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阁今日一大早就召集全县的大夫抓药熬药, 直熏得他一身药味。
药多是些防疫病的,不止发放给城外灾民,就连城内也让县中官吏设了几个发放点, 并监督百姓近些时日不要喝生水,注意通风。
县中百姓刚开始听说有灾民涌入的时候心中慌乱, 颇有些六神无主, 有些心中有鬼的还想浑水摸鱼, 趁乱抢劫,被林书阁抓住一批杀鸡儆猴, 狠狠处置了。
然后他又召集各乡里正说明情况,告诉百姓灾民皆会被控制在城外,各村落让大家自行组织巡逻,一旦发现行迹鬼祟之人, 立刻抓住报官, 才让百姓逐渐安定下来。
故而虽然街上没有往日的人声鼎沸,但还是有零星开门做生意的。
林书阁骑着马带人在街上转了一圈,今日还算平静, 没发现有趁机闹事的人。他从马上下来,后面跟着的差役也纷纷下马,前边街道有许多百姓在排队领药,林书阁将马丢给身后差役, 上前去查看。
有妇人蒙着面在给民众施药,药味苦涩,一男子捏着鼻子灌了下去, 苦得舌头发麻,“这药可苦死我了,你说县衙这也真是的, 天天叫人过来喝药,还这么苦。”
后面排队的人怒道:“不喝就赶紧走,县衙各位大人好心为了我们免费发药你还牢骚多得不行,有本事去外面看看,魏郡受灾百姓都快吃土了……”
众人七嘴八舌,那人脸上臊得通红,趁人不注意,灰溜溜地跑了。
后面排队的男子“呸”了一声,看到施药的黎娘子,立刻笑出一朵花出来,黎婉接过他的碗,给他盛了药。
“多谢黎娘子。”他端过来一饮而尽,含笑道。
周围人哈哈大笑。
林书阁也轻轻一笑,这边和往常一样,他准备和差役去城外。
不想响起一阵女声,“林县丞留步。”黎娘子将手里的东西交给旁边一起施药的娘子,出声喊道。
林书阁停下看着她。
“大人连日来辛苦了。”黎娘子走进后说道。
林书阁笑了笑,“多谢娘子这些日子相助。”
“大人说哪里的话,和大人相比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何谈辛苦。对了大人,小店今日也赶制出来一批手套,大人有空派人过去拿便是,就当作我的一点心意。”
林书阁点了点头,“多谢娘子。”
黎婉看着他骑马离去的身影,朝他远远地行了一礼,回去继续给排队的百姓分药。
林书阁一路出了城门,下马之后,立刻吩咐城外的差役将今日的汤药分发给灾民。
差役过来向他汇报了这几日来甘州的灾民人数以及各种情况,林书阁边听边朝窝棚那边看了看。
窝棚应该不够了,正好让已经修整几日的灾民干活,再发给他们工钱,既能让他们挣钱,也可以让他们有事做。
不经意间和一人对上了视线。
凌雪小跑着过来,“大人,你还记得我吗?昨晚大人救了我和弟弟,大人让我今日来找你。”
“自然记得。”林书阁回道。
除了这处设了施粥的点,算是一个临时安置点,还有一批伤重和生病都安置在城外一个庄子上,林书阁昨夜命人将受伤的男孩送往了那处。
“你弟弟我昨夜派人送去治伤了,你若是担心,我今日忙完正好要去那边,可以带你去。”
他语气温和,由于戴着面巾,只能看到一双眼睛,灿若星辰。
凌雪看向母亲,摇了摇头,“大人,我阿母身子弱,我还得留下照看她,既然知道弟弟没事,我便不担心了。”
林书阁将一碗药给她,“那等过几日他恢复得差不多了,便和你团聚。”
凌雪手里端着药,有些难为情道:“大人,我听说县中招人干活,你别看我瘦,我干活很好的,能不能招我进去?”
她举起胳膊,想让林书阁看看自己的力气,身后都差役纷纷大笑起来。
“行,不过你刚来这甘州,先养养身体,之后会有人找你们干活的。”
林书阁又示意差役端来另一碗药,“这是防疫病的,你和你阿母每日记得喝。”
凌雪看着他,突然眼圈发红,“谢大人。”
林书阁笑笑没说话,和差役将药分发给灾民,又询问了一些安全事宜,交代他们让灾民不要喝生水。
又马不停蹄地带着一众差役往西而去,纵马疾驰而过,林书阁想着刚刚的男孩,不对,是名聪明的小娘子。
年纪不大却胆大心细,又心存善良,是个好苗子。
他和差役来到一处荒地,远处有一群人在垦荒,这些人是头一批到这里的灾民,西北地广人稀,县衙安排他们来此地开垦荒地,每日提供他们食物,开垦出来的地算是他们的。
见他过来,周度大步流星迎了过来,“你可算来了。”
“今日情况如何?”林书阁问道。
“就那样呗,不过让他们开垦荒地这主意不错,我问过这些灾民的情况,好些都是家中亲人只剩逃到甘州的了,也不想着回去,准备在这里安个家。”
“不过,还有一些在等着朝廷赈灾,然后再返回家乡。我和他们说过了,到时候会给他们一笔回乡的钱,唉,你不知道,我还没说完,所有人都跪下了,叫我青天大老爷,我为官这么多年,从没见过这场面,第一反应竟然是惊吓。”
旁边的灾民用手将荒地的石块一个个搬走,又拿着锄头仔细除草翻地,一刻也不曾停歇。
这批灾民到达甘州的时候,大多衣不蔽体,瘦得皮包骨,拿到第一口食物时狼吞虎咽,之后一个个跪地不起,纵然有穷凶极恶之徒,但普通百姓想要的只是吃饱肚子而已。
见林书阁怔怔地望着灾民,一直没吭声。
周度又道:“淮亭兄,最近来这边的灾民少了许多,你说是不是燕都那边派人赈灾了?”
