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02章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红茶泡泡机 2768 2025-08-02 08:08:08

成亲是大事,要有父母的同意、媒人的证言,得过礼、择吉日,最后才是成亲当日的事。

要有喜事,谁家都是紧张地全家一起讨论,甚至还要把亲戚们拉上,讨论过礼、吉日什么的。

双方长辈碰个面,聊一聊,吃顿饭,最后才把事情拍板定下。

偏偏他俩朝夕相处了这么久,就在一个屋檐下,连能做主的长辈也只有朱红一个。

省去了不少繁琐的事,但该有得还是得有。

三个人围在一块,一边灌腊肠一边商量。

要说出去,其他人怕是瞠目结舌,只觉得他们家的人有些怪。

但大事小事,自家人舒坦是最好的。

“其他的事都好说,但媒人不能少,这……”朱红道:“看看是请谁来,担这个媒人。”

姜宁想了想,是去请赵叔杨婶,还是三叔三婶。

两家人都好说话,也都看在眼里,应该不难请动。

“我想请老师来当这个媒人。”卫长昀用针在腊肠上扎了扎,先开了口。

姜宁一怔,“二爷知道?”

卫长昀点头,“上次老根爷家的事情后,我去老师家中,他便看出来了。”

这么早就发现了。

姜宁暗暗在心里吃惊,又觉得好笑。

难怪以前上学时,老师们抓早恋一抓一个准,原来是真的藏不住。

“要是二爷能答应,那自然是好。”姜宁知道对卫长昀来说,杨二爷是一位很重要的长辈。

卫长昀自小就在他身边读书识字,后来去镇上念书,也是有他的推荐。

家中父母、兄长自是重要,但恩师也一样。

“那日子我先看几天,到时候再问问杨二叔。”朱红道:“选一个最好的日子。”

姜宁一听,道:“还不急这段时间,我们是想搬去镇上了再办。”

“那就要明年了。”朱红却道:“不过去镇上也好,新房办喜事,双喜临门。”

姜宁和卫长昀对视一眼,点点头。

年前太赶了,虽然不是大操大办,可什么东西都要置办,难免急急忙忙的。

既然都定下了婚事,再等两三个月也无妨。

“只是上次去镇上,恰好没碰到那户人家在,等过两天再去一趟,正好该去苗哥儿那算分成。”

“人不在,说明不着急出手,也许过完年就在了。”

说是这么说,但他们就选中了那座宅子,要是被别人抢了先,难免遗憾。

一边闲聊一边干活,炉子上熬着粥,靠着瓜子和橘子,偶尔能闻到淡淡的橘子香味,让屋里不至于太闷。

灌腊肠得有耐心,不然薄薄的一层肠容易断。

等一节挂好了,姜宁弯腰伸手去盆里,捏把捏把,然后再在上面扎针眼放气,再用绳子绑成小节。

三个人一块弄了一下午,才终于把腊肉腊肠做好。

豆腐根本来不及做,不过也没关系,明天弄了再一起熏烤就行,反正肉也得腌一天。

“突然想起来,熏腊肉的话,得在棚子里熏,那还得搭一个棚子才行。”

姜宁擦了擦手,往外看,天色亮堂堂的,估摸还在下雪。

卫长昀帮着朱红收拾了盆,“趁着雪小,我一会儿就搭。”

“也行。”姜宁看着放盆里的腊肉腊肠,十分满意。

他可是还做了点甜口的,就是广味,第一次自己调味道,希望不要失败。

卫长昀看着他,眼里带着笑,把东西收起来,拿去厨房。

姜宁不习惯厨具堆起来,等到夜里一起洗。

久而久之,家里人都有这个习惯,东西用完就要洗干净,一来不会犯懒,二来每次也不用洗一堆。

-

等棚子搭好,也到了晚饭的时辰。

腊八粥充当晚饭,又做了几个小菜,放在炉盘上不担心凉,可以慢悠悠地吃。

姜宁他们说话也没避开小小和小宝,还在商量过年前要置办的东西,新宅子的事,以及他们俩成亲的事。

虽说两三个月听着久,但日子过得快,也离得不远了。

“二哥,宁哥哥,你们是要成亲吗?”

“成亲就是要拜堂那种吗?”

姜宁正端着晚喝粥,忽地一愣,睁圆眼,瞄了眼卫长昀,又看看朱红。

他怎么忘了,这两个小的是看着“他”成过一次亲的。

要怎么解释?

小孩子能接受吗?

“是,我们要成亲。”卫长昀没有想其他借口,或者是哄骗他们,“不可以吗?”

姜宁立即用手碰了他胳膊一下,“你好好说话。”

卫长昀转过头看他,“我在好好说的。”

要不是卫长昀的表情一本正经,姜宁会觉得他在抬杠。

“成亲是不是可以吃席了?”

“成亲之后,会有小宝宝吗?”

“我们还会住在一起吗?”

……

童言无忌,想到什么问什么。

姜宁目瞪口呆,完全没想到这两小孩关心的是这个,抿了抿唇,唇角不自觉上扬。

好像,直接说也没什么关系。

他之前还想,要怎么委婉一点解释给他们听,现在看来不需要了。

“和以前一样。”姜宁放下碗,耐心解释,“但我和长昀就会住到一个房间里,就像三叔三婶、赵叔杨婶那样,赵家大哥和嫂嫂那样。”

小小咬着一块土豆,歪着头想了想,“那我们要叫你二嫂吗?”

