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诏这一躺, 就是半个月。自打他父王许了他那个“好”字儿之后,就再也没来看过他。他憋不住,想去请安, 可浑身的伤痛厉害,走起路来都发颤。
这日, 德元拦住他,说:“公子, 小的有句话, 不知当讲不当讲。”
秦诏虚弱一笑:“别卖关子,赶紧说。”
德元先是问道:“公子回了秦国, 小的留下来伺候王上。您说,这样的时局, 再有什么话,小的是该听王上的,还是您的?”
秦诏敏锐, 扬眉道:“我若走, 岂能不带你?——若是不带你,你就在这里守着, 不出三年, 保管叫你明白, 到底该听谁的。”
听了那话,德元放心下来,又道:“那小的可就说了……”
好么!合着紧要的还不是这句。
秦诏忙道:“说。”
“您抬头看看,现今是个什么时辰?”
秦诏嫌他绕弯子,笑了笑,急道:“天色昏黑,是个用晚膳的时辰, 我方才急着要起身,正是要去见父王,想着跟人蹭顿饭吃呢!说不准,父王疼我,准我留宿……”
那话没说完,德元便道:“今晚,王上召见了卫美人。您若是现在去,恐怕不合宜,可小的若是不跟您说,恐怕又得挨一脚。故而,请您自个儿掂量。”
秦诏急了,一口气呛住,连带着狠狠咳嗽起来,差点儿没给自己憋死。他问道:“卫美人?封了她做美人?为何召见她一起用晚膳?!”
那话说完,自个儿也明白了。
自然是要唤人侍寝。
德元又给人透了底儿:“兴许是怕您回来伤心,又跟他吵闹。您才回来前,王上便打算先封赏、宠幸美人。可您回来,便占了王上的心,又赶着朝中闹出乱子,四下里不太平……”
他慢腾腾地掀起眼皮儿,去看秦诏的脸色,小心翼翼补充道:“听近身的公公们说,王上知道您不喜欢她们,因您在外头征战吃苦,他不忍心叫您伤心,故而,不曾行礼和封赏。”
最后那句话关键:“如今,您定下要回秦国。再没什么,好拦着王上的了?左右就算您去了,也没有理由不是?”
您自打定了主意要走,却叫我们王上守身如玉?
纵是两情相悦,也没有这样的道理!更何况,那位是您的“父王”,是尊贵的“天子”,为何要为了您那点孩子气的“伤不伤心”,连这样的大事都耽搁呢?
德元没敢说出来,但秦诏已然领悟了。
他怔怔地靠在床榻上,叫人扶他:“我说呢!父王这些时日不来看我,竟是这样。这是打算将我忘了才好——父王何以这样狠心!我不过是才说要走……可还没走不是?”
德元不敢不扶,只得将人从搀着撑起来,听见他疼得直倒吸气,那身子又哆嗦,只好劝道:“要小的说,这也无妨。您年纪小,不懂这样的道理。纵是王上成婚定亲,养育子女,也不妨碍您的心。到那时候,大业定下,不必担心后继无人,兴许……少些阻碍。”
德元拿刀子扎人家的心,就差说出——“反正您也追求不上”这等话了!
秦诏差点气得晕厥,恨不能一头栽过去!他扭过脸来,满腹的怒火急到嘴边,凶得有气无力:“你……你糊涂你!那是我父王,凭何要分给别人!”
他只略想一想,就浑身发抖,恨得牙根痒痒!秦诏心底里暗自发誓,只叫他父王等着瞧吧!往后,就是仆从们,也不叫他们沾您一根手指头尖儿……
那飞醋吃得没意思,秦诏恨不能发疯,连带着,都想捉住德元、德福并那些给人点灯穿衣、伺候沐浴的小仆子们,挨个混打一顿。
德元不知情,只瞧着秦诏脸色吓人,便问了句:“那您想怎么办?”
秦诏道:“给我备下轿銮!今儿,我就是爬,也得爬到父王那里去……”
秦婋听见消息,来回禀的时候,秦诏已经颤巍巍地爬上轿子,裹了厚披风乘轿銮去了。
如今天气渐冷,秦婋望着外头萧瑟的风光叹了句:“要么说您是小孩子呢!这样着急做什么——我才安排妥当了的,正要叫他二人见面呢。”
原来,秦婋早就上下打点妥当,跟卫栖等人攀上“好姐妹”的关系了。她自说是东宫秦诏的人,那小子顶着军功在外头,正春风得意呢。娘子夫人还不得另眼相待?这些时日来,只备好清茶、钗环胭脂,与她交往的亲热。
待前些日子下狱,以为秦诏失势。娘子们都嘀咕,这秦婋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哪里知道,秦婋拎着绢子,哭得可怜,偏又说:“我正巴不得呢。”
卫栖一听,蹙眉问道:“我的好妹妹,你为何这样说?公子失势了,难为你往后的日子,不好过。若你跟着他——岂不叫人轻视了去?”
