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 因刚下过雨,空气中带着一丝湿意,林书阁脱下披风, 听着几名令史汇报着仓库存储的情况。
他一边听着汇报,一边仔细翻看着案上摆放的粟麦等粮食的出入簿、县中修缮各种工事的统计簿以及每日小吏巡视仓库的记录。
“大人, 今年因多了土豆和棉花, 多修了一层库房, 今年粮食收成好,因而仓库中储存了比往年多一倍的粮食。”一名令史道。
这个朝代官方会在中央及其各郡县设置仓廪以储备粮食, 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或者战争,会拿出平日里储存的粮食来赈济灾民,防止社会动乱,甚至官员的俸禄也要用到这些储备粮, 因而仓库的储备巡查工作极为重要。
清泉县这几年没什么大的灾害, 林书阁又引进了土豆,加之因强敌环伺,为了以防万一, 林书阁打着广积粮草的想法主动屯粮,因而整个仓库中积蓄了不少粮食,尤其是土豆耐存放,县中还挖了不少地窖用来储存土豆。
林书阁见公文条理清楚, 一进一出皆有记录,一目了然,用的还是他当时拿出来的表格归纳法, 夸赞了一句“不错。”
得了林书阁一句不错,几名令史悄悄松了一口气,往年都是他们将文书送到县衙, 等陆县丞审核完之后才呈给林县令的,今年不知道什么情况,林县令竟然亲自过来了,吓得几人以为平日干活有什么纰漏,胆战心惊地看着林县令翻看公文。
“这段时间我会让杨县尉多派人过来巡逻,辛苦你们多巡视查验几遍。”林书阁合上最后一卷文书,起身说道。
几名令史诺诺称是,目光恭敬,看着林书阁离开。
“大人今日怎么想到来这里看看,我看那些令史都快吓死了。”陆樾川刚刚一直没出声。
“快年底了,突击检查不行吗?”林书阁用帕子擦了擦手上的墨痕,随口道。
陆樾川狐疑地看着他,完全不信他有这样的兴致。
林书阁只能道:“因西北战事,我今年下令让县中多储备粮草,再说这两年多了土豆,我总得过来看看同往年比起来有哪些不同吧。”
“西北战事?都尉府已然出征,说不定现与匈奴遇上了,靖远侯战功赫赫,再加上卫将军,该担心的是匈奴吧。说不定这次可以让西北战事消停几年。”陆樾川笑道。
秋收已经结束,许多百姓地里的活少了,但也没闲着,大多都出来找活干,县中现在一眼望去,街道上各式各样的店铺,尤其是成衣铺子,林书阁站在街道上就能看到好几个。
“阿川,百姓安居乐业,是你我之愿,我也怕好不容易做出的改变付之东流,但是匈奴强悍,谁也不敢保证能将其打败。自从得知木邪单于有染指定远之心后,我能做的便是多做些准备,譬如粮草,譬如武器。”
不远处的成衣铺里人来人往,几名伙计忙得热火朝天,一对母女穿行于众人之间来回奔走,面上尽是笑意。
林书阁看得有些出神,陆樾川道:“大人所言甚是,我观街上百姓也与咱们初来时大有不同。”
林书阁回头,“哦?有何不同?”
陆樾川背着手,从周围的小摊贩手里买了两块烧饼,递给林书阁一块,“从前忙忙碌碌只为了饱腹,现今眼中却对了一层生气。”
林书阁听懂了他的意思是在说百姓精神面貌有了变化,以前现在贫苦,又有匪盗出没,百姓活得战战兢兢,现在虽然苦点,但总归生活是有希望的。
林书阁咬了一口烧饼,外皮酥脆,内里柔软,怪不得生意不错,“阿川,我带你去看看今年刚建好的惠济堂。”
“是大人曾经说过的救济无人赡养的老人和无家可归的孤儿的场所?我倒是还没去过。”陆樾川几口将烧饼吃完,闻言问道。
“是,今年税收多了不少银钱,学堂那边有县中商户支持,我便将一部分用在了惠济堂。”林书阁道。
大燕以孝治国,对老人更是有优待,朝廷甚至颁布政策对7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供给粮食,但人到七十古来稀,这样的政策在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古代社会,对于一些丧失生活能力的老人还是作用有限。
而且贫苦百姓养活孩子不易,一家子若是孩子太多,光是税收便会成为压倒一个家庭的负担,所以古代弃婴、杀婴之事时有发生。
林书阁设立惠济堂,便是想帮一帮这些人。
“老有所依,少有所养,大人这是想造出一座大同之城来?”