小宝听后,挂着一样的表情看姜宁。

“按理来说,是可以这么称呼。”姜宁一点不避讳,“不过我觉得宁哥哥更好听一些,你们一直这么叫。”

小小放心一笑,“那还是宁哥哥好。”

小宝又夹了一块肉,“什么时候成亲啊?是要像上次一样,去镇上的酒楼里吃吗?那就可以见今南弟弟了。”

姜宁和卫长昀对视一眼,会心一笑。

这就成了。

只要身边人能接受,就没什么需要担心的。

-

腊八一过就是年,村里气氛也热闹起来。

家家户户的日子再难,到了年关也是满满的年味。

红辣椒和捆起来的苞谷挂在了房檐下,福字、窗花和春联都贴到了门窗上。

小孩子都换上了新衣服,或者新的头花,在村里玩闹。

姜宁和卫长昀没起太早,收拾了下,就去镇上了。

年前不把东西买全,过年期间很多铺子都不开店,想买也买不到。

姜宁把手揣在口袋里,半张脸几乎都藏在围巾里。

“都有积雪了。”姜宁说话,一团白雾在眼前散开,“今天外面人好多。”

卫长昀看了眼不远处的镇口,“小心脚下,别滑了。”

“知道知道。”姜宁一脸自信,“肯定不会摔,我有经验得很。”

卫长昀瞥眼他插兜里的手,再看他前面的那一片被踩实的草,上面覆着一层冰。

伸出手的同时,看着姜宁一点不犹豫地抬脚踩上去。

姜宁毫无察觉,“是不是得买点红纸回去?春联和福字都还没写,而且过年的话,得给他们包压岁钱——啊!”

脚下一滑,整个人往后倒去。

卫长昀眼疾手快,托住姜宁的腰,把人扶起来,“小心。”

姜宁吓了一跳,还好是虚惊一场,反手抓住卫长昀胳膊,心虚地咳了声。

“……雪太厚,踩滑了一下。”

闻言卫长昀忍不住笑,顺势握住他的手,“是,雪太厚的错。”

姜宁撇嘴,甩了一下手,“那你别牵了。”

话刚说完,手就被握紧了一些。

姜宁别开脸,嘴角忍不住上扬。

牵着手走到镇口,街上也比往常热闹,不像是之前,不是集市的日子,街上就没那么多人。

“话说家里是不是还没打年糕?要不我们直接买些回去吧。”

姜宁看到旁边有卖糍粑的,“过年得吃糍粑,说明新的一年能高升。”

卫长昀跟在他后面,把买的东西都抱在怀里。

姜宁买,他就拿。

姜宁问什么,他就说什么。

“红纸在哪能买到?”

“前面那家店里可以买。”

“等会儿再买点糖吧,过年村里小孩是不是都要到家里来拜年?”

“可以再买一些。”

“回家我想炸点爆米花,不知道能不能成,看看再说。”

“好。”

姜宁说了半天,买了不少东西,一回头,就见卫长昀跟着自己,背篓里装了不少,手里还拿了一些。

歪了下头,“长昀,你没什么想买的吗?”

一路过来,都是他在说。

卫长昀被他问得一愣,思考了下自己要买什么东西,发现还真没有。

姜宁正要问去不去书铺看看,余光一撇,忽然看到很熟悉的一道身影。

顾不上和卫长昀说完,立即扭头看去,就见那道身影从几个摊子后面走过,身边还跟了一个人。

不对,那不是——

赵秋吗?

“长昀,我好像看到秋哥儿了。”姜宁扯了扯卫长昀胳膊,不确定道:“可他不是和我说,不来镇上吗?”

昨天他还问过赵秋来着,要不要一起来镇上买些东西,他说不来,得在家里帮忙。

卫长昀顺着他视线看去,只来得及看见一点飞快消失的身影,但旁边那人侧了下头。

也很眼熟。

“不对劲,肯定有猫腻。”姜宁扯着卫长昀胳膊跟上去,“跟去看看。”

卫长昀刚想说这不好,人就已经被拉着走了。

姜宁倒不是窥探欲强,是偶遇了,架不住好奇心,想看看赵秋瞒着他什么。

可别是被镇上谁家的公子哥给骗了,就那张脸,被盯上可正常得很。

卫长昀听他碎碎念完,失笑道:“也许是认识的人呢。”

刚才那一眼,他觉得应当是没看错。

姜宁皱眉,转头看着他,“认识的人?谁啊,苗哥儿吗?看着不像啊。”

那人可是高出赵秋一些的。

不太像。

没走几步,他们就绕到了另一条街。

姜宁视线扫了一圈,轻易就看见了赵秋和另一个人。

没贸贸然上前,只在远处看着。

看了一会儿,姜宁疑惑,“长昀,我怎么也觉得那人有点眼熟啊?”

话音刚落,对方就侧过头和赵秋说话,神态亲昵。

姜宁眼睛倏然瞪大,一把抓紧了卫长昀胳膊。

“王子书?!”

作者感言

红茶泡泡机

红茶泡泡机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