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43章

穿到古代边塞搞基建 又逐飞花 2605 2025-06-19 07:39:21

一大早, 林书阁急匆匆地在路边摊子上买了一块酥油饼,边走边吃,路上碰到一脸萎靡的周度。

“你这是怎么了?”林书阁用纸擦完手。

这些纸是万家新造出的一批草纸, 质地比较柔软,虽然比不上现代的卫生纸, 但已经让林书阁幸福感爆棚了。

毕竟在古代上厕所, 谁上谁知道。

周度咬了一口饼, 一脸生无可恋,“家中要给我说亲事, 昨晚轮番上阵搞得我就睡了两个时辰。”

“你才多大?怎么就要说亲了?”林书阁话一说出口,才突然想起来古人成亲早。

“也不早了,我朝男子成亲大都是我这个年龄,我阿母的意思是今年先帮我相看, 等有合适了便成亲。”

“那你呢?你怎么想?”林书阁问道。

“我?我能有什么想法,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只求那女子聪慧温婉, 最好嘛,长得好看。”周度脸上带着痴笑。

林书阁一脸嫌弃,“你还是少祸害人家小娘子了。”

“还说我,你长我一岁, 到现在还不是独身一人,你就不急吗?”

林书阁老神在在,“不急。”

他一个现代人, 还是个单身到研究生快毕业的现代人,自然不急。

“也是,也没人敢催你, 不过李县令就没跟你提过。”周度想着林书阁父母双亡,自己又是家中长子,平时也没听说他有族中长辈,自然没人帮他操心这些事。

林书阁捏着纸低声道:“说过,但我拒绝了。”

周度起了兴趣,问道:“说说,你怎么拒绝的?”

“我说啊……”林书阁故意拖长语气。

“说什么?你倒是快说。”周度生气道。

“我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说完不管周度的反应,径直溜进了县衙。

周度口中重复,“匈奴未灭,何以……林淮亭,你竟然拿前朝冠军侯的话来搪塞我,你……你等等我。”

周度追了上去,看到林书阁停了下来,直直地看着几样东西,眼睛发光,神情带着激动。

“你看什么呢?这是什么?”

林书阁看的是已经造出来的曲辕犁和木桶筒车。

工匠做得极为精巧,完美还原了林书阁记忆中的实物。

那名脸色黝黑的工匠站在旁边,低声道:“大人,小人已经按照您说的造了出来,只是一些问题可能得去田间试试才能知道。”

林书阁激动万分,“你做得很好,等我派人去实验,若是成功了,即刻请县令大人赏赐你们。”

工匠俯身行礼,“多谢大人。”

林书阁向门口值守的差役招了招手,“去请县令大人过来。”

差役领命去请了。

李县令一听农具已经做出来了,兴奋地一路小跑过来,林书阁远远地就听到李县令的呼喊声。

“真做出来了?”

他一进来就看到县衙院中立着的曲辕犁和筒车,“做得真精巧,来人,搬去田间试一试。”

林县令激动地直搓手,“书阁,这要是真成了功德无量啊。”

“走走走,咱们一起去看看。”

田间垄头,林书阁和李县令眼巴巴看着农户在使用曲辕犁耕地。

这几个农户是找的当地干活的好手,不然要是把曲辕犁弄坏了谁也赔不起。

只见农户扶着犁,转动犁盘,很轻松地操作犁架,不一会便犁了一垄地,然后灵活地掉头转弯继续耕地。

“这还能转弯呢?”李县令震惊道。

林书阁看着曲辕犁犁完之后平整的土地,果然要比原先省事省力不少。

成了。

“我们再去试试筒车。”李县令高兴极了,打算乘胜追击,再试试灌溉的利器。

筒车使用得有水,差役带着林书阁等人找到了一块旁边有溪水的田,工匠配合农户安置完毕,只见溪水的水流转动车轮,轮上的水桶依次接满水,使装在车轮上的水桶自动戽水,水流均匀地撒在了田里。

田里新播了种子,水撒到田间,立刻渗到水里,滋润了田地。

众人纷纷欢呼,李县令抓着林书阁的手激动万分,“书阁,真的成功了。”

林书阁心潮澎湃,他笑着道:“大人,这样农户用水灌溉便方便许多。”

他看了一眼旁边侯立的工匠,“大人,不要忘了工匠的赏赐。”

李县令高兴,大手一挥,“赏,重重有赏。”

林书阁提议道:“大人,工匠手艺着实厉害,不如将他们收进县衙,以后再有什么还得用他们。”

尤其是那个面上黝黑的那个工匠,必须得收归官用。

李县令思考了片刻,反正县衙因商户交税有钱,这些人造出了曲辕犁和筒车,此乃大功一件,用他们也花不了多少钱。

而且县中田地多,一架筒车可不够,曲辕犁就更不够了,这群工匠还有大用,说不定魏使君一见甘州县已经造出来了,还要找甘州借工匠呢。

他想通之后便道:“就让他们担任你的僚属吧。”反正其他人也用不着。

林书阁拱手答谢,这样一来,若是有其他想法便可以直接吩咐他们做了。

对了,还不知道这人叫什么呢?

