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
燕珩冷声笑了起来, 难得露出如此锋锐而明显的怒火,他挑眉,捏着那封信, 问道:“这是秦诏写给你的书信?这一年,你二人勾连行事, 到底在图谋什么?!”
公孙渊吓得跪趴在地上,他是何等的敏锐和心机, 又惯是消息灵通, 知道燕珩刚杀了魏屯、流放符定,才将秦诏下了狱, 必要寻出端倪才能算完——他若认下,便只有死路一条。
因而, 公孙渊战战兢兢道:“王上——冤枉啊!小臣不知道您在说些什么,这许多年来,小臣对您忠心耿耿, 您是知道的呀!秦公子来燕这几年, 因当初照拂过几次,受人之托, 才熟悉几分……在您眼目之下, 我们何曾勾连过一次?”
燕珩反问:“相宜可是你举荐的?当日, 秦诏诛杀卫抚,便是相宜设的宴。你们三人——”
帝王心细,这样的细枝末节往日不留意,如今追溯起来,未必不明白。
公孙渊磕头,整个额面被杯盏的碎屑刺穿,血痕胡乱流淌, 也不敢擦拭,更不敢磕得轻一点,只急急地说道:“王上明鉴,我与相宜大人,不过最平常不过的同僚,平日里,往来也不深——设宴之事就更不知情了。因早先,是相宜大人护照秦公子来燕,方才了解个大致。其余,小臣愿以性命担保,背地里绝无任何勾连。”
“性命?嗬。”
燕珩将那封信甩在他脸上,质问道:“这难道不是写给你的?”
公孙渊仔细去看,信是写给他的,但至于内容么……只有开头一句“秦诏所托之事,万望大人放在心上”清楚,其余的,已经叫污渍图染得不清楚,再辨认不出来,岂不是给他辩驳的机会?
“王上饶恕,小臣真的不知道这封信是哪里来的?小臣从未收到过啊!实在不信,您大可派人去小臣的府邸上翻查,绝无任何书信。”公孙渊道:“至于秦公子的‘所托之事’,小臣只知道一件!”
“哪一件?”
“是……卫莲。”公孙渊灵机一动,信口胡编道:“公子临行前,叫我顾着您殿中的卫莲,每隔半月便要送上新的来,这便是……这一年来,即使他出征在外,您殿内卫莲也从不曾间断、更换的缘由啊!”
公孙渊说得情真意切。
“小臣真的不知道旁的事情啊。若是秦公子将信寄给小臣,我们暗中联络。这信又怎么会在王上手中呢?!……求王上明鉴。小臣真的冤枉啊!”
理由冠冕堂皇。
帝王听得生气,遂冷哼一声,拂袖而去了。
金殿之中,只有公孙渊凄惨恳求的声音,从那日得见,一直响到天色昏黑。磕头的声音间或传出殿外去,也未曾听见有人应答。
仆子们默不作声地看着公孙渊这等下场,自不敢搭话,只得小心将金殿清理干净。自其被召来问话,一直跪到第二日晌午,也没听见燕珩松口。
公孙渊浑身虚软,额、膝无人包扎,几乎痛乏的昏死过去,但他咬死了此事与他无关,竟半个字也不肯透露。
——帝王虽多疑,却没证据。到最后,只好罚了他三十小杖、没一年禄,将这茬揭过去。公孙渊当然知道那位秉性,凭着平素的低调和机敏,方才逃过一劫。
而秦诏,便没那么幸运了。
从月牢到水牢,再到平牢,随着审问盘查,迟迟见不到帝王开尊口,待遇便也日渐沉落不堪——自有不怕死的戏弄人,想将这个秦质子搁在脚底下,好好踩一踩。
先去的那位,是姬如晦。
他托韩确与祁武等人打点关系,方才下了狱中探望秦诏,他二人缘分深厚,每每相见,都赶着一位落魄,一位好心探望。
只是这次,姬如晦不必自报家门。
见那形势,秦诏心知肚明,扬眉说道:“姬如晦,你这蠢货,往里搁了什么东西?——害的我吃这等苦头。怨我没识清你的底细。”
姬如晦轻声笑,称呼用的微妙:“秦王说的哪里话,我是您的部下,自然替您着想。魏屯收敛了您与朝中官员往来的证据,留着是个隐患,须借此时机铲除。您不便动手,由燕王来,最好不过。再者……那证据须经由魏屯,引蛇出洞。如今,已浮出水面,一切都已经妥当。”