秦婋摇头,反说道:“姐姐,那是你轻看了我,我并不那样想。原先,我是王上的人,只叫秦公子强要了去,也并不甘愿。他失势了倒好,我才能回王上身边。”
瞧见她这么说,卫栖吓了一跳。
哪知道,她又接着道:“姐姐心善,性子又软,叫人欺负了还不知道哪里的事儿呢!早先,秦公子杀了你的兄弟,闹得人尽皆知,姐姐难道不伤心?”
“岂能不伤心?只是……”
“那便是了。姐姐不知,这秦公子心狠手辣,为人歹毒,我跟着他,也没什么好日子过,心里正难过呢!”秦婋亮出手臂上的自个儿偷掐的伤痕,诬陷秦诏,又哭诉道:“他平日里欺负我,我也不敢出去告状——这次失势,我方才知道,王上并不喜爱他,只恨不得将他除之而后快!那日里,我偷听见,秦公子说回秦国,王上冷着脸说要扣下他。”
卫栖“啊”了一声,心里发乱。她自心疼眼前的女儿,又不知该怎么办,便说道:“那……可这怎么是好?他若心性不好,免得连累了你。”
秦婋与人混了一年多,自是“亲姐妹”一样,便抓着人的手哀求道:“姐姐救我!王上方才封赏了你,你去侍寝,才是顶顶好的机会,只消与人吹一吹枕边风,说几句秦公子的不是,王上心一软,便将我放出去了!”
“可,我与王上,也不曾……不曾说过话。只怕,我说了,他却不信。”
秦婋一面哭,一面道:“姐姐说这话,便是不想救我。凭姐姐这样冠压九国的美姿容,王上见了,定要神魂颠倒,那恩爱之时,岂能舍得对姐姐说一个‘不’字儿?”
卫栖红了脸:“这……”
“姐姐……你就帮我一回吧!若是这回行不通,往后我再也不说了,自己去想办法,可好?”
卫栖心疼,又拗不过她,只好应下了。
因而,这次伺候人吃饭之时,卫栖便柔声开了那尊口,问道:“王上,妾身听闻,前些日子,公子受伤了,只是不知为何?妾身该去瞧瞧人才是。”
燕珩微笑:“不必。那小儿惹是生非,吃点苦头也好。”
卫栖叫人一句话打回去,硬是想了半天才寻出新的借口:“那,不知道,公子犯了什么样的错呢?”
燕珩抬眸扫了她一眼,几乎是这才看清楚这传闻中的美人长什么样子。
两道柳叶弯眉、盈盈含情桃花眼,高挺鼻梁,樱桃两唇,腮有肉而不肥,颐含春而不腻。确实是个标致的美人——燕珩有瞬间的困惑,也不知卫抚何以有这样漂亮的姊妹。
见燕珩看她,卫栖红了脸,垂下眼去,有两分羞涩:“王上,您……为何这样看妾身?”
燕珩倒没有多想,只是说道:“你才这样说,寡人想起你那兄弟卫抚来。”
卫栖先是一怔,紧跟着,便借着这个时机,掩了帕子,轻声说道:“物是人非。我那兄弟……”
她含了泪:“我那兄弟虽然不善言辞,却对王上忠心耿耿。只提起他来,妾身伤心难当,不知公子为何这样狠心,定要杀害他呢?”
燕珩:“……”
坏了,来讨公道来了。
“寡人那小儿,有几分顽劣。”燕珩到底偏心秦诏,只说了句“顽劣”便算完,复又劝解道:“寡人亏待你们卫家,若是想要什么封赏,你尽可道来。”
正所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想了想秦婋那可怜样儿,卫栖定下决心,只好继续说道:“妾身不想要什么赏赐,只是公子这样心狠手辣,留在王上身边,实在不妥。若是日后行事,也这样狂纵,可怎么是好?”
