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25章

回县衙府的路上, 传话的童子将衙门里发生的一切告知于他,陆久安笑骂道:“确实该罚!这么蠢,不分青红皂白就随意树敌, 谁教他们这么办事的。得亏他们受人之托没有当场发作, 要是人气跑了我上哪儿再找去。”

但与此同时,他心里也缓缓涌过一股暖流, 衙役此举对他的维护之意甚浓, 他哪里感觉不到。

“现在是谁在接待那群人呢?”

童子道:“是韩将军。”

陆久安笑乐了。

堂堂镇远大将军跑去接客, 就他那满身的煞气, 还不得把他客人给吓跑了。

陆久安的担忧不无道理,此刻殿堂里噤若寒蝉。尽管韩致已经刻意收敛了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强大威势,不知怎么的,几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恁是不敢与其目光交汇,只一个劲儿端着桌上的茶杯猛灌。

好不容易听门口的衙役大喊一声:“陆县令到了。”

几人才敢松一口气。

为首的沈途抬头看去, 只见进来的人霁月风光, 面如冠玉, 登时愣住了。

这......这应平的县令长得未免太好看了些吧,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的公子哥呢。

正这么想着,沈途突然浑身一个激灵,他这才发现,那位一直面无表情的韩将军, 目光如刺一般射过来, 直叫他背脊发凉。

“久安。”韩致起身迎向他,用手轻轻碰了碰他脖子上火星子溅伤的红痕,皱着眉道:“那窑炉高温难耐, 有什么事交给手下的人去办就是了,何必亲自跑一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不重视不行。”提到此,陆久安压低声音兴奋道:“出了好东西,待会儿与你细说,你先退开。”

韩致走到一旁的太师椅坐下。

“让诸位久等了。”还未照面,陆久安客套的话就已经说出口,只是在见到殿堂里坐着的几位时,顿时明白赵老三他们为何会有那些反应了,这群人身上肌肉横生,面上也是凶神恶煞,不怪赵老三反应过激。

但他毕竟不会以貌取人,心里这般思量,面上却挂上和煦的笑容迎上去。

韩致则坐在旁边,手指漫不经心戳着腰间的叶子小刀,一边神色不明地盯着陆久安与几个大汉寒暄。

陆久安礼贤下士,态度随后,沈途等人起初还顾忌着旁边那个长相凶悍的男人,到了后面,就彻底沉浸在双方的交谈中。

陆久安寒暄了没两句,火急火燎进入正题。

“……拟建的码头,要方便人员上下和货物装卸,可能还需应对舟船修理和维护,倒时候必定舟车辐辏、商货集散。”陆久安把自己最初的想法要求一一道来,又拿出舆图指给沈途看。

“依你多年的经验来看,选址在这儿合适吗?”

沈途凑近看了看,道:“不好说,单单舆图看不出来,码头选址不仅要考虑农耕防洪,还得湾阔水深,这样可以消弭水流的影响,上下货物更方便,也不影响进出船只的停靠,我得现场勘察一下。”

这话一出口,就知有没有。陆久安非常满意,果然术业有专攻,像他这样的门外汉哪里考虑得到这些。

主簿吴衡亲自领着一行人,带上工具绕着应平湖泊泽川走了一圈。学政亲自开口找通判求来的人,那自然是一等一的好手,这群汉子仅仅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摸清了整个大小江河,沈途选了一个合适的地址,与陆久安当初看好的位置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接下来就是打木桩做地基。”沈途将婴儿手臂粗的麻绳挽了一圈套在手上,“当然,最先还是要投小石子消除软泥的影响,这样才能万无一失,否则后面垒砌石块不牢靠。”

说到此,沈途微微停顿,陆久安主动询问:“可是有什么难处?”

