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非常小的空间,报纸糊墙,北风从窗户缝隙里钻进来。货品堆放成山,差点儿掩住那方小土炕,以及一个没有窗户的小里屋。窄,逼仄,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
杨今估算自己新搬进去的商品房,应该有这里的三倍还大,更不用说父亲在澳门的府邸。
梁也的妈妈让梁也去煮饺子,然后招呼他过来坐下,问:“我之前咋没见过你呢?”
杨今局促地坐在炕上,下意识看了眼梁也。他不知道梁也和母亲说到什么程度了,也不知道他那难以启齿的同性恋身份是否被披露。
刚才外头零下三十度的空气没让他清醒,此刻梁也妈妈一句话倒是让他醒了。他抱着一些恶心的、龌龊的想法在接近梁也,怎么还有脸坐在他家里吃他包的饺子。
杨今想逃跑,梁也却忽然开口。
“是任少伟的朋友,人三中的,成绩好着呢。”
“三中的?好厉害啊!你叫什么名字啊?”
杨今说了自己的名字,后来的话都凭着本能在回应。
他不懂任少伟是谁,大抵是梁也的兄弟之一吧。杨今明白他和梁也相识的故事拿不到台面上来说,但怎么解释起来,他还是只能做朋友的朋友,就不能直接是朋友吗。
不能啊,确实不能啊。本来就是陌生人而已吧。在期待什么呢。
不一会儿,饺子就上桌了,等梁也妈妈动筷,杨今才张嘴小心咬了一口。猪肉大葱的,很家常的味道,杨今却觉得很好吃。
“哎呀,馅儿整咸了点儿。”他妈妈说。
“没事儿,下回别搁那么多盐就成。”梁也回答。
为什么觉得好吃,这便是原因。
杨今羡慕对话里的“下回”,因为从没有人跟他承诺过下回。
上一次,应该是杨天勤去澳门之前跟他说,下回爸爸回来带你去吃中央大街的塔道斯。杨今从小就不爱吃饭,却惦记那顿饭好多年。后来父亲来往哈尔滨和澳门好多次,他也从童年步入青春期,在等了不知道第几个年头之后,他终于明白那顿饭永远都吃不上了。
“好吃吗?是不是没你家过年吃的好吃?”梁也的妈妈问他。
杨今看了眼梁也,思索片刻,他回答:“过年要去澳门,那里不吃饺子。”
“澳门?”他妈妈和梁也对视了一眼,“怎么要去澳门呢?”
“我爸爸在那里工作。”杨今如实回答。
母子俩又对视一眼,没有人再说话了。
安静,甚至能听到炕火燃烧的声音,半口饺子被含在嘴里,杨今不敢咀嚼。
他后知后觉自己大概是说错了话,即使他只是实话实说。贫穷的人们总是想要变得富有,可是杨今深谙富有和幸福并不挂钩的道理,比如他的妈妈就不会和他吃这样一顿温馨的饺子。
很快,梁也妈妈又找到了别的话题,刚才的微妙就这样被揭过去,似乎从未存在。
杨今实在不是什么擅长与长辈交流的人,此刻他说话也愈发小心翼翼起来,很多时候他真不懂应该怎么接话,却又想着一定要给他妈妈留个好印象,心里干着急。
好在梁也是个活菩萨,在他说不出来的时候会主动帮他圆场——即使只是胡乱圆一通,毕竟他们根本不熟。
他妈问:“你和少伟又是咋认识的啊?”
杨今:“啊……”
梁也随口就来:“他俩小时候在松花江滑冰,打出溜滑撞一块儿了,两人脑门儿各撞出一个大包,不撞不相识,大包好了还老上松花江撞去。”
“哎呀妈呀,那这得老疼了吧?当时没事儿吧?”
“啊……”
“没事儿,能有啥事儿,俩小不点儿冬天裹得圆咕隆咚的。任少伟可能有事,现在就一傻帽儿。人能有事儿么,成绩这么好,三中年级第一。”
“年级第一呀,可太争气了孩子!你成绩这样好,咋不去念中专呢?”