燕珩没吭声。
还说呢,这小儿闹着要走,恐怕也难能留在身边了。
卫栖不知自个儿说中了人的伤心事,只款款起身,行至人案前,跪坐在他身侧,给人斟酒布菜,又轻声说:“妾是牵挂王上安危。”
那纤细手指捏住玉杯,便往人唇边儿递。
说实话,卫栖心里是打怵的。燕珩身上萦绕的冷锐太分明,瞧着兴致不高,虽勉强算作和颜悦色,却仍旧叫人不敢靠近——若不是秦婋所托,她断断是不敢这样放肆的。
伺候王君喝酒的规矩,女官也教过了。该几时抚上手腕,几时攀住手臂。再有几时,待人看过来,便咬住唇,含情一笑。
卫栖老实照做。
奈何燕珩视若无睹,连目光也不曾转……
不过,他倒也没有躲,任她攀住手臂,只是接过酒杯来,一饮而尽;紧跟着开了口:“不必再说了,寡人已罚了他。”
卫栖道:“可……”
燕珩少了点儿耐心,他转过脸来,正打算说话,叫卫栖不要再盯住秦诏不放,那外头就传来一声虚弱而苦痛的“父王——”
秦诏来了。竟都没人通传!
秦诏病秧子似的歪在轿銮上,唇色苍白,浑身包裹严实。往日飞扬的神采消褪,瞧着没点儿精气神,倒要叫人心疼碎了……
德福不是不想传,而是,不知要怎么传。若是拦住,伤了秦诏,惊了人的静气,才养息的脆弱身子有个好歹,他可赔不起!
不若装死,干脆将这难题抛给他们王上好了。一群人都精明奸诈,便给燕珩放了个泪人进来。
秦诏狼狈,凄凄地盯着人,被两人凑在一处那等亲昵惹得泪如雨下。
秦诏瞧见卫栖攀住他父王的手臂,那等强健威风的王君,衬着娇柔含情的美人,岂不正是般配?他急了,又唤了一句:“父王……”
燕珩睨他,挑眉,静待下文。
秦诏委屈道:“父王,我可打扰到您了?扰了您和夫人用膳的兴致?……若是我这样不识相,还请父王责罚我才是。”
燕珩:“……”
这到底是个什么腔调?分明有种捉奸的怨妇口气。
但这回,他也没惯着秦诏,只无视人的泪眼蒙眬和憔悴,哼笑一声:“是打扰寡人了。若无紧要事,便退下吧。”
若不是伤得重、爬不起来。秦诏定要扑上去,狠掀了桌案的。
秦诏惨声哭道:“父王叫我退到哪里去?”
燕珩:“?”
帝王都纳罕,没说什么呢,哭得也有点太凄惨了。
依着往日的性子,秦诏定要闹的,可不知今日怎么回事,他没等到人的回答,竟只有气无力地点了点头,道:“好,父王不答我,我便明白了。”
也不知道明白了什么?只见秦诏叫德元馋他起来,那身子摇晃着……看得帝王心口发紧。
猛地——
坠落。
燕珩下意识地空接了一下,身子微动,又虚压下去了。秦诏没发觉,只摔跪在地上,端端正正地磕了一个头,说道:“待我伤好了,一日都不耽搁,即刻回秦。”
“父王……”秦诏起身,双唇颤抖着,却什么都没说出来,而是再度叩倒在地面上,磕了两个头。
冰冷的泥土沾在额头上,细微的土粒弄脏了他的骄儿。
燕珩心疼,开口说的却是:“我的儿,你是早便想走了,又与寡人演哪里的苦肉计。”
秦诏没吭声,也没解释,只艰难站起身来,叫人扶着坐回轿銮。
片刻后,他窝在那儿,垂下眼去,深深淌了两行泪,沙哑道:“都不打紧。父王,秦诏先告退了。”
那一幕,伴着萧瑟景苑,狠狠地击中帝王的心。
燕珩薄唇微抿,投过目光去,盯着他的轿銮回转。
那略显凌乱的发冠歪歪斜斜的挂在脑袋上,兴许是没来得及,顾不上衣襟气派,让人瞧着,觉得他几乎要被寒风吹垮了。
秦诏乖乖退下了。
没有再质问,抑或闹脾气,更没有留下来跟他撒娇。
但燕珩,却叫人把最后一分心绪带走了。
帝王心中不爽利,怎么养息了半个月,还瞧着这样脆弱?那伤痛到底何时才能好?为何还不待好利索,便闹着四处乱跑,再被寒风吹透了,留下病根儿怎么办?
再有……说什么待伤好了便回秦国?没心肝儿的混账。
——燕珩不悦得很!
