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045章

沐蔺笑嘻嘻地看着陆久安:“府上没有女眷, 看吧,用个粉找到膳夫那儿去了。”

陆久安瞪他:“我入冬才及冠,况且不立业何以成家, 女眷什么的休得再提。”

沐蔺无辜地举起双手:“我可什么都没说, 本世子还是想要保住双腿的。”

陆久安不懂他为什么又扯到双腿上去:“今日就不劳烦沐小侯爷跟着在下了吧,江州府光明正大来人, 应该出不了什么问题。”

沐蔺亦步亦趋:“那不行, 你要是出了什么事, 我就不单单只是双腿保不保得住了, 恐怕性命堪忧。”

陆久安后面缀着沐蔺和陆起两条尾巴,他们到候客厅没多久,几个面容整肃身材高大的人走进来,当头一人开门见山道:“陆县令,我等前来通传知府手谕, 请你前往江州述职。”

说是请, 语气和趾高气扬的态度可一点也不客气。

果然!与韩将军猜想的分毫不差, 陆久安想起韩致走之前千叮咛万嘱咐的话, 视野不着痕迹地扫过陆起,突然闷声咳嗽起来。

陆起不愧是和他朝夕相处之人,默契十足,他拿过水杯递给陆久安, 苦口婆心地劝道:“大人, 您昨日都咳血了,确诊病房里那待的都是症状严重的病患,您每日亲自跑一趟, 陆起实在是担忧您的身体。”

陆起这话说得半真半假,脸上的担忧却是情真意切, 传令官惊呼一声,双腿非常夸张地齐齐往门外退去。

陆久安喝了水,虚弱一笑:“对不住啊这位大人,本官也不知是染了风寒还是疫病,这两日咳嗽得厉害。”

传令官即使戴着口罩,此刻还要分出一只手来捂住口鼻,深怕一不小心沾染上看不见的邪祟:“你每日都要去疫区?”

陆久安愁苦:“大人也看到了,应平辖地因为疫病去世的人每日剧增,尸首一具具的抬到郊外烧掉,每天光是焚烧的黑烟把周围的树都着成了墨色,身为应平的县令,本官着实心痛,不去看一看,我愧对陛下和黎民苍生啊。”

传令官脸色难看:“每日都要死人?”

陆久安道:“是啊,尸首就在城北的郊外烧掉的,各位大人来的时候没看到吗?”

传令官听到他这么讲,只觉得今日从走城东方向进来实在是再明智不过的选择,不说途径那处,胆小的人就是远远看上一眼,回去之后非得噩梦连连。

怪不得街上到处没人,说不定都快死光了!

陆久安双腿无力,他撑着陆起的手站起来朝来人靠近:“还要劳烦这位大人代为回复,请容许本官缓上一两日,若是风寒还好,如果是疫病,就怕带到了江州,到时候一发不可收拾,本官罪过就大了,大人你说是与不是?”

身材高大的六个人被陆久安清瘦的身躯逼地连连后退,他们光顾着躲避陆久安,对他说了什么已经不在意了,到了最后陆久安说什么只管应声便是,丢下一句“陆知县保重身体”,屁滚尿流地落荒而逃。

沐蔺把扇子往桌子上一丢,拍着巴掌笑地上气不接下气:“哈哈哈,陆大人,精彩啊,我当初看到你的第一眼怎么会觉得你是个清风朗月的名士君子,要我说,这十二生肖就该多一肖,你是属狐狸的吧?”

陆久安毫不客气地接下这一怪诞的评价:“沐侯爷谬赞了,不过我今日虽然说的夸张了一点,真正的形势确是半点不容乐观,我给府上定的规矩是每个人都需要戴口罩,小侯爷还是防微杜渐的好。”

沐蔺笑容慢慢消失了:“陆县令提醒的是,我自认为还是阎王爷手段厉害一些,不敢拿身体托大。”

陆久安近期又抽了个时间进办公室兑换了两本关于传染病治理的书籍,再结合21世纪疫情防控政策把病人分为确诊、密接、次密接,来进行更为细致的隔离治疗。

这样一套防疫手段要实施下来,最艰难的条件就是人手不够,承担流民的每日三餐需要人做,做好了的饭菜需要人派发到病迁坊,隔离病人需要人维护秩序,说来说去,最终还是绕不开人口二字。

衙役统共只有60多人,起早贪黑也完不成如此庞大的工作量。

陆久安没有办法,他只有抱着姑且试一试的心态,让衙役挨家挨户的招自愿者。

所谓自愿者,不仅要承担被染病的风险,辛苦工作以后还没有报酬,陆久安原想着能超过十个人就很好了,没想到应平的百姓再一次给他带来了惊喜。

200多个自愿者高低不一站到县衙府上听候差遣,他们中的人有些是因为家人被带到了隔离点,有些人全凭着一腔热血,还有些人是受了应平县衙恩惠的流民,舍生忘死只为了尽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我相信,应平因为有你们这群人,这场同疫病的殊死较量中必将取得胜利!”陆久安让衙役给每一个志愿者派发赶制出来的简易防护服、口罩及消毒喷壶。

喷壶自然是由谢怀凉按照陆久安提出来的思路设计出来的。壶是收购的葫芦和竹子组合制成,因为材质和现代使用的塑料瓶没办法相比,酒的挥发性会导致使用浪费,消毒的液体就换成了醋。

这批志愿者很快就投入工作中,有了他们的加入,从疫情刚出现就奔赴前线工作的衙役得以轮岗休息,很是松了一口气。

按接触程度划分隔离治疗果然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传染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不过确诊病患的用药却没有进展,患者的病情起起伏伏,陆久安为此连续不断写了3分状奏加急上报朝廷,当朝天子如果有心,一定会下旨意派大夫紧随巡抚史之后到达。

有一天下午,陆久安像往日一样前往治疗点视察疫病情况,治疗点抬出一具盖着白布的尸体,陆久安看到门口立着一副拐杖颇为眼熟,心里涌出不详的预感,忍不住拦下志愿者。

他指着那副拐杖问道:“可是这位死者生前使用过的?”