沈途犹豫良久,方才说道:“来的路上,我等见识了水泥路,听说是用粉末兑水直接浇筑而成,方便快捷得很。”

陆久安闻弦歌而知雅意,点头接道:“的确如此,水泥是由专门的水泥工厂生产的,现在应平家里比较富裕的百姓,也会用水泥建房。若是你想用,我给工部胥吏打声招呼,只是你必须得仔细了解水泥的功能之后方能使用。若是水灰比没达标,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倒时候修一堆豆腐渣工程出来,名誉损害事小,造成安全事故事大。”

沈途痛快地答应了:“陆县令为人大度,小的佩服。”像这种独家秘方,谁不是藏着掖着,陆大人却愿意拿出来分享,实在是难得。

陆久安不以为意:“知识是大家的,共同探讨方能进步。”

沈途语气愈加诚恳:“陆大人派我200人手,两个月的时间,我就能交给大人一个结实完善的码头。”

其实像应平县这样的偏远地带,本来无需这么长的时间,随随便便建造一个普通的渡口应付了事也成,然而就这几天的勘察,发现这个地方远归远,地域却着实辽阔。

应平拥有这么得天独厚的优势,又听了陆县令对应平未来的畅想,他就忍不住想深技远虑。

应平欣欣向荣已是大势所趋。

开展水运势必带来码头的繁荣,商泊要津之处,东来西往,人众聚集,绸缎、茶叶、瓷器、商盐都要从此过。码头兴盛发展到后来,势必会形成街市,最后说不定会修道镇场,若是今日囫囵修个渡口,到时候肯定会有诸多限制。

沈途提的这个要求,却让陆久安有些为难。

原因无他,前些日工部司匠修旅游设施就招了一批工,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凑齐那么多人。

吴衡适时站出来:“陆大人无需担心,今年来应平的百姓突然增多,200人,一天就招满了。”

陆久安心中大定,他想了想,也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应该是多亏了《每日要闻》在外面的影响力。

应平如今形势大好,自然会有很多源源不断的百姓来务工赚取补贴。

倒是沈途多看了陆久安一眼,陆久安疑惑:“沈工长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若是我能办到,都可以满足你。”

沈途听闻便道:“陆大人,小的粗人一个,快人快语就直说了,应平修建那么多工事,户部一时拿得出那么多银两吗?”

“……”陆久安。

沈途自我评价没毛病,确实是快人快语。

户部钱粮乃一县的财政,岂能轻易告知毫不相干的外人,结果这位整天和泥巴木头打交道的老实人,直接给问了出来。

这可不是单单开罪人的事了,若是较真,说不得还能按个窥隙问政的罪名!

不过陆久安到底经历过透明办公的时代,因此毫无芥蒂:“沈工长无需担心,应平府里还是有余粮的,旅游设施皆由应平富绅捐建,不用花一分钱。”

沈途愣住了,“他们……他们愿意?”

就他所知,富绅个个都是钻进钱眼子里的豺狼虎豹,算盘打得比谁都要精,要从他们手里抠钱,实是比登天还难。

“自然是心甘情愿的,难道我还能强抢不成。”陆久安不由失笑。

至于如何说服那群富绅捐建,他也懒得细说了。这些事陆久安也不是第一次做,应平富绅早已熟悉。互惠互利的好事,那群富绅自然是抢着做。

但沈途还是很惊讶,瞠目结舌半响,方才磕磕碰碰道:“那码头可不可以也......”

陆久安笑着摇头:“过犹不及。”

就算是羊毛,那也不能可劲得褥,至少在新的富绅出现之前,最好还是歇一歇,别给褥秃了。

沈途和其他负责修建码头的人从殿堂出来后,长松了一口气。

他们在江州府好好做着事,接到通判手谕要远赴应平,本是带着五分不愿,五分忐忑,现在见应平的县令如此平易近人好说话,想来接下来的日子不仅可以和平共处,还可以得到不少金钱之外的好处。

有几个机敏点的汉子道:“应平准备兴建漕运,想来本地官府对造船水路一窍不通,到时候可以承揽下这个活。”

沈途没有说话,若有所思。

……

吴衡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招来了200个工人,沈途当天就将人领走了。

这群人踌躇满志,因为他们知道,一旦码头建成,肯定会需要装卸货物的脚夫,拉船绳的纤夫,诸多营生的方式应运而生,到时候不愁找不到活计。

吴衡把人员名单交给陆久安,喘着气道:“县城门口被各种各样的告示贴得乱七八糟,差一点没找到。”

韩致伸展长臂当先接过来。

他看着这份名单,恍惚记起修理河道之初,他的名字也如同这般被写在一纸文书上。谁能想到,命运的红线就此将他两人绑在一起。

韩致看完以后将名单递给陆久安:“以后这样的告示只多不少,久安,你有没有想过,建一个专门招工的地方。一些寻求营生的百姓可以在那里按图索骥,寻找自己适合的活计。”

陆久安豁然抬起头看他:“你是说人才市场?”

