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17章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红茶泡泡机 3103 2025-08-02 08:08:08

薜荔果并非什么稀罕的果子,长在山间、枝头,哪怕无意间看到,也不会想到这个毫不起眼的野果,能拿来做冰粉。

要不是卫长昀在书里看到,姜宁估计也不会把两者联系起来。

毕竟,左看右看,这个薛荔果都不像是冰粉原料。

他从前看到的,都是一小袋装的粉。

揽月楼刚开业三天,生意红火,不少达官贵人、富商掌柜都来店里尝个鲜。

姜宁在店里守着,看后厨、大堂和采购从一开始有些忙乱,逐渐步上正轨,终于能放下心,专心研究冰粉。

“宁哥哥,你在做什么啊?”卫小小搬了一张小板凳,挪到姜宁旁边,托着脸颊满眼好奇。

姜宁歪头看她,解释道:“这叫薜荔果,盘子里放的是果肉,看起来是不是一粒一粒的,跟橘子、柚子有点像。”

“对对对,特别像柚子的果肉。”卫小小摊开两只手,“宁哥哥,有没有什么我能帮忙的?”

姜宁笑着问,“我要搓冰粉,你要想帮忙的话,我给你一个小盆,你帮我把那边篮子里的薜荔果掰开,果肉都挖出来,可以吗?”

卫小小重重点头,“好啊好啊,挖果肉我最在行。”

姜宁又重新洗了一遍手,把果肉包进纱布,放到盆里,没过水后像搓面团一样搓起来。

搓的第一下,黏黏的果胶立即占了满手。

姜宁咧了咧嘴,有些嫌弃地撇下嘴角。

好奇怪的手感啊!

“宁哥哥,要不我来搓吧?”卫小小瞥见姜宁的表情,主动请缨,“我觉得有点好玩。”

活揽过去了,还顺势给了姜宁一个台阶。

姜宁眼珠一转,唇角忍不住上翘,“可以啊,就跟搓面团一样,把果胶揉出来。”

他实在受不了这个手感,比摸鱼鳞还难受。

“原来宁哥哥你也有怕的东西啊。”卫小小仔细把手洗干净,又甩了甩,等着风吹干。

视线看向正洗手的姜宁,“我和哥哥一直觉得你好厉害。”

姜宁诧异地哎了声,擦干手后,去切薜荔果,拿勺子挖果肉,“我有怕的东西,就不厉害了?”

“不是不是,是觉得你什么都会,遇到什么事都能解决。”

卫小小一脸崇拜,“二哥也是这么说的。”

姜宁笑起来,“听你这么说,我也觉得自己可厉害了。”

“当然啊,要不是有宁哥哥你,我和哥哥早估计——”卫小小把手伸进盆里,一只手拽着纱布,另一只手使劲搓着,“那回我发烧,要不是你,我可能就烧成傻子了,和铁柱叔一样。”

姜宁微微愣住,盯着眼前明显长大不少的卫小小,走了会儿神。

一眨眼,都过去两年多了。

再提起他来这个世界的第一天,恍若隔世,有些记忆分明不算远,却觉得模糊。

而且他发现,家里除了朱红外,好像真只有卫小小一个姑娘。

就算是不限于家里,周围一圈人里,是姑娘顶多再加一个谢蕴和她的丫鬟豆蔻。

卫小小眼看着就已经要九岁,这个年纪都上小学了,说不定还有少女心事。

姜宁回过神来,看向卫小小时,忽地发觉他们有些失职。

他相信朱红对卫小小一定是百般照顾,两人也会说一些悄悄话。

可以他对自家阿娘的了解,大概率和他们一样,也有疏忽。

“小小,你有什么想做的事吗?或者是想学的东西?”姜宁把剥下来的果肉,慢慢捣散,“出去玩也算。”

卫小小一脸疑惑看他,“宁哥哥,你怎么突然这么问?”

姜宁自认为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不然也不会在卫长昀自己都尚未察觉时,就意识到了他们俩之间的感情变质。

但说是完全细腻,又不谈不上。

“想和你聊聊天啊。”姜宁脸上挂着笑,“以前在村里,我和长昀经常不在家,去卖东西就是一天不见你们,后来到了镇上,虽然天天见,可还是忙。”

他顿了顿,“你们来金陵这么久,都没和你好好聊过天。”

闻言卫小小瞪大眼,一时说不出话来。

在她看来,聊天是大人们的事,和小孩无关,他们只需要在一边玩就好了。

“宁哥哥……”

“尽管有小宝和你作伴,但周围邻居家小孩少,也不像镇上大家都熟,你们可以随便跑。”

姜宁道:“一起玩的朋友,少了很多吧。”

燕朝再怎么开放,对女子经商无限制,但依旧没有女学,所以家中姑娘哪怕是能上学,也都是请先生回家教授。

除非是自己家里开的私学,从家族里选适龄的孩子,凑到一块上课,才会男女同堂。

“我觉得还好。”卫小小的一双大眼睛,直直地看姜宁,“只是哥哥要去学堂里上课的话,我就没人作伴了。”

姜宁想了想,“所以有哥哥在,会觉得有伴?”

卫小小点点头,“你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啊,不能一直跟我们在一起,婶婶平时也很累,所以我跟哥哥一块就好。”

“其实来京城这么久,我们也认识新朋友了,妙云姐姐、元安哥哥,还有小石头。”

这一条街巷里,有孩子的人家再少,那也还是有的。

再说了,不还有顾今南吗?