秦诏笑骂道:“你这坏胚子。他只是贪污,何苦污蔑他通敌,诛了人家九族。”
“诛杀九族,并非只为贪污之事,他自与燕王逞能,又大放厥词,纵我不污蔑他,燕王也未必放过他。况且,若是今日不斩草除根,他日必起祸患。燕王之心性城府尤深、手段果决——我的秦王哟,您还得学着点。”
秦诏睨他:“呸。”
姬如晦也笑了笑,继续说道:“再有,魏屯忠勇善战,他日起兵,这人便是您擒杀燕王的最大障碍——”
秦诏那笑登时隐没了,截断人的话头,眉眼骤然肃沉下去:“姬如晦。那是我父王,你休得放肆。”
姬如晦不以为然,自说自话:“您也不必在我这儿,演什么父子情深了。不杀燕王,难道等着燕王杀您吗?如今……燕王杀了忠臣、贤臣,又打算杀你这个‘功臣’,岂不叫人心寒?”
“若是满朝的武将都寒了心,他日起兵,秦王您长驱直入,岂不痛快?”
“够了!”秦诏狠狠一拳砸在牢门上,难得藏了点少年气:“姬如晦,我警告你,不许算计我父王。”
这会子,姬如晦还没摸清人的脾气,纳闷着呢!他转过脸来问:“公子也没少算计吧?为了您的将来,某也不得不……”
“我再说一次,你,不许算计我父王。”秦诏眉眼沉下去,隔着栅栏猛地一把薅住人的襟领,扯到眼前来,神色幽深,目光晦暗可怖,这一年淬炼的杀气萦绕在周遭,那口气也显得渗人:“这天下,我要。我父王,我也要。再让我知道……你这样算计我父王,叫他做众矢之的、抑或丢了贤名——姬如晦,我秦诏,必第一个、亲手杀了你。”
姬如晦怔愣的望着他,身子轻轻颤抖。
“可……秦王,您不是要——”
“无须你自作主张,使这等小聪明,若不是你,我如何会下狱?我守在父王身边,自有办法讨他的欢心。”
姬如晦眨了下眼睛,困惑想到:难道秦王是甘愿忍辱负重,为此大业?哎哟,小小年纪,志向可不得了啊。
秦诏不知他想什么,只冷笑道:“姬如晦,你且听着,若你甘愿与我谋一份事业,必要时刻记住:将来……我若做了秦王,燕珩便是我们大秦的太上皇。我若做了天下之共主,燕珩便是这天下的太上皇。”
“总之……我与他,必要此生一同治理江山、共享太平的。”
姬如晦这才摸着点门道,忙点了点头,说了句:“竟是这样,那某明白了。秦王放心——日后,若非不得已,我绝不对打燕王的主意,纵有所迫,必也先请您的示下。”
这姬如晦,全听岔劈了。
他自认准秦诏有情有义,才为燕珩谋划的,一时间,不仅不介意秦诏骂他,反而多了一分钦佩。
那是秦诏头一次警告他,亦是最后一次,姬如晦乃是聪明人,既然主子下了命令,他必也懂得如何周旋和规避。
这时节,他本想给人出主意。可秦诏却叹了口气,松开他、挥了挥手,颇自信道:“往后,你不必再来看我,免得暴露行踪,惹人生疑,别处的证据趁机销毁,不要再让人查出别的端倪。”
“那您……”
“不必担心,父王盛怒,却也无妨——他必舍不得杀我。”
姬如晦道:“那您打算,如何……”
秦诏略带颓丧的坐回那方矮床上,幽幽地叹了口气:“这个么……你不必再管了。到那时,我自有办法。现下,父王想关我——也是我活该。不打紧,他现今多罚我一些,待到来日,兴许便……”不那么伤心。
[如今,我只是想和父王赌一赌,他到底是疼我多一些,还是那权柄可爱,帝王多疑更叫他难忍。]
那话没说全,姬如晦也没听太明白。
总之,他感觉,这事儿更多像是秦王心里的魔障,而非关乎大业。因此,他打算先给人留点喘息的空当,遂笑道:“那某便不多嘴了,您在此处,安心照顾好自己。”
秦诏嗯了一声,靠在那儿,不吭声了。这次征战虽不算久,可叫生死现实教的,如今他倒越发沉闷了……那心思也重。
若叫燕珩说,那便是被宠出来的矫情。
幸好,没“矫情”大会儿,秦诏的牢房里就来了新客。那位稀客将守卫都惊呆了,要么说咱们这位“假东宫”盛宠呢,探监的是一位接着一位,连燕小公子都来了!