“人才市场?”

陆久安激动地拍案道:“就是你说的,专供百姓找工作的地方啊,建了这个市场后,应平那些需要招人的商户,就可以到市场缴纳一笔金额做登记,需要什么人手,工钱几何,地址在哪里,一目了然,市场负责分门别类,找工作的百姓可以根据需求接下活,方便快捷。”

陆久安越说越兴奋:“韩朝日,你如何想出来的?”

这种资源整合性服务在后世已经非常普及,然而当下却难得一见,必定是思维超前头脑灵活的人才会有此考量。

吴衡不自在地咳嗽一声,陆久安这才注意到,自己兴奋之余,一时不查,那个两人打情骂俏他才会叫的名字竟这么脱口而出了。

陆久安不自在看了韩致一眼,发现他整个人肉眼可见的僵住了,心中又暗暗发笑。

韩致清了清喉咙,正儿八经道:“这种招工接活,我哪里懂得,不过是随口一提。可是照你如此说,有一个问题我不明白。”

陆久安现在心情好得很,他转身落座,道:“愿闻其详。”

韩致专注地看着他:“那些商户凭什么愿意缴纳一份金额给市场,他们自己也能招,何需白白浪费钱。”

“你说得没错。”陆久安再次为他一针见血的问题颔首夸赞道,“人才市场不强制执行,谁又愿意中间商赚差价呢?可是若我说,人才市场可以为双方作见证签订协议,若是任何一方利益受损,比如用人掌柜恶意克扣工钱,工人卷财潜逃,人才市场可以代为追责,并计入应平的征信系统,为他们规避不良风险,那时待如何?”

掌柜可以克扣工钱不用多说,这种事时有发生,至于工人卷财潜逃,也不是没有过,去年陆久安就审过这样一宗案子,是一家丝绸庄东家托人写的状子,说是他年底盘账时发现不对劲,结果还不待他找掌柜问责,掌柜当夜就拿了店里上好的布料,天不亮就启程跑路了。那账盘查下来,自然也是掌柜中饱私囊吞没的。

状子递到衙门,陆久安寻当值的衙差回忆,确实有那么个富态的人,穿金裹银离开了应平。

贼人已经离开应平不知所踪,作为县令的陆久安有心想要为他寻回损失也无计可施,这个案子最终不了了之。

然而有了人才市场见证作担保就不一样了,若是人才市场没有审查到位,可以代其承担,免去了大部分的人的后顾之忧。

人才市场背后依托应平官府,现如今应平县衙在百姓心里的公信力日益高涨,想来会取得大部分人的认同。

“再说了,做人才市场也不是为了捞钱,是为百姓谋求生计。一开始人才市场又不收中介费,而且这种地方多方便呀,又不是所有人都能马上找到合适的活计,有人才市场帮他们做筛选,百姓可以省下不少功夫做其他的事,何乐而不为?让他们知道好处并习惯以后,这件事自然而然就水到渠成了。”

吴衡旁听了全程,对陆久安大胆而新奇的想法感到敬佩。

韩致哑然失笑:“你这套法子,若是没多少意外发生还好,要是如你所言,光是代为担责就能将你应平财政赔光。”

“他们敢!”陆久安一拍桌沿,恶狠狠道:“要是真出那样的事,就让他们感受一下本县令的雷霆手段。”

角落传来抑制不住的低笑声,却是吴衡捂着嘴在偷乐,见陆久安双眼瞪过来,吴衡赶紧收敛神色:“陆县令是下官见过的最随和的大人了,唯一一次见大人动怒,还是夜审赵老三那次。”

韩致不明所以,陆久安便当成趣事讲给他听,韩致扯着嘴角道:“这倒让人着实想象不到,赵老三以前竟然是这样一个混账。”

陆久安越发觉得这事可行,当即就要回吾乡居写方案,韩致用指骨敲了敲椅子:“我刚才说的,你还是要考虑一二,纵使有再强硬的手段,也不能完全杜绝,想要万无一失,还需谨慎考量。”

陆久安点点头:“我知晓。实在不行,倒时候分长工和短工。”

“长工何解?短工又何解?”

