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3章

凌晨暮色 初禾 2794 2025-07-31 08:14:14

斯野原本只是将做多了的衣服挂在杂货铺卖。

起初光顾的也只有住在附近几条街的年轻人。

但那些将民族、时尚,朴实、奢华巧妙融合在一起的设计引来了出人意料的好评。

衣服销售一空,配饰也很快断货。

老顾客跟他打听什么时候有新款,慕名而来的新客人忙不迭留下联系方式。

斯野其实没有想到自己天马行空的设计会在这座多民族共居的城市卖到“脱销”。

刚成立“旷野”时,他的风格和现在很像。

也是狂野而自由的。

“旷野”里的“野”字,并非单单指他的名字,更是他追逐野性的风格。

但是工作室渐渐走上正轨,既需要他的风格来树立品牌形象,也需要融合更多的、容易被市场认可的风格。

他在坚持自我的同时,也在逐渐变得圆滑。

就像被他带到帕米尔高原,并最终送给塔吉克族新娘的那对耳环。

它是他的心血和杰作,却因为过于大胆和张扬,未被选作工作室的新款。

这是一个成年人必须做出的妥协。

“旷野”也因为他的妥协与坚持,一年比一年更好。

出事之前,他在设计一件配饰、一套服装时,已经会下意识将自己放在“旷野”的框架里。

但靳重山将他拉出来之后,他将那框架也一并挣脱掉了。

设计出的衣服夸张野性,让人联想到天边的牧歌,飘在脚下的白云。

不用问工作室的同事,他也知道这不是“旷野”如今会大力打造的作品。

但只要他还在设计,星姐就很高兴,将图纸要过去,飞快制作成成品。

可这些偏离工作室核心审美的作品,在它们诞生的地方,成了年轻人们追捧的fashion。

不过斯野并不认为这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事实上,衣服如果只是挂出去,并不会引来那么多关注。

他有一个全世界最好的模特。

所有衣服最初都是按照靳重山的尺寸设计的,后来才制作成不同尺寸。

靳重山这“衣架子”往杂货铺外一站,简直就是活广告。

秋天过半,帕米尔高原率先进入旅游淡季。

喀什噶尔古城的游客也一天比一天少。

每年这个时候,古城的商铺就要开始维修整理,为来年开春做准备了。

杂货铺隔壁原来是家鸽子汤店,老板手艺不错,但位置选得不好。

喀什的鸽子汤店要么一开一大串,虽然竞争激烈,但客人也多。

要么开在其他餐饮店中间,不愁客源。

这一整条街只有鸽子汤这一家餐饮店。

不远处的另一条街就是夜市,几乎没人爱上这儿来吃鸽子。

老板要换地方,靳重山就把鸽子汤店盘下来。

斯野起初以为他要把古丽巴依的牦牛火锅开过来,见他把厨房那一套拆除后才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儿。

快递小哥又来了,这次没骑三轮车,直接开了个小货车过来。

靳重山和小哥一起将一撂塑料模特搬下来,还有网红衣架、网红彩灯之类的装饰品。

斯野目瞪口呆。

靳重山却用很平常的口吻说:“店里铺不开,衣服就在这边卖,模特够吗?”

斯野好歹是个内行,一看就知道靳重山买的这些模特衣架都是网红店主推崇的,但他自己从来不用这些。

“旷野”和一抓一大把的网红服装店不在一个层次,展示用的模特和衣架更有质感。

但靳重山并不知道。

不知道,却买了自己认知里最受欢迎、最有人气的道具来支持斯野的生意。

斯野眼眶发热,快步走过去,狠狠抱住靳重山。

也许抱得太急太重,靳重山很难得地懵了一下,才抬手轻拍他的背。

下午,小杨又打来求救电话。

说一同拼车去瓦恰乡的客人有三人着迷于高原深秋的景色,临时改计划想在牧民家里多住几天,其他三人却要按原定时间返回喀什。

这个时间游客已经很少了,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别的师傅接盘,只好请万能的靳哥跑一趟,价钱当然是按最多的给。

靳重山听完皱了皱眉,回头看看还没收拾好的服装店,“我帮你问问其他人。”

小杨一怔。

没记错的话,这是他靳哥头一回“见死不救”。

“靳哥,你在忙啊?”

靳重山又看看店里,“嗯,半小时后给你回话。”

现在找司机确实困难,靳重山打了好几个电话,才在塔县找到一个愿意跑一趟的牧民司机。

小杨听说后更稀罕了,觉得他靳哥肯定遇上了什么不得了的要紧事。

“靳哥,有什么需要我的尽管说啊。你照顾我那么多,你说一声,我把事情都丢下来帮你!”

“不用,能搞定。”

那就是确实有事了,小杨一个热心肠,非得问出是啥事。

靳重山说:“我在安装模特和彩灯。”

小杨傻了,“啥?”

