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逝◎
开明五十三年。
沈谦和与沈谦瑜送别了父亲母亲, 两日之间,痛失双亲,扶棺下葬那一日,兄妹两人哭的不能自已, 被沈家族人拉扯着, 才踉踉跄跄做完了所有的仪式。
根据父母的遗言, 兄妹二人并没有想大操大办,但是仅仅是沈氏一族的族人, 从全国各地回来奔丧的就不知凡几,自发设下路祭的官员百姓从城门口一直跟随到落葬地,就连沈江霖和谢静殊的墓地, 都是皇帝周承翊亲自选的。
周承翊已经感觉到自己天命已到,对沈江霖夫妇的逝世同样感慨万分, 不仅仅赏赐了一块风水宝地作为墓地, 同时更加紧了对太子的培养。
沈氏双星全部回归天上, 世上再无沈江霖和沈江云二兄弟, 也无第一女将钟扶黎、第一位著作等身、育人无数的大家谢静姝。
为了纪念沈江霖夫妇,沈氏宗族决定将为沈江霖夫妇族谱单开,以显其功德。
然而, 这些对于沈谦和与沈谦瑜来说, 都已经不重要了, 最疼爱他们的人已经永远远离了这个世间,如今他们兄妹两人,只剩去路,而无来处。
沈江霖和谢静姝一生只生下了这一双儿女, 沈谦和子肖其父, 虽然从小聪敏, 但是却对仕途不感兴趣,在沈江霖辞官归隐后,就跟着父母带着妻儿,一道游山玩水、参禅悟道,淡泊名利至极。
而沈谦瑜虽然身为女子,却有着很强的进取心,十八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大周朝历史上第二个六元及第的状元,入朝为官,经过二十多年的宦海沉浮,如今已经是做到了大理寺卿的高位,并且隐隐有新一代革新派领头人的架势。
可是哪怕兄妹两人,一个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一个胸怀抱负、立志青史留名,甚至哪怕他们两人同样也已经人到中年,可是他们在父母坟头前却哭的像个孩子。
尤其是母亲是追随父亲而去这件事,都是他们兄妹二人难以提及的伤心事。
原本以母亲的身子骨,完全是可以多活很多年的。
可是在父亲去世后的第二天,母亲就穿上自己最正式的礼服,盘好发髻簪上父亲亲手为她所做的珠钗,静静躺在父亲的身边,再没有醒来过。
等到三月孝期守满,沈谦和怀着沉痛的心情再次来到了“清风苑”。
父母最后的时光便是在“清风苑”中度过的。
沈谦瑜早已出嫁,且作为朝廷重臣,事务繁忙,而他是个闲人,这么多年一直随侍父母左右,可以说,虽然他和妹妹一样对父母无比崇拜孺慕,可是到底还是他和父母的感情更为深厚一点。
如今再入“清风苑”,沈谦瑜这三月来刚刚平复了一点的心情,再次翻涌上来,眼眶不禁就红了。
穿过竹林,迈过父亲亲笔题名的“汪翠桥”,沈谦和忍不住蹲下身摸了摸已经有些斑驳老旧的字迹,过了一会儿才站起身来,几步下桥,便见院子里的葡萄架上的叶子都已枯萎败落了,葡萄架下的躺椅却还在原处静静的放着。
一个晃神,沈谦和便觉得好像父亲还坐在躺椅上,拿着一本书带着老花镜正在看,母亲则是安静地陪在旁边一同看书,还会关心爹的茶杯里还有没有茶,如是没茶了,就会起身给爹续上。
沈谦和一路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书房处,南窗下的芭蕉叶依旧宽大,近日秋雨绵绵,芭蕉叶上不免沾了一些雨珠在其上来回滚动。
沈谦和将窗户支起,默默在书房中坐了一会儿,然后开始慢慢整理起父母亲的遗物。
这个书房是爹娘最长待的地方,沈谦和只要看到是父母批注过的书籍写过字的纸张,都会小心翼翼地收起来。
等沈谦和整理好书案表面,想将这些纸张规整好放到书案上的一个紫檀木匣里的时候,却发现这个紫檀木匣里静静躺着一封信,信上面的字迹极为熟悉,上面写着:静姝亲启。
沈谦和一愣,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是父亲给母亲的信。
父亲知道自己要走在母亲前面,所以特意写信来做交代吗?