还真是燕枞。
他是来落井下石的。
秦诏眯起眼来,正没想到好办法呢,这不就来人了么:“燕小公子?好久不见。当时年纪小,住了公子惦记的东宫日久,还请见谅。”
这小子,够刻薄的,一句话就给燕枞气够呛。
燕枞道:“秦诏,你现在可是阶下囚,得罪我没什么好处。我劝你,还是别自讨苦吃了。”
秦诏笑了笑:“这不是么,给你将位子让出来了。如今,我下狱,正叫父王厌烦。小公子有心,大可以‘作主东宫’,没人跟你争抢。”
燕枞倒是想,他也得有那个机会啊。
“你休要胡说,我可不是为了什么东宫,这样大逆不道之语,也就是你这戴罪之人敢说——不要命了吗?”
今时不同往日,秦诏现在,巴不得有人来做东宫呢。又不能是他父王的亲生公子,又得是个知根知底、抢不了他宠爱的人——这么一看,燕枞这蠢货,正合适。
因而,他“诚心诚意”地劝道:“哎,燕小公子,我知道你今日来做什么的,不就是落井下石,来嘲讽我的么,你不必说,我都知道。如今,我正想请你帮忙呢!”
“请我帮忙?”
“正是。”秦诏恬不知耻道:“你以为我想出征?我那是情非得已,父王又没有‘东宫’,如何撑得起天子亲军?难不成叫你去——”秦诏鄙夷的瞧了他一眼,又扯开自个儿的衣裳,给人看那伤患纵横:“父王舍不得你,也舍不得氏族的孩子们,只能叫我这个外人去了呗。以前小,不懂事,现在才明白过来——父王将你撵出去,是为了保护你。我呢,替死鬼一个,就不怕咯。”
秦诏就这么光明正大地构陷他父王。
“那时我还和你争宠,现在想想,岂不是糊涂蛋一个。如今,我也想清楚了——什么宠爱不宠爱的,不如保命要紧。小公子,你说呢?”
燕枞到底是小,听了这话,又看见那骇人的伤疤,信了半截。他问道:“什么意思,你叫我帮你什么忙?笑话,我可不会救你出去的。”
“你不必救我出去。”秦诏道:“我是希望,你进宫做太子,到那时,你随便美言几句,父王便也将我放出去了。”
“秦诏,你是打仗打傻了吗?你以为我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燕枞火大道:“你说的倒轻巧!——谁不知道,叔父这几日震怒,杀了那么多人。我上赶着找不痛快,岂不是去找死吗?”
“谁让你现在去了?……”秦诏道:“你自乖乖地去请个安,问个好,难道不成?燕枞……你知道你为什么做不了太子么?”
燕枞狐疑:“为何?”