“短工的话,雇主把佣金给人才市场,转由人才市场代为支付给工人。”这个方法其实和游戏系统里的那套佣兵的赏金任务异曲同工,“长工就依托征信系统。”

韩致一点就通:“这个法子也可行。”

“我还要琢磨琢磨。”陆久安抬头看吴衡,“到时候把这事交予你来办。”

主簿是县衙的二把手,必要时候得独当一面。

吴衡嘴巴张张合合,半响没凑出一句话来,陆久安何时见过他这般,眉毛一挑,问道:“不愿意?”

“陆大人。”吴衡鼓起勇气,“下官想跟随沈途他们去看看如何修码头。”

陆久安半响无言。

他亲自挑选的主簿年轻有为张弛有度,只是这职业病看来一时半会儿是改不了了。

“也好。”陆久安挥了挥手,“既如此,我便把这差事交给吏部来管。”

史房胥吏主管人事档案,人才市场的事与此也倒差不差了。

这大堂本是专门为待客所设,装点得富丽堂皇,陆久安不是很喜欢这风格,平日里很少踏进来,眼下吴衡跟着离开以后,陆久安也不愿多待了,思来想去,叫下人把杯盘收拾好,和韩致朝食堂走去。

韩致不紧不慢缀在他后头:“之前久安说,窑厂出了好东西,不知是何物?”

陆久安闻言,扶了扶额头:“差点把这事给忘了。东西我装匣子里放吾乡居了,你先去食堂等我会儿,待我去取来。”

“不急,先吃饭。”

食堂的饭菜向道镇当初也尝过的,对食堂掌勺的厨子赞不绝口,后来连着几日都没去醉风楼,跟着整个县衙吃了好几顿伙食团,直言回广木也让府里效仿这么做。

这次从江州府下来的沈途几人的吃食,也是由这里的饭菜打包由人送去的,三菜一汤,荤素搭配,分量管够,还有饭后水果,营养分配得很均匀。

吃过饭,陆久安迫不及待拽着韩致来到吾乡居,他打开一个黄木匣盒,从里面掏出一个晶莹剔透的物什递给韩致。

“水玉?不对。”韩致心头猛得一跳,拿起冰凉的卵状之物仔细端详,“无色琉璃。”

“是的。”陆久安得意洋洋道,“我们为这物取了个别名,叫玻璃。”

当日他叫人去饕餮山挖了不少硝石回实验室,结果他期待的火药没制出来,竟然阴差阳错,叫封敬先把玻璃给捣鼓出来了。

所以封敬那边一派人通知,他就按捺不住跑进了窑厂。

“玻璃。”韩致转动手里精巧的物件,他掌心的细纹透过此物清晰可见,“不是偶然得来的,是烧出来的?”

韩致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和玻璃相仿的水玉便是天然矿石。

水玉又称水晶,因为含有不同矿物色素,因此会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而透明的水玉及其稀有,因此更加珍贵。

“千真万确,确实是烧制出来的。”陆久安意味深长道,“你可不要小瞧这东西啊,用处可大了。”

眼下窑厂还没熟练掌握其工艺,烧制出来的成品参差不齐,他本来想给教室装上明亮的窗户,照此看来没法立马实现了,不过做一个镜子出来还是绰绰有余的。

他早就受够了古代的镜子,大周使用的是铜镜,顾名思义,就是铜器铸造打磨而成,根本就没效果,人影模模糊糊,连他眼角那颗痣都看不清楚,陆久安用过几次以后就弃如敝履。

现在玻璃发明出来以后,只肖镀银就能得到一面清晰可鉴的银镜。

“单是玻璃已经让人趋之若鹜了,若是世上还有这样的镜子存在……”韩致眼神复杂地看向陆久安。

韩致心里有太多的疑问,但不知为何,对陆久安身上的秘密,他却不敢轻易问出来。

陆久安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都是封敬的功劳。”陆久安眼神闪烁,被韩致这样看着,连接下来想说的话都不知该如何宣之于口了。

他本身兴致勃勃想与韩致分享望远镜的事,若是有了望远镜,韩致行军打仗无异于如虎添翼,现在只好搁置一边,到时候作为惊喜送给他罢。

他一时有些不自在,他穿越的秘密一直横亘在两人之间,长此以往,会不会因此生出间隙。

吾乡居一时有些沉静。

还是韩致率先打破这凝滞的气氛:“久安手里有太多稀奇古怪之物,他日皇兄知晓了,定会让我讨要一份。”

