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83章

穿到古代边塞搞基建 又逐飞花 2809 2025-06-19 07:39:22

匈奴退去, 县中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城外工匠正在修理着在战火中损毁的城墙,城中商铺也陆陆续续开了起来。

叶祁兴致勃勃地在街上转悠, 林清远被林书阁委派了带着叶先生到处参加的任务,只能带着叶祁四处参观, 后面还跟着乐呵呵的明辙。

“先生, 我们往这边走。”林清远一个头两个大, 眼睁睁看着叶祁从一条巷子晃荡进去,不见人影了。

林清远好不容易追上去, 累得气喘吁吁道:“叶先生,你要找的成衣店在那边。”

叶祁倒是不见一丝疲惫,挑了挑眉,“说了叫师兄, 叫什么叶先生。”

林清远撇撇嘴, 他从前拜了陆樾川为师,按道理理应唤叶祁一声先生,可他后面又师从陆大儒, 算起来与叶祁平辈。但叶祁成名已久,又长他许多岁,他便还是跟以前一样称呼叶祁为先生。

可叶祁却不喜唤他为叶先生,每每都要纠正。

“叶先……师兄, 你看什么呢?”林清远瞅见叶祁盯着一处看,也好奇地看过去,只见一间成衣铺前围了好些人, 男男女女都有,还有不少一看便是外族长相的女子。

“那是羌人?”叶祁问道。

“是啊,自从二郎和大兄收服羌人之后, 便着力让两族和睦相处,县中学堂也收了不少羌人孩童,师兄你若是去漠水乡才会惊讶,许多羌人现如今除了长相,已经和大燕百姓没什么两样了。”林清远缓缓说道。

“林大人果真非同凡响。”叶祁嘴角勾起一个弧度,“阿远,羌人孩童在学堂可学的是我汉家经典?”

“自然,羌人孩童入学先学拼音再认字,等有一定基础后再学经义。”林清远认真道。

叶祁笑了笑,脸上露出一个了然的表情,明辙却有些不明白,“林大人此举何意?”

叶祁回头看他,“明师弟,你想想若是若干年后,这些人吃穿用度、读书做事与我大燕百姓无异,还会是外族吗?”

明辙思量片刻道:“原来如此,多谢师兄赐教。”

“走吧,我们去见见师弟口中的漠水乡。”叶祁道。

“师兄,不去成衣店了?”林清远急道,明明叶祁一大早就急着要出来逛,还指明要试试清泉县的成衣店与甘州有何不同,结果这会儿倒不去了,反倒要去平乡看看。

林清远叹了口气,又跟了上去。

漠水乡百姓此刻正在修整土地,这里春夏时种的土豆和棉花已经全部收获了,垄间零星能看到几名百姓在收拾地里的秸秆。

漠水两岸芦苇丛生,微风吹起,芦苇随风飘扬,倒是一番好精致,对岸还能看到羌人百姓在放牧,牛羊成群,悠然自在。

“好秋景。”叶祁惊道。

明辙却注意道漠水谷地两岸燕人和羌人混住的情况,而且羌人中也有种地的民众,燕人中也有放牧的百姓,他感叹道:“此处是不是经历漠水之战的地方?”

林清远点头,刚要开口,便有几声“嘚嘚”的马蹄声传来,一名女子手持长鞭,策马而来,端得英姿飒爽,正是陈元容。

“阿远,你何时归家了?”陈元容听下属禀告说是有生人来到了乡里,立刻骑马来看,不想竟然看到了据说在魏郡求学的林清远。

“陈姐姐,先生允我回家探亲,”他回道,又见陈元容正盯着叶祁和明辙上下打量,忙道:“这位是甘州县长青书院的叶先生,这位是明辙师兄。”

“原来是阿远的两位师兄,有失远迎。”陈元容笑道。

“陈大人有礼,今日来漠水乡,是想看看林大人治下的风俗人情,果真与别处不同。”叶祁行礼道,他早就听说清泉县任命一名女子当差,清泉守卫战中据说更是独当一面,与匈奴士卒殊死拼杀,甘州县已经出现了以陈元容为原型创作的话本子了。

“叶先生是想说此处的羌人吧?”陈元容性格直爽,直接道,“林大人命我等管理漠水乡,此地百姓一部分是羌人,其他大多是初来西北之人,加上林大人告知所有人羌人与我大燕子民接触一脉,因而不会有太过的排挤之事。”

她指着远处翻地的羌人道:“刚开始确实会有摩擦,但我们奉林大人指令三令五申向百姓说明各种法典律令,又有卫将军手下士卒在旁盯着,处理了几次之后,大家发现羌人与我们一样,没什么不同,自然也就习惯了。至于羌人看着大燕百姓富足安稳的生活,自然也有学有样,地能种,生意也能做。”

叶祁点点头,旁边是一群羌人孩童和燕人孩童在一起玩蹴鞠,两拨人斗志昂扬,玩得十分尽兴。

叶祁上前道:“可否让我们加入?”