只可惜,父亲前脚走,母亲后脚就相随而去,这封信明显没有打开过的痕迹,想来母亲是没有见过这封信的。
沈谦和心中酸楚,揉了揉眼睛,拿出那封信来,坐回圈椅里,开始读了起来。
吾妻静姝: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想来我已经离开这个世间了,但是请你不要为我的离开而太过悲伤,就如同我们曾经所讨论过的那般,若是人有来世,我将在奈何桥边等你;若是人无来世,那么就算你哭的再过伤心,我亦毫无察觉。
静姝,你曾问我,为何当年要择你为妻,这么多年我始终没有给出一个答案,非是没有答案,而是我不知道该如何去说心底最深处的想法,我怕你会笑话我。
你我夫妻数十载,你我相濡以沫,生儿育女,你总说我是世上第一聪明人,惯会洞察人心、走一步想十步,所以你想不通为何见了你一面后,我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其实是你不知道,我与你谈过之后,我便被你身上闪闪发光的灵魂所吸引。
好皮囊者,世间千万;闪光的灵魂,千万里挑一。
遇见你,同样是我的幸运。
当时的我,同样肤浅愚昧,看到的只是你无数优点之中的一个,便以为已经看清楚了你的全部,认为与一个有趣的人生活在一起,总比与一个毫无想法、说不到一起去的女子在一起要好。
可是我完全忘了,人是可以成长的,可以变化的,你比我以为的、想象的要勇敢坚韧的多,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困难你都与我并肩作战,从不曾退后半步,我曾私以为自己是你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并以此沾沾自得,但是后来的你,更加包容、更加成熟,哪怕是一些我所不容于世的想法,你却都能接受我、理解我,成全我。
我们之间的关系,并非仅仅是夫妻、是爱人,更是亲人、挚友和伙伴,我们之间的思想与灵魂可以无限的接近彼此,有时候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领会彼此的心意。
你二十五岁生下我们最爱的长子,二十八岁生下最疼的女儿,在世俗人看来我功成名就、儿女双全之际,本应该继续在仕途上砥砺前行、为子孙后代铺设道路,可我却说我要放下一切,云游四海时,你只想了一天就回答我说,你陪着我,你也想看看这个大千世界,对充满冒险的未来兴味盎然。
可是那不仅仅是我的仕途,更是你的事业,我一向知道你在云南这片土地上挥洒了比我更多的心血,只是因为我是丈夫是男子因而笼罩了你的光芒罢了。你却在交代完事物后,跟着我说走就走。
我当时想,只要你犹豫、你劝我,那我就再留几年吧。
可是你洒脱至极,拿得起放得下,让我深感钦佩的同时,当时唯一想到能和你的比肩的人,便是我曾经练书法时的授业恩师高斗南先生,你们一样心性豁达,是我所不能及且羡慕之。
我总说我要当个闲散之人,参悟人生,可是很多时候我觉得我自己的所作所为更多的是一种形式,而非你们这般人天生就有一种可以放下的心,你比之我,更加纯粹。
这样的你,如此闪闪发光,从内到外的每一处都吸引着我的全副心神,我如何不能于千万人中找到你?我如何能不爱慕你?
