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37章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红茶泡泡机 2720 2025-08-02 08:08:07

插秧的事忙完,忙忙碌碌的春耕季节,也差不多要过去。

卫家的田地分得少,事本来就比别人少。

别人家还在田里插秧、犁地时,姜宁和卫长昀又去折腾辣椒和花生了。

种子是早就备好的,拿锄头挖一个坑,丢三五粒进去就能活。

都要不了一个时辰,一块地就种完了。

卫长昀去河里挑了两桶水回来,姜宁再拿瓢挨个坑浇水。

雨季还没过去,水不能浇多,土刚刚湿润就好,不然种子容易烂。

等真正有时间去镇上时,已经是三天后的事情。

不是赶集的日子,去镇上的山路见不到什么人,一路静悄悄的,只能听到风吹叶动的窸窣声响。

倒是镇上和平时差不多,除了赶集的那条街,还是热热闹闹的。

“镇上两家酒楼,一东一西,东边是醉仙楼,西边是易安楼,客栈在东街,叫五行客栈,只有易安楼的老板祖上是永安镇的人。”

卫长昀介绍道:“他家生意一直不温不火,不如醉仙楼。”

姜宁耳朵一动,收回四处张望的视线,“生意不太好?”

“听说是,勉强维持盈亏。”卫长昀在私塾里上学,虽不攀交,但也与同窗互有往来。

私塾比不得书院大,尤其是那些闻名天下的书院,教授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都要精通,却也会有礼乐与射箭的课。

一月一次,对学生来说,也是放松的时候。

大家便是在这些时候闲聊,所以卫长昀也能听一两耳朵。

“那食肆呢?刚才一路走来,瞧见了一些,大多都是些简单的饭菜,或者特色一些的。”

姜宁沉吟片刻,“不知这样的铺子,一月多少租金。”

卫长昀道:“最小的铺面六百文一月。”

六百文?

姜宁愣了愣,有些惊讶铺子的租金竟是不算贵,比他预想的一贯钱少了近一半。

可若家不在镇上,来回折腾的时间,还有食材成本,和自己的人工成本,倒也赚不了多少。

“商税也是一年两交,夏季和秋季吗?”姜宁问道。

商税不知是如何收,他能想起来的就是过税和住税,加起来好像是百分之五。

卫长昀点了下头,道:“开店要去县府一趟,登记商户名字后,才有经商凭证。”

还得要经营许可证啊?

姜宁眼睛微微睁大,看来这燕朝的法制程度比他想的要完善许多。

幸好幸好,他没那么莽,也不考察就直接上了。

看来,置办铺面的事暂时是要往后推了,先挣钱要紧。

姜宁手往后一背,也不看其他的了,“直接去易安楼,点壶茶的钱,还有的。”

卫长昀侧首看他,没说什么,眼里倒是带着笑。

-

“客官,这是您的峨眉雪芽,请慢用。”

姜宁目送伙计离开,脸上的笑一下失踪。

不就是四十文么,也就四斤土豆片——

也就不了,四斤土豆片,得用多少斤土豆才切得出来,家里那点土豆,就卖了三次,快被他嚯嚯完了。

姜宁托着脸颊,倍感肉疼,叹了声朝窗户外看去,又往内侧的围栏里看去。

易安楼不愧是镇上唯二的酒楼,不论是装潢还是伙计,都看得出用心,内饰一点不敷衍,也不会觉得奢靡,反而挺像永安镇给人的感觉,清清亮亮的。

但这生意,是真不好。

“按理说,易安楼的地段也不错,旁边能看到河,一片闹市景象,挺适合吃饭的,怎么会生意这般……凋零?”

姜宁观察了一会儿,从他们坐下到这会儿,上下两层加起来得有十五桌客人,还有一个雅间,却只有三桌客人。

他俩还是只点了茶的。

卫长昀道:“易安楼的东家,不擅经商。”

他在私塾里听来的,也就这些了,全给倒了个干净,“是五六年前才接手的。”

姜宁一听,心想这还是家族企业啊。

也对,别说燕朝了,他原本的世界也一堆家族企业呢,代代传代代,永保富贵。

哦,也有可能富不过三代。

“再看会儿。”姜宁探了探头,往一楼的大堂看去,琢磨着自己的法子能不能成。

菜谱什么的,人的大厨指不定比自己会,他手里的筹码,也就那几样东西有把握能占个物以稀为贵。

看清桌上的菜,姜宁担心自己太明显,被人以为是来砸场子的,缩了回来。

瞥了眼那壶价值四十块的茶,姜宁的心都碎了。

“喝茶吧,点都点了,也尝尝跟家里山茶有什么不一样。”

卫长昀在他说到一半时,就已经倒了好茶,等他说完,便把杯子推到他面子。

“峨眉雪芽,据说是南安县的特产。”