志愿者工作了这么多天,已经适应了每天有人悄无声息离开的事情,他回忆了一小会儿,老实回答:“这人年轻时腿受过伤,走路一瘸一拐的,那副拐杖确实是他的。”

陆久安手抖到无法自控,他费了好大的力气把死者的白布掀起来,看到一张形容枯槁白发苍苍的脸,是他!当日那位笑容和蔼的老者。

心中的猜想得到证实,陆久安心中震痛,只觉得呼吸困难站不住脚。

“大人有什么吩咐尽管说,我等都是捡来的一条命,大不了把这条命还给你,我毫无怨言。”

不久前说过的话还言犹在耳,说话的人却已经溘然长逝。

这位全力支持他的老人,挨过了饥荒,忍过了长途跋涉,最终没有熬过这场灾难。

“大人,你没事吧?”志愿者见陆久安瞳孔骤缩,脸色苍白,关心地问道。

陆久安两次张了张嘴,都说不出话来,他极缓慢地摆了摆手,扶着墙壁慢慢蹲下来。

“大人,大人!”

陆久安头晕目眩,眼前发黑,他耳边回荡着不同的声音,睁着双眼辨认了好一会儿,才看到眼前放大的脸是陆起。

陆起将陆久安一把背到背上,往石大夫所在之处赶去,一边急行一边焦急地大喊:“石大夫,快来呀,大人......大人突然癔症了。”

“哎哟。”石大夫回头一看,“大人这是怎么了,你慢点慢点。”

几个童子帮忙把陆久安从陆起背上卸下来,石大夫扒开陆久安的瞳孔看了看,又搭上手诊了诊脉,最后用拇指在人中穴狠狠掐下去。

陆久安幽幽转醒,转着脑袋看了一圈,陆起仿佛劫后余生,红着眼眶轻抚陆久安胸口。

“连日积劳,忧思过重。陆大人,你也要好生休息,不要太过担忧啊。”

陆久安失魂落魄:“我失言了,石大夫,我向他们承诺过,不会放弃他们。但是一个个人在我面前死去时,我却无能为力。”

石大夫叹了一口气:“生死有命,照你这样说,老夫才是万死难辞其咎,作为大夫,眼睁睁地看着病人被病痛折磨而死,我专研了那么久,依然对这个疫病束手无策。”

陆久安转了转眼珠子:“石大夫尽力了。”

石大夫问:“听说陆大人已经将疫情奏请朝廷,天子会派太医来应平吗?”

陆久安木然地摇头:“远水救不了近火,来不及的,这些病人等不起。”

石大夫紧抿着嘴角迟疑不决,突然闭了闭眼,呼出一口长气:“算了算了,老夫知道眼下或许有一人能拯救这困境。”

陆久安眼睛里慢慢燃起亮光:“石大夫请说,不管是谁,我倾尽所有将他请来。”

石大夫道:“陆大人可记得你曾经提到过的秦技之。”

陆久安的脑袋此刻犹如一团糊浆,他思绪良久,脸上一片空白,石大夫提醒道:“你曾说与我听的噎食的急救之法,你说创立那法子的是一位叫秦技之的后生。”

“是他?他有法子?”秦技之这么年轻,经验丰富的石大夫都黔驴技穷了,莫非此人是什么潜心修行的出世天才?

石大夫摇了摇头:“非也,秦技之有没有法子我不确定,如果他父亲尚在人世的话,一定可以研制出治病方子的。”

陆久安燃起的希望又熄灭了,看到秦技之的时候他是一个为生活所迫无以为继的流民,如果家中真有一位本领了得的父亲,为何抛下一身精湛医术让儿子到工事做这等粗活。

他问道:“为何如此肯定他父亲能行?”

石大夫摸着胡须回忆起往事:“秦家世代杏林,曾经在江州颇有名气,到了秦技之曾祖父那一代,得贵人提拔,举家搬至晋南,听说入宫进了太医院。二十多年前,秦家带着尚在襁褓的麟子回乡祭祖,在江州义诊的时候老夫有幸攀谈一二,那婴孩名讳就是技之,父亲秦昭年纪轻轻官至太医院副使,可见医道高明。”

陆久安喃喃道:“太医院的?那不就是御医吗?”

石大夫叹气:“只是不知道此秦技之是否是彼秦技之了,如果是,就算只从习了他父亲医术一二,应该也难不倒他。秦昭本人在此地的话,更是十拿九稳。”

陆久安目光坚定:“是与不是,看了看登记名册就知道了,谢石大夫为我指明道路,只要有一丝希望,我都要争取抓到手中。”

作者感言

满座江南/渡双星

满座江南/渡双星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