秦诏大喇喇地笑道:“既不是因为我,也不是因为你不用功。相反,就是因为你太努力了。学问做的那样好、各处又非得抢着出头,岂不是将‘想做太子’这四个大字写在脸上了?父王还那么年轻——恐怕看不得你这样的野心。”
燕枞微愣道:“竟是这样吗?怪不得我越发用功,叔父却不待见我。”
秦诏心中好笑道:当然不是,是因你太蠢了。
可他面上不敢透露,只说道:“你若明白了,自己该做什么便也清楚了。反正我也不可能做东宫,随你们谁做吧,不关我事……”说罢,秦诏又转过脸去,看他,露出一副无所谓的姿态:“你若还想落井下石,与我拌嘴仗,那么,请便吧。”
“……”
燕枞叫人这一出以退为进打得熄火了,一时没话说,就算想嘲讽人家两句,都开不了口。瞧着秦诏自认倒霉,还敞着一身的伤患、模样可怜狼狈,自个儿再说,多少显得无理取闹。
因而,燕枞憋了半天,才吐出来一句:“你活该”。说罢,这小子竟掉头就走了。
秦诏轻嗤笑一声,不以为然。
送走燕枞,他在平牢又等了几日,仍旧没等他父王的消息。
不仅没等到好信儿,反倒等来了邢狱司提审的噩耗,那处是专审罪大恶极之人的,也是卫抚的发家之处,里面的,都是他曾经的好兄弟。
秦诏千算万算,没想到这一茬儿。等他反应过来时,已经是羊入虎口,凶多吉少了。他叫人吊了两串锁链,挂在刑架上,挣脱不开,也动弹不得。
脚下摆着各式样的刑具,一个比一个吓人,四处抛洒的血迹并未完全清洗干净,连烙铁上都沉着一层烤焦的浮肉沫,狱卒摔打两下,便簌簌地掉渣。
燕珩本意,是叫人吓唬吓唬他。
他是想从小儿嘴里撬出来几句实话,毕竟自个儿宠纵已久,又舍不得下个狠手。若是真藏着祸患,未免——叫人恼火。
燕珩笃定了,这小儿那样惶恐爱慕,不敢背叛他。但他也忘了,帝王的授意传到邢狱司,便已变了味儿,更何况,还有一等卫抚的“亲兄弟”等着给人报仇雪恨呢!
一个巴掌都舍不得打,燕珩当真舍得叫人这样审问他吗?
秦诏分明困惑,连带着对他父王往日的宠爱都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那一瞬间,他盯着满目刑具,逃不开,竟莫名产生了一种释然感。他父王,到底是将权柄看得更重。不然,也不会为了那点疑虑,不惜这样对待他。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虐待”。
若他父王不再是他父王,只是那位天子燕王,他倒要松一口气才好。免得日后倒戈攻燕,他狠不下心来。
秦诏这么安慰罢自己,紧跟着涌上来的,却是悲酸。他憋了半天,仍没忍住,而是追问那狱卒:“是我父王下的令?”
那几个狱卒啐他一口,“哪里来的腌臜货,一口一个父王,不嫌害臊。你乃是秦国来的质子,还真当自己,能飞上枝头充凤凰!”
秦诏嗤笑一声:“怎么,没教你喊父王?——你也想喊?”
那狱卒上来就给他一拳。
底下繁杂人等,哪有上头的仆子们机灵,懂得如何察言观色,谨言慎行,抑或给自己留后?他们眼中,凡是进了这门的,不管你是何等的显贵,已是半只脚踏入阎王庙了,哪还有翻身的机会!
那一拳给秦诏打得头晕眼花,鼻息都冒了血出来。
他们怜惜卫抚,诸多怨气藏在心中。趁着这个机会,新仇旧怨便都赶在一块,化成了拳头往人身上招呼。秦诏本就有旧伤,叫人狠砸半天,差点半口气上不来,硬是吐出来满嘴的血红。
这小子到底嘴上不饶人:“待我父王知晓了,你们这等欺凌我,必要杀了你们,为我解气。”
狱卒薅住他的头发,凑近了人,轻佻的拍了拍他的脸颊:“我说秦公子,你还没认清眼下是什么景况吗?您失宠了,我们王上,是不会知晓的。这是王上的命令,要我们审问公子——我劝您,还是想想……什么个死法好吧!”