工匠们此刻正高兴着呢,他们做出来了新兴的农具,县令大人还说要大大嘉奖他们。

士农工商,他们地位仅仅高于商人,但又没商人能挣钱,日子过得颇为辛苦,无论县令大人奖励什么,对他们来说都是意外收获,毕竟图纸是县丞大人给的,他们只是按照图纸做出来而已。

只有那个面色黝黑的工匠看着筒车灌溉农田出身,林书阁走过去,问道:“你看着不像是高兴的样子?”

工匠恭敬道:“只是感叹大人心思。”

林书阁直接道:“县令大人已经答应让你们在县衙中做个小吏,以后算是我的僚属。”

“多谢大人。”他神情不变,拱手谢道。

其他工匠听到林书阁的话,窃窃私语。

“竟有这样的好事,我这也算是吃上公家饭了。”

“那就是说咱们每个月也有俸禄可以养家了?”

“我一会赶紧回去告诉娘子,我……”

林书阁听着其他工匠的声音,看着眼前面色如常的某人。

“你姓甚名谁,是哪里人?”

工匠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轻声道:“在下相里谷,南乡人士。”

“相里?”林书阁惊讶出声,引得李县令回头看了他一眼。

“你祖上可是秦墨?”他试探着询问道。

相里氏,是墨家的一支,“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

先秦时期,儒家和墨家都是当世显学,但是在创始人去世之后,两家学派都发生了分裂,儒家分为八派。

而墨家巨子墨子去世之后,墨家直接分为三派,邓陵氏之墨即楚墨,楚墨多是一些游侠儿,继承墨家非攻的理念,不喜战争,喜欢行侠仗义。相夫氏之墨即齐墨,齐墨长于辩论,不过齐国有稷下学宫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秦墨是墨家分家之后到达秦地的一支,是墨家学派中最为务实的一派,擅长科技发明,曾经帮助秦国守城,制造了很多攻城器械。

但是墨家三派随着历史的进程逐渐销声匿迹,林书阁大喜,竟然在这里碰到秦墨后人。

果然,相里谷沉默了一会,答道:“小人祖上确是相里氏,不过战乱之后,后人流散,小人这一支也是辗转到了西北才定下来。”

他脸上带着些许愧意,“小人惭愧,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到我这一代已经没剩多少了,当时看到大人画的图纸,惊诧万分,小人斗胆请问大人师承何处?”

林书阁有些不好意思,在专业人士面前班门弄斧,“我曾经做梦梦见一位异士,他传我一本……”

时人多崇尚阴阳五行、神怪灵异之事,林书阁只能往上面瞎编。

相里谷立刻俯身下拜,“大人,小人知晓了,小人以后愿追随大人,唯命是从。”

林书阁笑道:“不必如此,我也不过是知道些皮毛而已,以后再有什么想法还是得仰仗你们。”

相里谷心中惊讶,大人的意思是以后还会有这种神仙奇器?

他按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只拱手称是。

“行了,我们再找几个地方试试,若都可以使用,你们就有得忙了。”

“大人,若真可行,此等利民之事我等愿效犬马之劳。”

墨家多出身贫苦,创始人理念便是非攻、兼爱,为百姓谋利是他们的信念。

林书阁朝他点头微笑,这可是你说的。

他带着相里谷去见李县令,李县令正高兴地让工匠和农户又一次运行筒车,看着地里撒的水,李县令开心得合不拢嘴。

“大人,我想再试试其他地方。”毕竟西北地势复杂,多试一些地方说不定还能因地制宜,有意外惊喜。

李县令喜道:“好啊,一切照你说的办。”

林书阁便带着相里谷和其他工匠又试了几个地方,发现筒车运行日常,那就说明完全可以投入使用了。

他大手一挥,给工匠加工资,让他们加班加点多造一些出来,曲辕犁制造简单,筒车却毕竟复杂耗费时间颇多,不过甘州县今年春耕可有得看了。

作者感言

又逐飞花

又逐飞花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