林书阁摇摇头,“没那么大志向,也不敢空谈圣人之言,尽力做了便是。”
惠济堂离得不远,大约一刻钟后,两人便到了。
刚走到门口,便看到几名女子从里面走了出来,见二人穿着不凡,上前道:“二位可是要捐善款?”
林书阁哭笑不得,建这所惠济堂时因是县衙出资,他当时随口说了句让手下人省点钱用,县中学堂建得不错是有商户们捐钱的缘故,惠济堂可没这个条件。
谁知这些人竟然当了真,惠济堂从上到下,人人仿佛貔貅转世,这不,见到他们就问他们是不是来捐钱的,这和后世拉投资的有什么区别?
本来惠济堂建好之后,好多商户慕名过来参观,结果被她们声泪俱下地哄着捐了好些钱。好好一个救济场所,被这群人搞得没一个商户敢过来。
“大人怎么过来了?”一名女子听到这边的声音,走了出来。
她长得眉清目秀,穿着一身利落的棉布直裾,看到两名下属竟然拦住了林书阁,连忙让两人退下,“大人莫怪,她们不知二位大人身份,还以为……”
“还以为我们是县中大户,准备趁机劝说我们捐钱是吧?”林书阁笑得爽朗。
女子一听他这样说也笑道,“不瞒大人,惠济堂养着那么多人,也难为她们见到人路过就问。”
陆樾川道:“这位便是大人说过的吴娘子?”
“见过陆县丞。”吴茵上前见礼道。
惠济堂快建好之时,林书阁发布告招收负责的小吏,因不限性别,许多女子也来报名,吴茵更是过五关斩六将拔得头筹,被林书阁任命在惠济堂主管各项事务,因缺人手,吕茵又招了一批女子过来干活。
“大人随我进来。”吕茵做了个请的手势道,另外两名刚知道林书阁二人身份的女子小心地往后退了退。
“都赖你,你还说你见过林大人,刚刚竟然没认出来。”一名女子气愤道。
另一名女子吐了吐舌头,“我也就见过一次,谁让你说门前两人看着像很有钱的,赖你。”
吕茵咳嗽了一声,两人立马闭上了嘴,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惠济堂设有抚幼堂和扶老堂,前面是一片开阔的空地,林书阁本想让人建成后世小公园的样子,但因资金和时间问题,只种了些树,建了几处亭子以供休息。
几人进来的时候,还能看到几名女子扶着头发花白的老人走动,旁边还有一处娱乐场所,是专给幼童设置的,林书阁还别出心裁地让人放了几个跷跷板。
“惠济堂今年才刚开设,便进来了好些老人和孩童,不过我们也仔细筛选了,若是那些不孝子弟不想赡养老人,借着名义送来的一律告知县衙,让大人治罪。”吕茵一边走一边道。
大燕以孝治国,不孝父母在大燕是重罪。
“招来的人也是一一选过的,干活麻利而且照顾有些老人十分有一套。”她笑得有些狡黠。
陆樾川奇道:“这是什么说法?”
几人走到一处屋子,里面传来争吵声,一个声音苍老,说什么也不喝药,还说自己已经好了,不要浪费,让把药留给其他人。
然后传来一名女子的声音,“你要是不吃药病就好不了,好不了你可就住不了这么好的房子了,你看看隔壁老张头一天日子多滋润,吃得好睡得好,生病了就吃药,大夫每次例行把脉都说他还能再活三十年。”
老人立马道:“舒娘子,我喝,我喝。”
陆樾川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吕茵解释道:“这是李大爷,平日里节省惯了,总觉得吃药花钱,不过人不错,只要能动就抢着干活,”她说完又压低声音道:“老张头和他不对付,两人互相看不惯。”
林书阁但笑不语,也不知道吕茵从哪里找的这么促狭的娘子。
几人正说着话,迎头走来一名年轻男子,背着一只医箱,身形有些消瘦,吕茵立马道:“这是县中医馆的孟大夫,过来义诊的。”
见到几人后行礼道:“见过林大人,陆大人。”
林书阁摆手让他不必多礼,“孟大夫医者仁心。”
孟司鸣回道:“些许小事而已,大人谬赞了,与大人所行之事相比,算不得什么。”
他说完便告退,吕茵在一旁道:“大人勿怪,他就这个性子,不过心善,每旬都过来惠济堂义诊,惠济堂去医馆抓药也从不收钱,平日里百姓有困难,也会施以援手。”
林书阁点点头,默默在心里记下这个人。
“大人,边关急报。”有差役急匆匆跑进来道。
林书阁和陆樾川对视了一眼,急忙和吕茵辞别,往县衙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