“不清楚。”
“县令大人没得到消息?”周度奇道。
林书阁摇摇头。
古代交通不方便,信息传递又慢,说不定他们这边没有任何消息,魏郡那边灾情便已经缓解了。
“我将今日的药留下,虽说这批灾民已经没有疫病隐患了,但以防万一,药还是给他们留一份。”林书阁道。
“对了你也记得喝,平日里面巾手套不要摘。”
“知道了,知道了,还要常洗手,不喝生水,你都说八百次了。”周度摇头晃脑道。
林书阁见这边无事,又带着差役去了一处庄子。
和前面不同,这边气氛沉闷,戴着面巾的大夫、药童忙得脚不沾地,时不时传来病人的呻吟声。
林书阁敲了敲门,门被一名药童从内打开,“师傅,是林县丞。”
一名戴着面巾的男子走了过来,他看着年龄不大,气质却十分稳重,是当日林书阁说明情况后,第一个毛遂自荐的。
“林县丞怎么又来,都说了这边病人多,你们尽量少来。”
就是脾气不太好。
“我是来送药的,县中大夫研制出来的新方子熬成的。”林书阁解释道。
吴大夫让药童接过水囊,“知道了,下次直接把方子给我,对了,你昨日让人送来的孩子没事,恢复得不错。”
“辛苦吴大夫。”林书阁站在门口道。
吴大夫点点头,摆手让他们回去。
林书阁无奈笑笑,和众差役骑马回县衙,这段时间忙得脚不沾地,一直住在县衙里,他拖许郁传了口信,也不知道家中弟妹怎么样。
近日逃难到甘州的灾民已经安置得差不多了,等过段时间让他们开完荒,再去各作坊干零工挣钱,应该就能安定下来。
他也正好回家休息几天。
就是不知燕都那边为何迟迟没有动静,林书阁心中叹道。
魏郡。
灾民衣衫褴褛,排着队领赈灾粮,拿到粮食的百姓欣喜若狂,抱着一袋粮食直流眼泪,嘴里喃喃:“若是早有这袋子粮食就好了,阿父也不会饿死。”
旁边百姓纷纷垂泪,看着上面被绑的官吏恨得直咬牙。
远处一名男子身穿黑色官服,皱眉看着这边,有小吏上来请命,战战兢兢道:“大人,临泽县赈灾粮已经发放……”
“嗯?”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一切都是县令大人的主意,我只是奉命行事。”小吏一边磕头一边求饶。
“哟,我说阮大人,好大的官威啊。”来人直直坐在阮青昀对面的位置上,“陛下派你我二人过来赈灾,你一路收拾了多少人,又抄了多少家,可这粮食还是不够啊。”
“丁大人此言不妥,本官做事依仗的是本朝律法,此等中饱私囊,敲骨吸髓,竟然生生贪了朝廷赈灾银款,不顾百姓生死的贪官污吏,不杀他不足以平民愤,丁大人莫不是想为这等人说话不成?”阮青昀脸上一片凛然,硬声道。
丁文泓眉间带着戾气,“姓阮的,你不过是仗着陛下的宠爱才敢如此嚣张,还差着不少粮,这魏郡处处受灾,我看你怎么筹粮。”
说完,带着仆从拂袖而去。
阮青昀示意差役将犯事的官吏下押去,旁边站出来一人道:“大人,那丁文泓人虽草包,但刚刚说的话确实不错,我们一路来,买的粮食皆已用尽,不知大人可有法子?”
“魏郡处处受灾,可别的地方并未受灾,离这边最近的定远郡不就有粮食。”
“大人想去定远郡买粮,可定远郡地处西北,来历不是产粮大郡,每年能自给自足便不错了,哪来的粮食卖给我们?”心腹问道。
“你知之甚少,定远郡这两年变数颇多,说不定便有转机。”阮青昀想着传到燕都的纸和羊绒,以及最近燕都出现的印刷之术和不少来自定远郡的传奇本子,目光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