姜宁琢磨南安县是什么地方,不过跟峨眉有关,那就是峨眉一带吧。

总不会错。

一手拿起杯子,杯壁温热,还没入口,姜宁就闻到了茶的清香。

他低头啜了一口,眼睛倏然亮了,微微睁大,好奇地又喝了两口,抬眼望向对面的卫长昀。

与他不同,卫长昀坐得端正,单手拿着茶杯,只有三指用了力,尾指不过轻轻托着杯底。

动作间,手腕露了出来,腕骨瘦削却能看到青色的筋脉。

姜宁抿了抿唇面,垂下视线,专心喝茶。

一杯茶喝完,正打算来一杯时,酒楼门口有了动静。

姜宁心底那点儿不明不白的念头,一下消失个干净,飞快探头往下看。

是有人来了,可那人怎么瞧着有点眼熟。

“嗳,长昀,你看楼下那人是不是有些眼熟?”姜宁拍拍卫长昀,“好像见过。”

卫长昀放下杯子,扭头看去,思考片刻,道:“是不是上次买了两罐辣椒,你还送了一把……蕨菜的那位?”

姜宁想起来了,是叫顾苗的哥儿。

不过今天身边没带小孩,还换了身衣裳,他没记起来。

“我记得这位顾家哥儿好像是住在东街,怎么来易安楼了?”姜宁疑惑道:“不该去醉仙楼吗?难道易安楼有什么特色菜是那边没有的?”

能办酒楼、食肆的,自然是有自家的招牌菜,每家都不一样,否则哪来的竞争力。

他要开铺子的话,估计就是一家卖辣椒的。

各种各样的辣椒,麻辣面、糊辣椒、糟辣椒还有糍粑辣椒,还可以升级改良。

比如油辣椒、香脆椒跟烧椒、鸡辣椒。

……

有点馋了。

可惜家里的鸡太小,不然他高低能做一道辣子鸡,跟蜀地做法不一样,是香糯口感。

卫长昀沉吟片刻,想起什么似的,“他姓顾?”

姜宁点了点头,不解地看向卫长昀,“你不记得他名字啊?”

卫长昀垂眼摸了摸鼻尖,避开了这个问题,“易安楼的东家,似乎就姓顾。”

姜宁瞪大眼,往楼下看看,又看看卫长昀。

不是吧,他这是误打误撞,还……走大运了?就说,努力的人,肯定好命。

“若没记错,的确姓顾。”

楼下的顾苗,站在柜台前,和后边的掌柜说了会儿话,点了下头,正欲上楼时,一抬眼,就见姜宁手里拿着茶杯,趴在栏杆那儿。

顾苗:“……”

好生有意思的喝茶姿势。

“是姜家那位宁哥儿吗?”顾苗担心认错,试探喊了一句,“土豆片?”

姜宁到嘴边答应的话立即咽了回去,瞄了瞄大堂里那两桌客人,见没人在意,才松了口气,冲顾苗点点头。

顾苗见他点头,面上一笑,几步往楼上走来。

“我还说要下次赶集在能见到你,你这次又来卖土豆片吗?还是有别的东西?”

姜宁跟着笑起来,示意顾苗坐下。

好像一只萨摩,长得漂亮,有点儿好骗的样子。

“没有带东西来,就来镇上转转。”姜宁看着顾苗瞬间泄气的样子,又道:“没想到逛到这儿来了,你——”

虽说易安楼多半就是顾苗家的,但总得确定才行。

顾苗接过他的话,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脸颊,“我就是易安楼的东家,经营不善……”

姜宁刚想宽慰一句,就听顾苗笑起来,看他一眼又说了一句。

“……还好家里有钱,不然我都要喝西北风了。”

姜宁:“……?”

原来有钱人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开店也不怕亏本。

“你不是成亲了?”

“对啊!我和夫君都不擅长,他可是要考状元的人,哪里会这个。”

又是考状元?

前边有一个王子书差点因为学习压力崩溃,这儿又来一个——

等等,永安镇就这么七百多户人家,顾苗家里算得上首富之列了,那他那夫君,莫不是入赘的?

顾苗眨眨眼,不知道姜宁怎么不说话了。

“对了,宁哥儿,你那辣椒面好好吃,我拿了一罐来酒楼,让大厨看看有没有什么菜可以用上,还真给他想到了,那两天生意挺好,大厨问我在哪来的佐料。”

顾苗坦然道:“我还想,去你村里找你再买些。”

顾苗是顾家独子,又是个哥儿,从小被父母宠着长大,后来年纪到了,父母就为他招赘,待他成亲生子后,便把酒楼交给他,自个游山玩水去了。

父母虽不指望他把酒楼做大,他却不想让酒楼关门倒闭。

掌柜和厨子都是从前的,伙计一人未解雇,但生意却越来越不好,现在也就勉强维持盈亏平衡。

姜宁和卫长昀对视一眼,默契地笑了一下。

顾苗:“?”

“我不是要买你的配方啊,我就是买你做好的,反正也是一个法子。”

姜宁冲他安抚地笑笑,“我不止有辣椒,还有别的东西,但苗哥儿、不对,顾老板,生意的事得细谈。”

说完,眼底仿佛闪着看见银子的光。

这叫什么?

这就叫两个喇叭一起吹,想到一块了。

作者感言

红茶泡泡机

红茶泡泡机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