这回梁也没再帮他讲话了。梁也看着他,好像也想要知道答案。
“去念中专是为了进厂,我爸……可能不想让我进厂吧。”——我爸想着有一天把我带去澳门。
因为刚才的微妙,后面这句话他没说出口,他抬起眼睛打量梁也,害怕自己又说错话,也期待他脸上露出一些想要往下追问的欲望。
但是没有,梁也什么都没有说,连表情都不曾波澜一下。
杨今低下头安静地吃完最后两个饺子,然后开始思考等会儿想要帮忙洗碗,应该怎么说话,做什么动作,才会显得自然一些。为什么杨天勤和柳枝桂从来不教他这些。
“吃好啦?把碗给梁也,让他洗去。”
杨今在脑中排演得太入神,以至于没有观察到梁也妈妈已经吃完。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梁也已经把他手里的碗拿走,起身走到墙边。
在角落里放着两个桶、一个盆放,梁也从唯一装满了水的桶里舀了一些水到盆里,把脏碗搁里头搓洗,洗好之后把盆里的水倒进一旁的空桶里,然后循环反复又洗一次。
杨今没见过这样洗碗的,即使从前住在大院儿里的时候,柳枝桂也是去公用水池那块儿洗的,如今搬到了商品房,家里有明亮的厨房,厨房里就有干净的水池。
总之在此之前,杨今都以为用自来水是很平常的一件事。
心里滋味陡然变得复杂起来,杨今起身走到梁也身边说:“我帮你洗吧。”
“哎你这孩子,快坐下让他自个儿洗!”他妈妈在后头喊道。
杨今不知道如何回答,梁也瞅他一眼,对他妈说:“妈你甭管了,你歇会儿。”
梁也给杨今让了位置,朝他扬了扬下巴,示意他上前洗去。
杨今也没想到梁也这么不客气,在原地愣了两秒,又看了看梁也,才上前蹲在桶边。
他从来没有洗过碗,并非因为柳枝桂心疼他,而是因为他的手是要弹钢琴的手,如果不用,她会天天让他洗碗洗衣服擦地——并非他恶意揣测,这柳枝桂的原话。
“一边儿去吧。”他没洗几下,梁也就上去挤掉他的位置。
杨今有些发懵,既然嫌弃他洗不好,那刚刚指挥他去洗又是为什么。
还没想明白,他就听到梁也说:“待会儿我送你回去。”
这话让杨今心里那些纠结瞬间消失,钢琴比赛那晚的隐秘雀跃终于悄然卷土重来,他来这一趟的目的终于达到。
人是最贪婪的动物,杨今也得了便宜卖乖——即使这份“便宜”里可能他的幻想成份居多,想到了昨晚做的梦,竟然问:“你可以骑自行车送我么?”
他来的时候看到小卖店门口锁了一辆自行车。
梁也瞥他一眼,“大冬天的不怕给你耳朵冻下来。”
拒绝得真爽快。
杨今闷闷答了个“好吧”就没再说话,但又不舍得起身,于是就蹲在梁也身边看他洗碗。
角落这么小,两个男生蹲在一起很挤,杨今有点儿心虚,但看梁也若无其事地洗,他也便硬撑着没动。
梁也洗好了就起身了,完全没管他死活。杨今感到尴尬,梁也起身他就起身显得他很像一只跟屁虫,但一个人蹲在这里又十分奇怪。
纠结的杨今纠结了半天才起身,一起身,就忽然被一个大围巾兜住脖子和耳朵。
反应过来时,梁也已经推着自行车走出了屋外。
杨今没能忍住忽然泛起的笑意,回头说“谢谢阿姨的饺子阿姨再见”,然后赶紧往外跑。
围巾随着他跑步的动作扬在他脸上,这条围巾的布料十分粗糙,让他觉得又痒又痛,但杨今还是伸手又把它往自己脖子上裹紧了一些。
闻到淡淡烟草味,闻到梁也。
梁也一直推着车往前走,杨今就走在他的旁边,很想把手伸进梁也口袋里取暖,却又不敢。
胡同里没别人,天色渐晚,雪纷扬飘着,不大不小很是温柔。好很像昨晚的梦。
车推到胡同口,看到大马路,路面上积雪不那么多了,梁也问:“你搬家了吧?”
“嗯。”——原来你还记得。后半句杨今没说。
梁也跨上自行车,跟他说:“往哪儿走?”
杨今轻轻坐到后座上,回答:“一直往北,直走。”
自行车启动,将近零下三十度的空气扑在脸上,杨今不由自主地打了个颤,伸手把围巾往上拉,罩住整张脸。
杨今往前探了探身子,问:“你冷吗?”
梁也没听清,“往右?”
杨今张了张口,顿了片刻,说:“没有。”
1993年的雪把哈尔滨笼罩得模糊,或许很多事情不必问清楚。他坐在后座有梁也挡着还觉得这样冷,可想而知梁也坐在前头是什么滋味,而梁也却仍然愿意骑自行车送他回家。
人总是贪婪,杨今生性就爱追逐问题的确切答案,但此刻他决定克制本能,享受快乐。即使这份快乐存在于许多层面的未知之中。
自行车停在友谊小区三栋一单元楼下,杨今跳下车,走到梁也跟前。
他低头,动作缓慢地取下围巾,看了梁也的眼睛一会儿,鼓起勇气踮脚帮他围上。
梁也没有躲,他们离得很近,梁也身上的烟草味比围巾上的还要浓,杨今有些心神不宁了。
但围巾已经挂在梁也脖子上,即使留恋,杨今也只能拉开安全距离。然后他就看到梁也环视了友谊小区一圈儿,又抬起头看小区里总共六层高的楼房。
杨今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什么也没有。于是问:“你在看什么?”
梁也摇头,握紧车把,说:“走了。”
眼看梁也就要踩下脚蹬子启步,杨今下意识抓住他的衣角,问:“等我从澳门回来,再这样找你玩儿,可以吗?”
梁也闻言笑了,“你有管过我可以和不可以吗?”
杨今脸热,手指忽然就都紧紧蜷缩在了一起,“那——”
“好学生,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梁也打断他,“我去不了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