当我今日提笔写下这封信的时候,我想哪怕便是佛家所言,这个宇宙真的有三千世界,三千世界中都有沈江霖,那么不管这个沈江霖是何身份、是何样貌、是何性格,这些我都不能确信,我唯一可以确信的是,若这三千世界中有你,这么多的沈江霖想必都会被你吸引,无一例外。
我们已成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我想除了死亡,再无任何事情可以将我们分开。
而今,我的生命即将要走向了终点,我们还是要到了分别的时候,但是静姝,不必为我伤怀、更不必为我流泪,与你在一起的每时每刻,我都是感恩且幸福的,这便是无憾了。
我想人生无憾,世上再没有比我更幸运的人了。
如今谦和与谦瑜均与成家立业、成熟稳重不输你我当年,你身子骨硬朗,更该和子女安享晚年、共度天伦,以汝之豁达心性,坦然接受生死想必是不难的。
如今的我,越发的糊涂了,思维经常混乱、前言不搭后语,再不是你口中的天下第一聪明人了,我不怕自己忘事,我只怕自己忘记你、忘记我们的曾经,今日我尚且神清目明,尚能执笔写信,谨以次信解惑你曾经的一点小小疑问,也是回顾我们五十三年之情感。
再往后,或许我的身体会一日不如一日,我的脑子会越来越糊涂,那么就当我今日的这封信便是清醒时刻的沈江霖之告别。
吾爱静姝,如山川日月,恒无停歇。
开明五十二年秋
沈江霖亲笔。
沈谦和的眼泪不断地从眼眶中流了出来,害怕滴落到信纸上,沈谦和立即将信纸放下,掏出手绢擦干了眼泪,然后才将信纸细细折叠好放了回去。
父亲早在去年感觉到自己头脑越来越不清醒的时候,就写下了这封信,回望了他们五十多年的情感,想要让母亲解开心结,更加坦然地接受父亲即将到来的离世。
沈谦和心中既有沉痛又有释然,他当时不解母亲为何如此急切地要抛下人世间的一切,要和父亲在地下相会,可是今日无意间读到了这封信,他才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父母之间的爱。
哪怕母亲没有读到过这封信,想来母亲也一定是知道父亲的所思所想、了解父亲的一切的吧。
沈谦和一直觉得,他拥有这世上最好的父亲和母亲,他们教会了他一切的学问,更教会了他如何去爱人、去珍惜、去宽恕,他甚至不用去刻意领会,天然就知道在这世上,弱水三千他也只会取一瓢饮,只因为他父亲待母亲便是如此的。
他如今只祈愿,这个世间真有轮回,确有转世,那么父亲母亲一定会在另一个世界或是另一个时空,再次相逢相爱。
沈谦和将信收在怀里,他要再给妹妹看一遍后再收藏起来。
沈谦和在书房内整整呆了一整天,将所有东西都收整完毕,这才关上了这处书房的大门,落了锁,轻易不让人进去,更不能动里面的东西。
这是父母留给他和妹妹最珍贵的遗物,他定是要保留好的,若是可以,他想最好若是哪一天他死了,能将这些作为他的陪葬,那他在黄泉路上,也定不孤单了。
【作者有话说】
这篇文的女主出场之后,其实又一次被许多人不喜欢,但是因为这是一开始就设定好的,所以我还是尽量按照最开始的大纲设定将她写完整了,上一本女主因为大家的不喜,砍掉了很多出场镜头,导致那本书有很多的遗憾。
其实我是很喜欢谢静姝这样的人,本也是想写她的成长,但是因为篇幅受限,再加上这本是男主视角文,所以必然会少了很多她的笔墨,但是她仍旧是有一条完整的成长线的,从不被人重视的庶女,到找到自己的道路,在自己的领域闪闪发光,过往的苦难化为云烟,成就一个全新的自己。
这本书里最重要的就是沈江云X钟扶黎,沈江霖X谢静姝两组CP,我也一直在寻找如何在剧情流事业文里安插感情路线,能够两者都写的好,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除了我本身笔力不够好,刻画的不够好,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我总是怕,怕主角是有缺点的,不够让大家喜欢,怕被骂被质疑,落笔就有了形变,可是主角没有缺点,就导致了他在性格塑造上没有很好的着力点,这也是我最后总结下来,沈江霖X谢静姝这对CP不够有张力的原因之一,而沈江云和钟扶黎作为配角,我就没有那么多顾虑,反而写起来更为顺畅。
在下一本书中,我会更多学习揣摩,弥补这些不足,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好的看文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