“陛下是九五至尊。”陆久安舔了舔嘴巴,“世间至珍至贵之物,合该呈献给陛下。”

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应平天黑得就不是那么早了,陆久安却在吾乡居枯坐了大半时辰才回卧房,韩致已经神色如常,两人心照不宣地避开之前的话题,静静躺在床上。

第二日韩致醒得比往日早些,陆久安穿着薄衫到场地时,韩致已经训练得汗流浃背,不知不觉,他已经习惯了这个男人一举一动,有时候觉得他流着汗水的模样都格外性.感。

韩致喘着粗气把红缨长枪往旁边的木桩一掷,长枪深入枪痕遍布的木头,枪柄微微颤抖。

“醒了?”

“今日怎么起这么早?练多久了?”

“练了两套,有些热,起来冲了个澡。”韩致揽过他吻了吻额头,手臂上的汗珠顺着肌肉起伏的纹理滴落在陆久安袖口上。

“还去跑步吗?”陆久安问。

”走吧。”

晨练结束,陆久安吐出一口热气,对韩致道:“你先回去吧,我要找蒋方说个事。”

来到衙役集合的地方,江预昂首挺胸正在做收队结语,见陆久安径直走来,忙让到一边。

陆久安抱着双臂道:“蒋方出列。”

蒋方排在后面,他从衙差队列里小跑出来,规规矩矩站稳了,其他衙役目不斜视,脸上却不禁露出欣羡的神色。

果然,蒋方跟着陆久安走到林荫树下,只听陆久安平静的声音缓缓道:“应平的旅行社正式成立,你之前跟着沐小侯爷踏遍了山水风光,沿途又留下景点标牌,想来对这片土地已经了如指掌。现在授予你旅行社社长的职位,往后你的工作重心就是培育导游,专门负责旅游接待。”

蒋方喜不自胜,陆久安道:“先不要急着高兴,眼下你需要根据沐蔺写的游记,设计规划初不同旅游路线。”

蒋方虚心求教:“陆大人说的旅游路线,该依照什么来设计。”

“根据时长,出游目的和旅游团人群。”陆久安一边回忆着自己曾经报过的旅游团一边为他讲解,“如向学政、颜夫子、秦太医这些上了年纪的人,体力跟不上,那就不适合山路崎岖陡峭的地方,而且他们只出游一天,那你设计的路程就不能太耗时……”

蒋方这才知道,导游这份工作听起来简简单单,其中竟然还涉及这么多学问,不仅要为他们讲解本地民宿文化以及沿途风景,若是某些旅途时间较长的,还要合理安排好交通食宿。

“导游工作繁杂……”陆久安话出未毕,蒋方一脸严肃道:“不繁杂,我喜欢做导游,大人放心,你交代的事,小的必定督办完成。”

陆久安对手下很信赖,况且经过上次的带队,陆久安对他的能力也很认可:“好好干,若是应平旅游做成了,少不了对你的奖赏。”

蒋方欢喜应下。

陆大人出手大方,他自然知道县令大人的话做不了假。

“《每日要闻》在江州传播开来,向学政离开的时候又领了几份带回广木,今日不同往日,你也看到了,应平多了很多陌生的面孔。春雨过后,势必有一群为了踏青的游人会选择应平。所以你得尽快完成,到时候旅游社派人驻守在城门口,给来往游人发宣传单,若是他们感兴趣,你们就要立马开始工作。”

时间如此紧迫,蒋方反倒被激发出无限动力,他行了个礼,中气十足道:“必不负大人所托。”

“这样最好。”陆久安拍了拍他肩膀,笑眯眯道,“有奖有罚,到时候我要让旅游团的游人写服务评价,若是叫我知道你手底下的人干了出格的事,惟你是问。”

能有什么出格的事……蒋方不以为意。

陆久安看他这样,不忍心告诉他,旅游业发展久了,免不了会生出一些黑心导游,他们仗着手中的权利拨弄是非,谋取不正当的权利。

罢了,哪个行业没有磕磕绊绊,经历得多了,自然就日臻成熟了。

陆久安回到吾乡居,韩致已经换了一身玄色锦衣长衫,正大马金刀坐在陆久安那张办公椅上,眉眼下压,目不转睛看着手里的信件。

“云落来信?”

韩致抬起头来,把信件递给他:“晋南来信,沐蔺写的。”

作者感言

满座江南/渡双星

满座江南/渡双星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