靳重山就把给斯野开店的事说了。

小杨站在狂风乱舞的高原上,嘴巴差点被吹歪。

斯野在靳哥杂货铺卖衣服的事他知道,他自己都买过一套。

但他没听错的话,靳哥不仅给斯野盘下一个店,现在还亲自在店里摆弄模特!

靳哥不再是随叫随到的靳哥了!

小杨想了想,觉得这模特肯定很难安装,只有靳哥行。

靳重山淡然地回答:“不难,随便装装。”

小杨想不通了。

斯野没听见他们的对话,出来找靳重山时,靳重山已经挂断电话。

“哥,是不是有什么急事啊?”

靳重山摇头,“彩灯你想怎么挂?”

“都听你的。”

靳重山又开始刷视频,看网红博主怎么挂。

斯野最近本来就有了规划未来的想法,见靳重山刷视频,自己也装模作样刷起来,还故意开大音量,让成都话充斥在乱糟糟的店里。

靳重山果然被吸引过来,“你在看什么?”

“这个电视塔在成都很有名,你猜为什么?”

“嗯?”

“因为围绕着它,有很多好吃的,一到晚上就特别热闹。”

视频里,是成都布满美食和啤酒的夜生活。

和喀什的夜市不同,成都更有灯红酒绿不夜城的味道。

“还有这里,九眼桥,一整条街都是酒吧。”斯野说着看向靳重山,“你猜这条街旁边是什么?”

“嗯?”

“是古兰茹孜和靳枢名相识的大学。”

靳重山无波无澜的眼里果然显露出一丝感兴趣的情绪。

斯野循序渐进,“川大里面有一片很大的荷花池,一到夏天,荷花全都开了,我小时候还进去钓过虾。”

靳重山眨眨眼,安静地听着。

“他们也许在荷花池边散过步。哥,将来我也想和你去那里散散步。”

“然后穿过校园,从小北门出去,吃香辣爬爬虾,比冒菜还好吃,你有没吃过?”

靳重山摇头。

“还有电视塔下面的菠萝烤鱼,还有钵钵鸡。再晚一点,我们就去九眼桥,如果我喝醉了,你就带我去酒吧外面吹风,那儿有一条河,风很凉快。”

斯野始终注视着靳重山的眸子。

他不知道靳重山有没有动摇,但至少,靳重山愿意听他说。

服装店边布置边开张。

旺季过去,吾力提江回到杂货铺帮忙,正好接了斯野在杂货铺的活儿。

天气冷下来,棚子里不再适合画图,斯野就把工作台搬到服装店里。

冬天来临之前,帕米尔高原上的牧民要做很多越冬的准备。

靳重山频繁地回塔县。

斯野也越来越忙,一方面要催星姐制作新一批服装,一方面要考虑年底的参展项目。

上次星姐给他说“旷野”年前的计划,上新和参展有条不紊,他看中了一个在成都办的设计大赛,打算带作品参加。

放在以前,他所有精力都会投入其中,但现在却不得不分心在服装店上。

时间如果倒退一年,他绝对不会相信自己将成为服装店小老板。

他是潮牌工作室的创始人,是设计师,不是网红销售。

起初卖衣服也只是因为反正做好了,挂在杂货铺也不耽误时间。

但靳重山给了他一间店,那些模特、衣架、彩灯是靳重山捧到他面前的心意。

他是心甘情愿接受的,并且很享受这个不一样的角色。

杂事好像确实变多了,还有很多小孩被爸妈带着来买衣服,但他觉得自己能够兼顾。

今后还要在喀什开“旷野分野”,不能这点劳累都坚持不了。

星姐在将新一批服装寄出后,却有些欲言又止。

她担心斯野走偏了,但又找不到合适的立场来提醒。

上半年斯野的困境她亲眼目睹。

斯野在喀什找回了重新开始的希望,就算斯野可能走了歪路,她也不想去干涉。

成都时常有一种“算了,开心就好”的情绪。

星姐想,就随他高兴吧。

靳重山这回在塔县待得有点久,去了几个村子加固房屋羊圈,又跑到护边员站点送物资。

本来这个季节,靳重山基本就待在塔县了,但因为喀什有了等待他的人,所以他又从高原上开回来。

还带着古丽巴依精挑细选的耗牛肉牦牛骨,连作料都调好了。

寒风呼啸的夜里,烫一锅牦牛火锅,是最安逸的事。

靳重山风尘仆仆回来,斯野已经将其他配菜准备好了。

两人在后院匆匆接了一个吻,斯野正想帮靳重山打下手,就听隔壁喊:“小野老板!”

是熟客带着孩子来买新衣了。

斯野赶紧过去招呼,回来时靳重山已经麻利地摆好锅。

棚子里开着明亮的灯,斯野熟练地捣着骨髓。

靳重山几次看他,突然问:“你是不是很累?”

作者感言

初禾

初禾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阅读模式
反馈
反馈
指南