红茶泡泡机

红茶泡泡机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