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又进入昼短夜长的季节。
天色灰蒙蒙,然而卫家的院子里,已有屋子里亮起了灯。
姜宁站在床边,睡眼惺忪地替卫长昀整理衣领,打了个哈欠抬起眼看他。
“今日去大理寺报道,往后可就是司法单位的人了。”
大理寺,专断要案、奇案和重案。
不少案件的涉案人员,不是朝廷官吏就是与皇室沾亲带故,查起来并非易事。
卫长昀握住他手,牵着放下,“天色还早,你再睡会儿,等醒了再去酒楼。”
姜宁笑着点头,“知道,你一出门我就回被窝里睡个回笼觉。”
“外面天冷,出门时多穿些。”卫长昀的拇指无意识摩挲着他手背,“幼安有娘帮忙照顾,你去酒楼后安心。”
姜宁挑了挑眉,“有阿娘帮着照顾一日,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不过话说回来,你这一阵忙着新宅子的事,可有眉目了?”
“已经安置得差不多,前两日寻了几个人去打扫,再晾几天,便能搬过去。”
卫长昀往床边摇篮看去,“正好能赶上幼安满月。”
姜宁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我都差点忘了,过几天就是满月宴,正好能跟乔迁一起,请大家来吃个便饭。”
“嗯。”卫长昀看眼天色,“时辰差不多,我出门了。”
“包子在灶上,你吃一个再去。”姜宁叮嘱完,又忍不住揶揄,“在家吃最好,免得当街吃影响你这一身形象。”
卫长昀失笑,无奈摇头,“我这一身哪有什么形象。”
更何况,这个时辰街上都不见什么人,能碰到的无非是菜贩,还有一样赶着去公衙的同僚。
姜宁往床边走,“今科探花的形象。”
“唔,还有大理寺寺正。”
卫长昀看着他躺回床上,钻到被子里一裹,背对着他,不禁哑然失笑。
真要论起来,如今的揽月楼可比他有形象多了。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揽月楼在金陵站稳了脚跟,至少每月营收稳定,大家都有衣食保障。
卫长昀拿起官帽,“那我出门了。”
姜宁嗯了声,“事事顺利,一路平安。”
房间门关上,屋内又陷入昏暗中。
姜宁听着屋内动静,还有外面院子里的声响,直到一切都安静下来,才裹紧了被子,彻底陷入梦中。
待这一场回笼觉睡醒,几乎都快要到午时。
姜宁坐起身时,意识还未完全恢复,无意识地往摇篮看起,有些懵地想。
孩子中途有醒过吗?
念头刚起,姜宁倏地清醒过来,连忙挪到床尾,拿手轻轻去碰孩子额头,又探了探他呼吸。
正常体温,呼吸绵软。
啊,是活着的。
姜宁松了口气,坐在床边,被自己的脑回路逗笑。
怎么人长大了还跟小时候一样,他小时候就喜欢这样干,每次爸妈在沙发睡着,睡得久了,他都会凑过去探呼吸。
“叩叩。”
姜宁听到敲门声,回头看去,“阿娘吗?”
门外朱红答应,“醒了?我给你把鸡汤和粉端进来,你先吃一些。”
姜宁说了句好,便见朱红端着东西进来。
姜宁立即披上外衫,穿好鞋走过去,发现盆里有温水,应当是他睡着时,朱红就进来过一趟。
“我睡到这个时辰,幼安就跟我一块睡到这会儿,不哭不闹的,我还以为他病了。”
“小孩子呸呸呸,这话不能乱说。”
朱红瞥他一眼,走过去摇篮边看孩子。
姜宁坐在那儿,原本想打趣一句“阿娘现在眼里只有孙子没有他”,忽地想起什么,咽了回去。
这话说出来,怪伤人的。
有眼睛有心的人都看得出来,朱红待他有多好。
“阿娘,孩子多久能吃别的东西啊?日日这么喝羊奶也不行,而且他好像不怎么爱喝,估计是喝腻了。”
姜宁洗漱完,坐在那儿吃东西,“比如喝点米汤、米糊之类的。”
“孩子还太小,你说的这些,起码要三个月后才行。”朱红正要回桌旁,闭着眼的孩子忽然醒了。
“有些家里,半岁了都还在喝奶。”
半岁?
姜宁完全没这个概念,思考要不干脆请一个乳娘算了。
“那要不要请一个乳娘?反正过几天就搬到新的宅子。”姜宁看向被朱红抱起来的卫幼安,匆忙吃了几口,立即走过去。
“我来抱吧。”
朱红失笑,倒也痛快撒了手。
如今孩子还小,正是依赖人的时候。
姜宁和卫长昀应该多接触孩子,免得日后孩子因为长期不待在一块生分了。
姜宁抱着孩子,低头逗他玩,“阿娘,你觉得我刚的提议行吗?”