其余几人一头黑线,不知叶祁为何有此神来之笔,跟孩童玩蹴鞠,这不明摆着欺负小孩吗?

孩童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名羌人孩童用汉话道:“那你们要打散分到两队,不然不公平。”他明显是看到众人身后的陈元容了。

“和你们开玩笑呢,不过你们今日为何没去学堂?”叶祁唇边的笑意带着一丝坏,林清远这才放下心里,只要不是合伙欺负小孩就行。

“学堂夫子说县中刚刚经历战争,让我们现在家中休整,过几日再去学堂。”有孩童回道。

“那你们怕不怕匈奴?”

羌人小孩抢先道:“不怕,我阿爹随卫将军去打匈奴了,就是杀掉匈奴单于的卫将军哦,等我长大了也要和阿爹一样,大打匈奴,去挣军功。”

“我也不怕,匈奴进攻我们这里,还不是让林大人打回去了。”另一名孩童也道,他们这些小孩在县里被围困之时,也帮着大人们运送军备和粮草,每日听着炮弹的轰鸣入睡,看着林书阁如何带着县中士卒打得匈奴退兵,心中自然生出无限向往。

他暗自思考着陈元容的话,怪不得林书阁能让两族百姓这么快融合,原来是这样。

他从袖中掏出一袋子糖果,分给孩童们,让他们继续玩去了。

“师兄,我真怕你要一群小孩比试?”林清远语气中带着无奈道。

“怎么可能?以大欺小,我怎么会干这样的事?”叶祁挑眉一笑,一行人也纷纷笑了起来。

有陈元容带着,一行人又去了羌人的毡房里,叶祁尝着手里的奶茶,自得其乐,倒是觉得别有一番风味。

“小郎君,小郎君。”有人在外急急喊道。

林清远连忙出来,外面竟是县衙中的差役,一见他后立刻道:“奉林大人之命,请小郎君尽快回去。”

“出了什么事?”林清远心中咯噔一下,急忙问道。

“郡守府和都尉府来人了。”差役回道。

两府都来人了?林清远心中疑惑,立刻翻身上马道:“陈姐姐,两位师兄,县中有事,我先回去了。”

不及三人答应,林清远已经骑马和差役朝着县衙的方向去了,叶祁笑道:“我这师弟倒是性急,陈大人,今日叨扰了。”

陈元容洒脱一笑,“叶先生客气。”

林清远这边一路疾驰回去,一进门就说道:“大兄,我回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怎么这么急着叫我回来?”

林书阁眉头微蹙,轻声道:“阿远,你想不想去燕都?”

去燕都?林清远狐疑地看着兄长,难道郡守府来人是有关大兄的调令?

果然,林书阁道:“郡守府带来了燕都的命令,因我守城之功,加上这些年的政绩,特任命我为太中大夫,不日便要赴任。”

若林书阁前往燕都,林清远和林萱若是在魏郡求学,必是长久不得相见。

林清远一愣,看向林萱,林萱朝他点头,双胞胎此刻心有灵犀,他道:“大兄,我们随你去燕都。”

去魏郡求学固然重要,可经历了清泉县被匈奴围困之事,二人在魏郡担惊受怕,还不如一家子在一起,要死也一起。

“好,把我们便去燕都。”林书阁道,此行尚不知道结果如何,太中大夫掌议论,是天子近臣,他估摸着这次调任应是帝党的主意。

但是京都斗争波谲云诡,一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他只有小心再小心,才能躲过各种纷争,护得家人平安。

不过嘛,此行自然也是有好处的。

“阿远,阿萱,二郎应是与我们一起去?”林书阁又道。

“二郎也去?太好了。”林清远喜道。

“西征匈奴,仲宣居功甚伟,自然要回燕都献俘。”林书阁道。

燕都得到匈奴单于被杀的消息后,全城震动,永元帝立刻传信让谢谌等人去燕都献俘,以扬大燕国威,木邪单于的首级已经被传首燕都,就等其余匈奴贵族到来一起祭奠祖宗社稷。

不过谢谌的官职安排以及之后对匈奴的政策,燕都那边估计还有得吵,至于运送粮草不利的魏使君,都尉府查明是奸细泄露了粮草运行路线才导致魏使君率领的南路大军被伏击,因而永元帝念在魏使君镇守边关多年,命其戴罪立功,继续出击匈奴。

“大兄,我们什么时候出发?”林萱问道。

“等我将县中相关事宜交接完毕之后,我们就出发。”诏令来得十分急,林书阁一走,自然是陆樾川先行代县令之职,幸好陆樾川在清泉多年,大小事务多经他之手,不需要适应便可上任。

林萱和林清远自去与魏郡陆大儒回信,言明事情的来龙去脉,林书阁则立马着手各项事务的交接安排,然后去燕都。

他站在屋外看着燕都的方向,想着谢谌的身世,叹了口气,罢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比带在清泉眼见谢谌一人在燕都不知情况如何得好。

作者感言

又逐飞花

又逐飞花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