秦诏才撵走了姬如晦和燕枞,没人探望,如今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那浑身的旧伤也裂了痕迹,慢腾腾地渗出血来,烧的火红的“燕”字烙铁,被狠狠摁在左侧肋下,紧挨着心脏旧伤的位置。在那里,在秦诏胸膛之下,从此刻下一个“燕”字。
秦诏痛得几乎昏死过去。
审问的人来回换了几番,问的话也千篇一律:“秦诏,到底是不是你,跟五州勾连,惹出来的乱子?贪污叛国,必有你的一份子。”
秦诏满脸冷汗,笑道:“胡诌,我为父王,肝胆俱照;我为大燕,忠勇忘死!”
那狱卒又问:“秦诏,是不是你伪造书信,污蔑魏将军?只为了谋害我大燕忠臣,说,你是不是秦国派来的探子!”
秦诏眯起眼来,盯着面前那片昏昏欲燃的火光,仍坦荡笑道:“我为我燕王,铲除奸恶,无一字有愧!”
狱卒不肯放过他,鞭子狠抽在身上,怒问:“秦诏,是不是你,勾结公孙渊,暗通款曲,意图加害王上,泄露宫中密要与他人知?还是你们暗中谋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秦诏终于换了说辞,他嗤笑:“你这话说的,与当日卫抚所说,倒有几分相似。怎么,你们就只会说这两句吗?”
挑人怒火,他最擅长。
因而,鞭子高高扬起,狠狠落下,在他身上抽出了无数道血痕。秦诏咬牙,硬是将滚在喉间的闷哼声压了下去,就是不肯叫这帮人得意。
暗无天日的刑罚,无休止的上演着。
久到……秦诏都以为,自个儿真的要葬身于此。
但此刻,他心中却仍藏着另一个隐秘的期待,那就是,从下令审问、到他父王来看他……中间至多不过三日。
他相信,他父王不会舍得他死的、更不会舍得抛下他。
三日,他只消撑过三日就好。纵他父王不来看他,三日之内,必也要寻住人问一句:“如何?那小儿可曾认错,又可曾招了?”
秦诏缓缓地抬起头来,冲面前这些狱卒,并那位遥遥坐着发号施令的刑狱司主司长,露出一个诡异的微笑。
——待我父王来了。你们都得死。
因而,秦诏挨揍的时候,就在心中默盼着日子。
叫人捉进刑狱司的第一晚,酉时。
燕枞得赏,陪同帝王用晚膳,宴席才吃到一半,燕珩忽然搁下杯爵,神情不悦的问道:“我那小儿如何了?寡人叫他们去审,还没问出个所以然吗?为何这个时辰了,还不回来禀告?”
那饭如何吃得下去?
紧跟着,他看了燕枞一眼,触景伤情似的,轻沉了一口气。他才要再说什么,猛然想起来当初卫抚为燕枞伤了秦诏之事。那刑狱司,可是卫抚调任前的任职之处!
登时,帝王心紧了三分:“备轿。”
恭送人离开之后,燕枞还咬着筷子尖纳闷呢!才几个时辰啊?
是了,燕珩不舍。
秦诏都不必数到第二日。
眼瞧着天色昏黑,狱卒们揉着手腕,正吞吃完最后一口酒菜,准备起来“大干一场”,给秦诏点苦头当晚膳吃呢!
德福的声音就传来了,高昂而肃紧:“王上驾到——”
一众狱卒慌乱跪下去迎接,面面相觑:王上?!
是他父王!
为他父王的到来,秦诏欣喜难耐,几乎是猛地清醒过来!
他努力睁开浮肿的眼皮儿,朝着那幽深狭窄的台阶探视过来,直至瞧见那张漂亮神容,方才艰难露出笑,仿佛才给人请安似的,熟稔而热切:“父王……您来啦?秦诏……给父王请安。”
但紧跟着,眼泪决堤。
方才还狂纵叫嚣的人,“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父王,我好想您——父王,救我。”
燕珩视线扫过来……
待看清他那伤痕累累的可怜心肝肉时,心碎成了八爿,实在的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