朱红坐下,替他拿出羊奶来温着,“可以是可以,你们也能轻松些。”
“那晚上我和长昀商量。”姜宁坐在一边,伸出手指去跟他玩,“夜里还挨着我们睡就好,也不会生分。”
“对了,等会儿我要去酒楼,恐怕要夜里才回来,阿娘你能照顾得过来吗?”
要不是孩子太小,都还未满月,他是想带着一块去酒楼的。
“小小和小宝都听话,也不要我盯着,再说还有子书在家里呢。”朱红道:“你去便是。”
“辛苦阿娘了。”姜宁朝朱红卖乖一笑,“我尽量早一些回来。”
朱红嗔怪看他一眼,“担心我还是担心幼安啊?”
姜宁勾住卫幼安的手,“当然是都担心了。”
“是不是呀,幼安。”
卫幼安还小,哪里听得懂姜宁的话,但再小的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大人的情绪。
姜宁开心,他自然也会跟着开心。
尚不会说话的小孩,只能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怪招人喜欢的。
-
时隔快一个月,姜宁回到酒楼,进入大堂时,有一瞬的怔愣。
正好要出去的顾苗看到他,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立即上前,拍了拍他肩膀。
“在门口发什么愣?”
姜宁被顾苗动作吓一跳,回头对着他笑了一下,“我是觉得才不到一个月,再回到酒楼,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顾苗立即明白他的意思,“多走两圈就不觉得了。”
姜宁点头,跟着他一块往二楼走,“还是酒楼做生意适合我。”
“你这话说得,好似——”顾苗下意识想跟他一块开玩笑,忽地想到什么,“长昀是调到大理寺去了吧。”
“今天是第一日去报到。”姜宁点头,“大理寺和翰林院,还是差挺多的。”
“那差再多,那也还是升了一点。”顾苗是从沈明尧那儿知道的,大理寺寺正,比起原来的编修,手里的实权多了些。
姜宁想了想,好像是这么回事。
大理寺寺正要负责审讯,从某些意义上来说,做的事的确更实。
“升不升的,都不如平安就好。”姜宁知道卫长昀要入大理寺的原因,是想利用大理寺的职务,能名正言顺地调查吴掌柜一案。
三皇子动手太早,还牵扯到他,差点丢了条命,卫长昀便不可能不放在心上。
要查,那就得有个理由。
其他公衙无法去查的事,到大理寺这里就容易得多。
这不算是利用职务之便,顶多算是为了查明真相,还受害人一个公道,自己靠近了司法单位。
“这倒是。”顾苗有同感地点点头,“明尧在太常寺,我就安心得多,尽管看着就不是什么升迁的好去处,可胜在稳定,不掺和那些危险的事。”
姜宁看了眼二楼的雅座,午饭的时辰,还是有不少人。
去三楼的途中,碰到一两个熟人,见到他,纷纷恭喜他喜得麟儿。
一路说着话到了三楼议事的房间里,姜宁看见谢蕴正跟周庚坐那儿商量事。
两人看到他走过来,倒是不诧异。
今天一早,周庚过来的时候,就说了今天姜宁会来酒楼,只不过要晚一些。
只是他们还以为要再晚一点,过了午饭的时辰再来。
“你身子恢复了吗?这一阵天凉,这么出来会不会受寒?”谢蕴关心道:“不过酒楼里热闹,人多还暖和些。”
“早就恢复了,要不是长昀管着,我前几日就过来了。”姜宁坐下,看眼桌上的单子,发现周庚的字又进步了不少。
“这写的什么?”
“这不是还有一阵就要到十月,正好是你说的一个季度,讨论上什么新菜。”
谢蕴笑着道:“你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可以给些建议,免得我们理一遍,后面又改。”
顾苗看他们说话,刚想坐下,倏地想起什么,“差点忘了,我还有事,不跟你们一块聊,先走了。”
姜宁一脸疑惑,看他匆匆忙忙出门,“什么事这么急?”
谢蕴解释道:“前两日大堂里,两个小孩玩闹,不小心撞到架子,东西摔碎了几样,好在人无事。”
姜宁点头,倒不在意东西碎了,“人没事就好。”
做生意的人,不怕摔碎东西和碗筷,就怕闹出点沾血的事,什么打架斗殴,或者是吃东西中毒。
不管哪个,都够酒楼元气大伤的。
人家一听就觉得煞,不愿意来。
“嗳,周庚说,你们过几日要搬家,连幼安的满月宴一起办了?”
“什么满月宴,不过是请亲朋好友吃一顿便饭。”
卫长昀才从翰林院去大理寺,多少双眼睛盯着,办满月宴有些铺张,还容易给人发挥的理由。
反正他们又不是送出去多少礼,得回回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