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此刻鸦雀无声, 李县令几人目不转睛地盯着相里谷。
相里谷被几道视线盯着,一张黑脸越发黑了。
自从上了林县丞这条贼船,他是兢兢业业, 勤勤恳恳,一直不得闲。春耕一过, 终于不用天天指点工匠制作农具了, 才刚刚清闲了几日, 便开始马不停蹄地带学生,去学堂上课。就在不久前就林县丞又帮他找了个好活, 但看在俸禄上他也欣然接受了。
刚刚被差役十万火急地叫过来之时,他便猜到清闲的日子没法过了,林县丞又有新点子了。
看着林县丞那张温润如玉的脸,又想想先祖的理念主张, 他默然无语, 只点了点头。
“这么说是可以做出来是吧?”李县令急道。
“可行。”相里谷肯定道。
李县令抚摸着嘴边的胡须,哈哈一笑:“那便即刻开始,我等你的好消息。”
他转向林书阁, “书阁啊,真有你的,本县有你我才能安枕无忧啊。”说完又是一阵笑声。
“行了,这几日你便专门协商此事, 未成之前先不要声张。”李县令看向钱万才。
钱万才心知林县丞让他听此等机密是想他在商户间安抚斡旋,但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他自己也懂这个道理。
他立刻表明态度:“大人放心,此事关系甚大,小人知道该如何做。”
李县令欣慰地点了点头, 让众人退下了。
林书阁跟着相里谷来到吏舍,为了方便相里谷工作,县衙单独给他辟了一间屋舍,可以当作是简易的工作室。
相里谷按照林书阁所说,找了一块坚硬的梨木,林书阁则找县衙中字迹最为工整的令史写了一篇《春秋》经原文。
等相里谷打磨好木板之后,将书稿有字的一面贴到木板上。他找了一把合适的刻刀,顺着贴在木板上的字迹开始刻阳文。
相里谷秦墨出身,这点刻工自然不在话下,只见他指尖微动,刻刀顺着墨迹滑动,一个字迹便刻了出来,字体微微凸出来,这便是雕版印刷术的阳文。
没错,造纸术比不过南郡那些人,林书阁只能让印刷术提早面世。
木刻雕版是最为简单的,工匠只要手巧,很快便可刻出一版出来。
相里谷雕刻得很细致,半个时辰之后,一版木刻已经刻好了,相里谷轻轻吹掉木板上的木屑,见一些木屑仍残留不掉,便放进水里清洗了一番。
“大人,刻好了。”相里谷出声道。
林书阁接过刻板,赞叹道:“刻得真精致,我们先印一稿试试。”
相里谷闻言从架上抽出一把刷子,这是他用猪鬃毛制成的,做木活时使得很顺手。
林书阁将墨汁推给他,相里谷用刷子蘸了墨汁,轻轻将墨汁均匀地涂到刻板凸起的字迹上,再在刻板上覆上一层白纸,用刷子仔细在纸上涂刷,墨迹便清晰地印在了纸上。
二人屏息凝视,相里谷半天不动,林书阁只好自己动手将纸揭下来,字迹清晰,墨迹也浓厚均匀,没有污迹。
他乐道:“成了。”
林书阁爱不释手地拿着这页书稿,“相里,记你一功,你即刻让工匠印一本《书》经出来,我看看装订好的成本,人手不过,我让钱万才去问问有没有擅长此道的工匠。”
他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浩然斋那边我去和许郁说一声,他那边多是字体工整的书生,让他分出一批来这边协助你。”
若是印刷术出来,自然会小小冲击一下抄书的书生们,虽说学堂建成之时招募了一批有才学地进了学堂当老师,但还有不少仍然靠抄书维持生计,让他们来这边,起码还能再有一份收入。
相里谷面上不显,其实手上微微发抖,他这可是又一次见证了神迹,不由的眼中透露出一丝崇拜。
林书阁笑道:“为何这样看着我?”
似想起什么,他补充道:“不是我想出来的,还记得我跟你说的仙人吗?”