卫栖小心翼翼去看人的脸色,瞧他并不像喜欢秦诏的样子,便问道:“王上,公子怎么能这样失礼呢?……王上仁慈,也不好如此纵容他。免得日后伤人。”
她心中想着秦婋的可怜境遇,犹豫着开口:“方才,秦公子说,待伤好了便回秦国,这倒也好,免得留在这里,给王上添麻烦。”
卫栖想的是,若他走了,秦婋倒能免去一劫。
可那话,听在燕珩耳朵里,却不一样了。果不其然,如秦诏所说,他自选的夫人们都恨不得将人撵走。
想及此,燕珩沉息,转过脸来,看了一眼卫栖,而后又摸过杯爵来,兀自饮了一大爵。那酒水没入胸膛……微凉,内里却在他肺腑中,烧起一阵热来。
卫栖的话,并不算错。
燕珩无话可答,只觉那顿饭吃得索然无味。他满心里挂念的,都是那小子养不好身子,却又伤了心,也不知道这会儿吃了几口饭?
待用过膳,燕珩方才想起来旁边儿还坐着这位美人,只得露出个还算平和的微笑,说了句:“去罢。”
卫栖微怔,想开口问,又羞赧得厉害,便挨在人身边,欲言又止。
察觉到那异常,燕珩也没多想,只轻轻拉开她的手,唤德福去布封赏,又道:“寡人还有政事。”
卫栖:“……”
德福:“……”
什么政事?燕珩也学会了扯谎。
帝王负手,缓慢在寂静宫殿内踱步,那叹息声幽长……眉蹙起来,迟迟不肯落下去,靴尖蹭着玉槛,复又转回去,就是不开口。
德福道:“王上为政事忙碌,心情烦闷,不如……去东宫赏赏花?夜影之下,举灯寻梅也极好。”
燕珩冷哼:“寡人不去。”
德福见人压根不要这台阶,干脆也撇了理由,坦诚道:“今日,瞧见公子回转,浑身哆嗦,筛糠似的,不知道现今怎么样了?到底是您疼大的孩子……”
燕珩挑眉:“那又如何?”
德福:“……”
沉默片刻,他又试探着开口:“若不然,小的去瞧瞧……再来给您回禀?”
燕珩没吭声。
少顷,他扭头看德福。
德福茫然地对上人视线,还不等再问,就听见燕珩自个儿找台阶的声音:“嗯?怎么还不快去。”
德福领命,急匆匆往外走……才跨出门去,德元就满头热汗地跑进来了,他拉住人,急道:“公公去哪儿?快给小的通传一声儿。”
“我正要去看你们公子,你这样慌乱失礼,作什么紧要的?”
“公子不肯吃饭。”德元努努嘴:“喏,跟主子闹别扭——我没办法呀。早间身子不爽利,本来吃的就不多,若是饿出个好歹来,我可要完咯!”
德福低声道:“你也是,就不知道哄哄?今儿也不该叫人来的。”
德元苦笑:“瞧您说的……那等倔脾气,旁人哄得住吗?”
德福忙又回转,赶着进去通传,才说了没两句,便见那位挑了眉,冷哼:“不肯吃?那倒好。给寡人省两口米。”
德福哪还敢吭声,遂低下头去,等着主子发命令。见状,德元也赶忙跪进来,补充了一句:“别说饭了,药也不肯吃。”
燕珩本想再骂几句混账的,但瞧着眼前跪的那俩,是实在没招了,只得发话:“还不去?”
两个人忙称是,利落地备轿,给帝王准备手炉、披风。
秦诏正躺在那怄气呢。
一副生无可恋、预备绝食的模样,手臂耷拉在外头,歪着脑袋,两行泪一串滚着一串,抛洒得也激烈——若不说他长大了,比三岁小孩都爱哭。
燕珩视线扫过去,就瞧见这副可怜相。他的声音带了点愠怒:“秦诏。”
秦诏不吭声,连眼皮都不抬,只艰难翻了个身,将脸转到里面去了。他不看他父王,免得伤心,他现今,哭的只是他自己。
燕珩挑眉,又近前两步,沉着声音问道:“你这是作甚?为何不肯吃饭。以为这般,便可以——肆意妄为了吗?”
秦诏仍不说话。
燕珩唤他:“秦诏,寡人问话,为何不答?”
秦诏背对着人,哽咽道:“是,王上。您问话,我这个秦质子哪能不答?我这便答话。”
“难道如今,连不吃饭,都要惊动您了吗?您是威震天下的王上,自有美人陪着用膳。像我这等人……蚂蚁似的,吃与不吃,又有什么关系呢?”