“还有今南!”卫小小抬起手,用袖子擦了擦汗,“我们再大一点,不那么容易被人拐走了,就可以到处去玩。”

姜宁觉得她可爱,拍掉手上的果肉,给她理了理发髻,“我们家小小懂事又可爱,不过等到凉快些,我们还是去看枫叶,听说金陵城外的栖霞山,风景特别好。”

不等卫小小说话,姜宁立即举起三根手指发誓。

“这回肯定不食言,事不过三,仅之前在镇上那一次。”

去年秋游那次,是因为撞上乡试出成绩,正好忙,故而耽误了。

不过食言就是食言,什么理由都不是借口。

“宁哥哥,你不用这样,不一定要去赏枫,在家里也很好。”卫小小弯了一双眼睛,“你们不要太辛苦啊。”

姜宁望着她,有一种为人父母的感觉。

其实这么想也没错,他和卫长昀拉扯兄妹俩,虽说年纪没差那么多,但也跟带孩子没区别。

有一种希望自家孩子懂事,但又不想他太懂事的矛盾感。

天底下的人都知道,谁懂事谁吃亏。

“我们拉钩。”姜宁伸出小指,弯了弯,“这样就算我们说好了。”

卫小小忍俊不禁,哄着姜宁道:“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谁变谁就是小狗。”

“谁变谁小狗。”姜宁跟着她的话说。

拉完钩,大拇指还得盖个章。

卫小小接着去搓冰粉,比之前给布娃娃还要专心。

姜宁看她这么认真,忽地问:“小小,小宝可以去上学,你要是也想的话,一定要跟我们说,知道吗?”

卫小小仰起头一笑,“知道了,我以后要像谢姐姐那样。”

闻言姜宁挑起眉梢,觉得这倒是个不错的目标。

要是真像谢蕴,那他和卫长昀多半就不用担心她吃亏了。

-

难得姜宁一日都没去酒楼,夜里朱红、赵秋和周庚回来时,他做了一桌比较适合夏天吃的菜。

瓜豆汤、拍黄瓜必不可少,还有不少用凉油做的菜,口味偏淡,也不会越吃越热。

卫长昀比其他人回来得早,还帮着他做了不少。

忙了一天,大家都累。

吃饭的时候,简单说了下酒楼今天的情况,姜宁就让他们赶紧去休息。

他们也不跟姜宁客气,一个个困得不轻,飞快洗漱就回屋休息。

朱红和赵秋担心姜宁累着,还想帮一下,被他一口拒绝,说还有卫长昀在。

这话不是借口,而是卫长昀的确闲下来。

按理来说,进士及第的三个人,可谓前途无量,至少会重点栽培一到两年。

谁知今年出了这事,舞弊案一过,卫长昀大概是因为参与案件调查,知道了不少事,暂时变得清闲了许多。

比起他,齐时信和李平峥也没好到哪。

三个人真成了定时打卡上班、到点下班的闲人。

姜宁擦了擦头发,等着晾干时,见卫长昀在那里写东西,好奇起身走过去。

“在写什么?”

卫长昀抬头看他,见他头发还湿着,拉开旁边的椅子,示意他坐下。

“在帮老师理一份书稿,是要交给皇上的。”

“那这篇文稿最后是傅老的,还是你的?”姜宁手肘撑在桌上,托着脸颊,“这算不算是枪手?”

卫长昀挑眉,停下笔,“算馆阁的。”

“那也行。”姜宁笑了笑,“算在馆阁头上,多少还有一份你的功劳在。”

卫长昀摇头失笑,又转回去,接着整理书稿。

姜宁撇嘴,“觉得我这样太过势力、计较了?”

“不是。”卫长昀认真答道:“只是觉得有你这样护着,心里更有底气。”

姜宁瞪向他,“你少来。”

“是真的。”卫长昀干脆把笔放下,“这段时间闲下来后,要说并无担忧、怀疑是在撒谎。”

不只是他,其他两人也一样。

只因为一桩与他们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案子,便把他们晾在一边,每日除了整理书稿、编修旧书,便无其他的事,连议事厅不让进了。

一想到往后的日子,便是这样日复一日,难免会心焦。

卫长昀的性子再如何沉着,虽不至于心浮气躁,却也偶尔怔忪,不知费了这么大劲考科举是为什么。

“原来科举不过是入仕的起点。”卫长昀说完,吐出一口气,无奈地朝姜宁一笑。

姜宁神色变得柔软,直直地看他,等他说完后,才开口。

“是不是馆阁里,有人给你们难堪了?”

他问得直接,没有一点儿避讳和拐弯抹角。

其实,这事想也知道,翰林院里都是些读书、科举的人,自然会因为舞弊的事戴上有色眼镜。

姜宁看他不说话,就当默认了。

“不只是舞弊案的事阴阳你们,在你这里,说不定又要旧事重提,拿你我的事情编排。”

姜宁一条一条列出来,“那他们倒是有本事,这么厉害,怎么还待在翰林院?就算是待在翰林院,也不该再和你们待在一处办公。”

卫长昀被他的话逗笑,这几日来,积压在心里的烦闷散去不少。

知道是这个道理,可听姜宁说起来,就觉得不同。

“旁的事不好说,但傅老还能让你整理给皇上的文稿,哪里像是要放弃你。”

姜宁直言道:“分明是器重你。”

连他都看得出,翰林院其他人不可能眼瘸。

这些时日针对卫长昀,无非就是嫉妒他年纪轻轻,得傅老器重,有心栽培。

内阁大学士的门生,任谁来看,都是给内阁储备的人才。

朝廷这么多机要,内阁才是皇上之下的第一顺位。

卫长昀轻蹙眉头,片刻后道:“我知道。”

“所以,你可不能辜负傅老的期望。”姜宁一副语重心长的口吻,拍拍他的肩,“更不能让那些人得逞。”

他可是一身反骨,旁人越觉得不行,就越得行。

不蒸馒头争口气,说的就是这个理。

作者感言

红茶泡泡机

红茶泡泡机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