相里谷低头没说话,林县丞此话不知别人信不信,反正他不信。
林书阁急着要去和李县令禀报,没工夫搭理他的小心思,只交代了他几项注意的事,便兴冲冲地拿着那张书稿去见李县令了。
“这么快就做出来了?”李县令唰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快让我看看。”
林书阁还没说话,手上的书稿已经被他一把抢了过去,看着手上空空如也,林书阁心中吐槽:能不能沉稳点啊县令大人。
李县令眸子发亮,像是对着什么稀世珍宝,一边念念有词,一边激动地走来走去。
“书阁啊,这可真是千秋功业。”颇有些老泪纵横。转身看向林书阁,恨不得把他供起来。
“大人,我已让相里谷安排工匠开始制造刻板,不过还得麻烦钱老板和许老板从中配合。”
“你放开手去做,有什么麻烦我会帮你善后,郡守府那边我去信和魏使君说一声便可。”李县令从激动中抽离出来,缓缓道。
“谢大人。”林书阁道。
……
县衙吏舍,钱万才和许郁跟着林书阁震惊得看着眼前的一幕。
相里谷带着一批工匠正在刻字,木屑纷飞,但一个个阳文在刻工的手下悄然诞生,旁边一批书生正在奋笔疾书,细致地瞄着经书的书稿。
有工匠用刷子轻轻刷着刻板,一张张书稿被按序晾晒。
“这……这简直……”许郁下巴都要被惊掉,眼中透出一丝欣喜若狂。
他是开书斋的,一看便知掌握这种工艺,自己的书斋岂不是要日进斗金。
以前找一批书生抄书,最快也得几天才能抄好一册书,这还是抄书郎细心手快的情况下。
若真刻好一部经书的刻板,工匠只需刷印便可,一个工匠一天能印出多少册,他都不敢想象。
钱万才更是激动地话都说不出来,若是自家有这些的工坊,岂不是既可以造纸,自家的纸还可以越过书铺自己印书售卖,不必和书铺斤斤计较。
相里谷见到林书阁,抬手蹭掉脸上的木屑,“见过林县丞,”他又拿过一册装订好的书册,“大人,这是印好的。”
林书阁伸手拿了过来,还没开始翻,旁边立马凑过来两个脑袋。
林书阁好笑地看着二人,翻开书册,这本是《诗》的第一册,因时间比较匆忙,只有《诗》的原文,一些经义还没有加进去。
但是纸质极好,一列列字迹十分工整,林书阁往后翻,有工匠心思巧妙,竟然还配了几幅插图。
林书阁惊喜地摸着书册上画的植物,问相里谷,“这是何人想出的?”
相里谷回道:“是匠人黎子高。”
“传他过来。”林书阁感兴趣道。
相里谷应声,不一会便见一名年轻男子小跑着过来。
“大人,黎子高到了。”相里谷道。
“见过林县丞。”声音细弱蚊蝇,有些不敢说话。
“不要怕,这图是你描出来的?”林书阁眼睛里带着鼓励,温声问道。
“是……我,图和刻板都是我做出来的。”他声音有些抖,似乎不太习惯在众人面前说话。
“做得很好,你一会去周主簿那边领赏。”林书阁朗声说道。
此言一出,黎子高激动万分,话说得更不利索了,“谢……谢大人。”
其他工匠更是停下手中的活,纷纷朝这边望了过来。
“诸位若有这样的巧思,也可以跟相里提,相里采纳后自会知会我,我也会嘉奖于他。”林书阁看着众工匠,说道。
工匠们纷纷点头应是,心中暗暗想:自己怎么就没这么好的脑子。
林书阁又在吏舍转了一会,不再打扰他们干活,叫了一声拿着书册交头接耳的钱万才和许郁。
“许老板,钱老板,看好了吗?看好了现在可以离开了。”
“好了好了。”许郁小心合上书册,眼中带着不舍,将册子还给林书阁。
三人走出吏舍,林书阁问道:“如何?二位可还满意?”
钱万才连声道:“满意,自是满意。”
他这几日内心一直惴惴不安,虽说当时听了林县丞的法子,但谁也没亲眼见过,他因答应了李县令和林县丞的委任,早就在各大商户跟前夸出海口,为的是能安抚住他们。
可是话虽然吹出去了,心中还是有些担忧,今日一见,任何担心都随风而去。果然,跟着林县丞不会有错的。
他在心中再次庆幸自己每次都能走对路。
“那就有劳钱老板和商户们说一声,若是有意,咱们还是按造纸的法子来,若是无意……”林书阁扬唇笑道。
“自是同意的。”钱万才恭敬道,心中暗暗想着当时那些人无礼,必须得敲打一番。
林书阁嗯了一声,“那便让有意的商户派工匠过来和相里谷学习,记住,你们是做生意的,有些忌讳不能犯,若要出一些本子,必得几番查验之后送到县衙检查之后才可刻印。”
“小人知道。”钱万才行礼道。
林书阁点点头,让他退下了。
只剩一直没说话的许郁含笑看着他,开玩笑道:“林县丞冷着脸的样子也是极为好看的。”
林书阁这会心情不错,不跟他计较,“许老板,此次印刷术的出现,可能会对你的书斋有影响。”
毕竟各商户自己能印刷的话,便少了和书铺合作这一项,书铺的生意自然会有所下滑。
许郁一双眼睛转了转,“那林县丞打算如何补偿我?”
林书阁笑道:“不知许老板可想再走一条路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