燕珩 :“……”
秦诏声音沙哑,置气道:“莫说吃饭了。便是叫人杀死在边境,叫人打死在牢里,也没什么关系。少一个秦诏,就像您东宫梅花枝头上少一个骨朵似的,不打紧。”
那是两句实话,虽像埋怨人似的,可还是叫帝王心疼。燕珩沉默片刻,不舍得再骂,只得放软了声息,哼道:“这叫什么话?寡人心中记着,你吃苦了。”
那小子犟嘴,说的话离谱:“这便是了,我吃苦便好,不必吃饭。”
燕珩气笑了——听听,这小混账!
帝王自觉心胸大,不跟小孩儿置气,他抚袍,坐在人床边,拿手捋着人的手指,“哦?不必吃饭?若是饿死,也不知道能去哪里争风吃醋了。”
秦诏悄不作声地扭过脸来,双眼通红,极快地看了他父王一眼,复又扭回去了。那声息执拗:“什么争风吃醋?我哪里敢打扰您。”
燕珩拇指摩挲着人的手背,哼笑:“果真?不想跟寡人说话?也不想叫寡人陪你?”
秦诏憋了半天,没出息地蹦出来一句:“想……”
“想还不转过脸来?再这样不理人,寡人这便走了。”
燕珩说着,便要起身。
秦诏急了:“哎——父王,别呀。”
他乖乖转过头来,回握他父王的手掌,又觉得不过瘾似的,一根一根掰开人的指头,将自个儿的手指塞进去,而后,紧紧扣住。
燕珩:“……”
这死小子,到底孩子气。
秦诏才不管什么孩子气不孩子气,他就要抱住他父王不撒手,免得叫旁人抢走。因而,他撇嘴:“父王,我好想你,你为何半个月都不来看我?还跟什么美人吃饭?……”
燕珩:“哦?寡人为何要来看你?不是说,待伤好了,便急着回秦国吗?”
秦诏拖着人的手,抵在唇边,那苍白而略显干涩的嘴唇去贴,轻柔地亲吻。他一面吻,一面蓄了眼泪:“父王,求求您了……”
燕珩没说话,仿佛不知道他要求什么似的。
还能求什么?求他的垂怜,求他的宠爱,求他独一无二的纵容,求他停留许久的目光。兴许,他还小,并不明白什么叫作“爱”。但那爱慕之下所藏的占有欲,却一样不落地表露出来。
秦诏求的,是帝王给不了的东西。
直至这一刻。
燕珩还在想,若是将他留下才好。
哪怕真的住回扶桐宫,就守在他身边,寸步不离。若在那时,无人处,或许真给他些什么……
偏偏,他要走。
因而,这位帝王只是垂下眼睫,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怜惜地摸了摸人的脸颊,又用另一只手将眼眶底下那两颗泪珠抹去,方才轻声叹道:“好了,不管你求什么,寡人答应你还不行么?——不要再胡闹了。要乖乖吃药、吃饭,才能快些好。”
秦诏得了满意答复,被他父王宠爱得头脑发昏,忙“嗯”了一声,又望向他:“那……父王,您喂我,好吗?”
燕珩说“不好”。
秦诏便说“谢谢父王”。
帝王扯他的脸颊,重复了一遍:“寡人说,不好,自己吃。”
秦诏擒住人的腕子,去咬他的指尖,佯作凶巴巴地说道:“父王,我可是您的功臣!您不许苛待我——我还是被冤枉的呢!若不是父王狠心将我下狱,我岂不是好端端地自己吃饭。”
叫他寻住话柄,自闹起来了。
燕珩抽回手来,哼笑:“那也不行,再吵闹,寡人还要将你下狱。”
秦诏不肯,撒泼打滚闹了半天,方才逼得燕珩没了招儿,只得端住汤药碗喂他。那还能怎么办?守着他的小功臣、又是个才挨了揍的小可怜,到底遂了人的愿。
燕珩接过仆子们递上来的汤药,喂他吃下一小碗药去,才哄着他吃饭。那熬煮好的浓稠香嫩小米粥,自拿汤匙滚了三圈,方才塞进秦诏嘴里。
秦诏嘶了一声,骗他父王:“好烫,父王。”
燕珩困惑,自个儿轻抿了一口,发觉温度合宜,并不烫人。
他才要说话,便瞧见秦诏那副得逞的模样,愣是气笑了!秦诏“啊呜”一口,把他父王尝过的汤匙含在嘴里,终于露出灿烂的笑容来:
“父王,好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